《启示录》是2006年上映的电影,由美式主旋律的神梅尔吉布森执导,影片中主角和反派争斗了将近三个小时,将落后文明的野蛮和残忍展现得巨细靡遗,然后呢?影片的最后,一队西班牙殖民船出现在海平面上,带来了神的启示——在我们先进的基督教文明面前,你们的争斗都是过家家,我们有先进的火枪和铠甲,还有宝骏和艟艨,你们呢?还赤身裸体茹毛饮血呢!

这在镜头设计和服饰设计上也能一窥作者的心思,同样是造型奇特的原住民,同样是影射美洲文明的造型设计,一个展现出一种另类的美,另一个则主要彰显其恐怖的元素。

阿凡达中的苏泰

启示录中的反派

两部电影的主角还长得挺像

同样是展现文明特色的ceremony

娜美人的仪式充满美感和神性

启示录却着重表现了玛雅-阿兹台科缝合人(梅尔吉布森似乎把这两个不同迥不相侔的文明搞混了,总之启示录中的原住民两个文明的元素兼而有之)的血腥和残忍,图为活人祭祀仪式。

学界对于不同文明之间发展程度差异原因的学说主要有两大类,简单的讲一类认为人不行,另一类认为地不行。而很明显的,前一种很容易被先进文明的人民接纳,因为这有助于提高民族自信心,但问题是这种纳粹学说最终被证伪,人种之间智力的差距其实并不大,导致文明发展差异的主要因素还是地理禀赋。而梅尔吉布森的影片中,则暗含着人不行的意思,对地理上的差异只字不提,主要表现原住民的无知和愚昧。但实际上回到真实的历史中,美洲原住民之所以打不过欧洲骑士不是因为他们笨,而是因为美洲大陆的马早在公元前1万年前已经灭绝了,没有马便没有轮子,更遑论骑兵了。欧洲的另一个优势便是冶炼技术,主要体现在铠甲上。那么美洲文明为何没能发展出发达的冶炼技术呢?原因是技术扩散慢。我们都知道中国的青铜冶炼技术是商代从中东引进的,而欧洲文明的冶炼技术更是与两河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欧亚大陆之所以能够实现快速技术进步并不是因为欧亚大陆的人更聪明,而是因为一旦某个文明有了好东西便可以很快地实现技术扩散。那么为何美洲的技术扩散慢呢?因为美洲的三大文明阿兹台科、玛雅和印加呈垂直排列,纬度、气候迥不相侔,根本没有复制的土壤,而欧亚大陆主要文明几乎在一个水平线上,气候等自然条件几乎没有差别,技术扩散的难度低、速度快。这也就是解释了为什么欧洲人登陆时,原住民还在茹毛饮血。

同时,我们就要提到,原住民虽然没有点出和欧亚大陆一样的科技树,但他们不是傻子,他们为了应对自己所面临的自然灾害和生存挑战也发明了很多独有的技术。比如说新几内亚高山上的垂直灌溉系统,很多欧洲专家好心地为其提供技术安装与地面平行的灌溉系统,还自以为是新几内亚人技术水平低,做不到这样复杂的工艺,殊不知这里面其实恰恰有着人类的智慧,当一场大雨来袭,山坡上的平行灌溉系统全部被大水冲走,只有原住民的垂直灌溉系统还稳稳地矗立在那里,欧洲专家这才明白了自己的自大与狂妄,当地人并不是傻子,他们的社会形态是人与自然博弈下的结果,即使以我们的视角看是落后,实际上也有其必要性。很多人看到新几内亚人的农业技术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便想着对其进行改造,殊不知这其实是新几内亚人对于恶劣环境的适应,要知道新几内亚以几乎蕞尔之地养活了1亿多人口,这是古代中国农业技术也达不到的水准。因此很多农业学家还专门去到新几内亚做研究,还因此诞生了一个如今非常热门的词——内卷。

说回阿凡达,我之所以喜欢阿凡达,就是因为卡梅隆为纳美人的落后编纂出了一个相对合理的原因,体现出了纳美人之所以落后并非人种低劣,反而是适应自然的智慧结果。那就是片中提到的与树共生,这棵树可以为纳美人提供类似三体人似的记忆上传和信息存储功能,这也给了纳美人不去破坏自然搞农业开发的足够有说服力的理由。但是从影片中看,这种与eva(母服务器)的交流并不稳定,这种信息上传与存储具体有啥用也不知道,三体人的系统是可以为知识做迭代的,也就是大家都不用重复造轮子,但纳美人看起来并没有这种能力,所有生存能力不能下载,还得重新学,看起来实用性不强,只能是扫墓的时候提供点语音服务。

但无论如何,卡梅隆打破了美国人一贯的昭昭天命,告诉美国人你所以强大知识恰好幸运的出生在欧亚大陆罢了,你并不比美洲人民高贵和智慧。所有人类的技术进步都是为了应对本文明所面对的生存困境,没有优秀自然禀赋的文明很难开发出强大和先进的技术,比如最近发现的良渚文明,被龙山文明赶下海后,到了汤加和爪洼之后连铁器都失传了,因为当地自然资源太恶劣了,生产力养不活不事农业生产的工匠阶层,事实上因为自然资源的有限,波利尼西亚人的聚落往往在人口超过50或100人后便得分出一部分出门远航寻找应许之地,然而这种远征实际上九死一生,没人能保证大洋的深处还有其他可供生存的岛屿。这种远征本质上是一种自杀,在非洲很多部落里也存在,一个聚落人口一旦超过环境承载能力,就有相当比例的年轻人开始自杀,或是乘坐独木舟出海远洋寻死,整体而言是人类对自然条件的一种适应,这并不是谁傻谁笨。

而作为西方白人一贯的人种论的秉持者,影片中的考利上校和资本家似乎就是梅尔吉布森和山姆大叔的化身,自大地认为当地人沉迷巫术,不愿意接受工业产品和现代化生活是因为其愚昧无知,其实事实恰恰相反,这些人其实才是真正的无知愚民,也就是尼特雅口中的“石头”,因为他们的傲慢使他们对眼前的事实视而不见,那就是巨树eva确实具有灵性,这套文明系统是纳美人赖以生存的根基。不过有一说一,片中对考利上校还是正面表现的,基本上属于智商在线的反派,而且有勇有谋。

讲完这种并不合理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我们再来谈谈阿凡达里提到的环保主义。提到这个我是无法苟同卡梅隆的,但我理解他只能迎合西方白左,不能更深入地讨论,但其实环保不能搞一刀切,因为任何环境保护都需要投入,如果没有赢利点,任何良善的目标最终都无法知行,很多人习惯将无环保的重任甩给政府,但问题是政府的预算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而是劳动人民和企业纳税养活的,只进不出任谁都是难以为继的。所以在实践中,最好的办法就是将环保项目和商业计划结合,让大公司愿意为了环保事业投钱出力。现实中很多人只会空喊口号,让大公司承担远超其盈利能力的环保责任,最终结果就是这些企业破产倒闭,最终逃亡海外,山西如今的矿产企业就是一例,在盈利能力日薄西山的情况下,环保投入却日渐膨胀,最终很多企业破产拍卖,几百万的机器只卖60万草草打折清仓,法人也滞留海外,即使有地方政府承诺给予补贴,也不愿意回国开工,因为开工给的补贴加上盈利也不足以平衡一天的开支。这种一刀切的环保最终只留下了更多的棕地,而当地政府却找不到负责人来恢复生态,经济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这并不是中国一家的问题,美国铁锈带如今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传统工矿企业利润受挫,当地民众的环保要求却越来越高,最终不得不关门歇业,大量工人失业;人口大量流出,社区变鬼城;原本的中产阶层如今流离失所,社会失序,落入无政府主义。

所以我还蛮希望影片中这个影射山姆大叔的企业能够找到盈利与环保的平衡点的,因为这家企业也雇佣了相对中立的科学家对潘多拉进行研究,并不是无脑就要干,如果博士的基础研究发现有可供应用和转化的项目,双方完全可以在妥协中共同开发,一起进步。只不过卡梅隆碍于戏剧冲突,将企业一方变成了十足的坏人,双方的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零和,纳美人甚至连人类最便宜的工业制成品也不需要,这种零和的情况属实太过极端,人类历史上从来没出现过两个文明连贸易这么基本的需求都不存在的情况。当然我们都明白,如果不这样设定,怎么有最后酣畅淋漓、波澜壮阔的反殖民大战呢?要加强戏剧冲突的嘛。

而且根据影片中的设定,纳美人最有价值的整个生态系统也对人类没啥卵用,因为这套信息传输系统虽然看起来叼,但主要基于大树的磁场,换句话说如果想把这套系统复制过来用于人类的通讯,必须复制大树的磁场,但这显然没啥意义,而且同等水平的技术,人类已经拥有了太多的可替代产品,量子通信都有了,这种磁场通讯显然已经落伍了。也就是说对人类来说最有价值的只剩下了大树下面的稀有矿石,我估计映射了现实中的稀土加石油,因为美国为了抢石油打过伊拉克,但实际上稀土的价值更大,如果这种矿石可以用于制造电子元器件,这家企业就可以一辈子坐吃山空了,属于是躺着赚钱了,而石油实际上并没有中国人想象中那么有利可图。


阿凡达Avatar(2009)

上映日期:2010-01-04(中国大陆) / 2009-12-18(美国)片长:162分钟

主演:萨姆·沃辛顿 佐伊·索尔达娜 西格妮·韦弗 史蒂芬·朗 米歇 

导演:詹姆斯·卡梅隆 编剧:詹姆斯·卡梅隆 James Cameron

阿凡达的影评

Luckyu
Luckyu • 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