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0-12-18

灵魂暴风雪:《灵魂暴风雪》


这是一部拉脱维亚的战争片。看过之后思索一下,还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编导的水平很高,摄影构图以及情节安排都有独特之处。从剧情上看,可以说是一部拉脱维亚的《静静的顿河》,尽管格局远不如肖洛霍夫。

影片的背景是一战时期。德国人侵入拉脱维亚。十七岁的拉图尔的母亲被德军杀死。他和哥哥、父亲为了报仇, 一起报名参军,是名副其实的“上阵父子兵”。在军营中,他经历了许多的苦难,也面对过多次的生死关头,他的父亲和哥哥相继阵亡,拉图尔自己也多次负伤。在这场战争中,他成了一个标准的军人,却阴错阳差的参加过沙俄的部队、红军的部队,还差点加入了德军的部队。因为不想执行枪毙逃兵的命令,他瞬间成了“叛徒”。最后以一个退伍老兵的身份,加入了拉脱维亚自己的军队,和一群枪都不会打的孩子们走向战场,参加了那场著名的采西斯战役。莫名其妙的成了英雄。

影片真实的描述了战场的惨烈。我想,不光是在拉脱维亚,在整个一战各个战场上,都是同样的场景。高高的堑壕,猪食一样的饭菜,与老鼠共眠,在风雪中挣扎。战壕中俩人正在聊天,一枪打来,身边的人就咽气了。冲锋时,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倒下,此时的感觉是,死去是正常和必然的,而活着倒成了中了彩的那个人。当他们与德军面对面厮杀时,他的对手是和他一样的年轻人,目光里同样是惶恐胆怯,同样是不知所措。谁能活下来,就看谁能更快的从这种迷茫中清醒过来,给对手一刺。这时候他们心中没有时间去想为什么打仗,为谁打仗,为谁去死。因为它们从来也没有想过。就这样在浑浑噩噩中,无数的生命消逝了。

阿图尔的父亲是一个老兵。对待战争,与其说是去搏命,不如说是一项工作。他就是一个很认真很敬业的对待工作的员工。他认真的训练新兵,很敬业的带领士兵们去冲锋,很仔细的担任狙击手的任务,最后默默的被敌人杀死。实际上,士兵中的大多数也都是这样看待战争,没有人认为参战是为了祖国为了理想。我们所参与的只是一个危险系数很大的工作罢了。活下来是命大,死了就是工伤。阿图尔在负伤后在雪地上艰难的爬着,力图活下来。为了勉励自己,使自己崇高起来,他不断的叨叨:“致我们的兄弟和父亲,他们为了保卫祖国而死。”反复念诵的多少遍,也没有让自己激动和亢奋。在战后,举行了盛大的颁奖仪式,红男绿女衣裳华丽兴高采烈集中在广场上,主持人念着肉麻的颂词,将奖章颁给阿图尔。已经成熟的他,已经看透了死亡,看透了战争,也看透了政客们的虚伪。他并没有感动的涕泪双流,更没有莫名的兴奋,只是用冷漠和怜悯的目光注视着台下那个失去儿子的母亲。

在影片结尾的场景中,心力交瘁的阿图尔看见了同样憔悴的女友,他们拥抱了。阿图尔说:“我们回家吧。”这也是影片的最后一句台词。

拉脱维亚是一个小国。民族复杂,信仰混乱。犹如一条小船,在几条巨轮中穿行。要想得到平安出海,只有靠舵手的智慧。要么组成一个同盟,如早年间它加入的汉萨同盟那样,以维护自己的安全。要么像以色列那样,所有的民众具有坚定的信仰,全国团结一心。然而可惜的是,它们的政客却像一群白痴,无理想无信念,经常如同一条狗,跟在主人后面狂吠。无端挑起事端。如这几年它们的行为便是如此。若如此下去早晚会被那些大船撞翻。倒霉的就是拉脱维亚的人民。或许这就是他们的宿命吧。

政客们想的是权力,大亨们想的是金钱,而人民付出的是生命和家园。这就是一战。

影片的情节安排很有意思。一开始,是阿图尔在一片祥和的街道上练习自行车,他的女友在后面扶着车。他们和所有人一样自由的欢笑。猛然间,一队军队走进了街道。带队的军官还算和善,捡起了女友的头巾,告诉她:“趁德国人还没来痛快玩吧。”接着是救护车疾驶而来,伤兵们被抬进医院。再下来,他们在田野上看见被炸弹炸死的马。接着,德军进村,杀死了阿图尔的母亲。我们强烈的意识到,战争来了,战争破坏了人们安定的生活,战争那么快就毁了人们的家园,夺去了亲人的生命。这种渐进式的描述,更真实,也更令人痛恨战争。也告诉我们,人民没有那么多高远的理想,也没有过多的奢求,他们只是要自己的家,要自己的安宁。

本人评分:6.5。


灵魂暴风雪Dvēseļu Putenis(2019)

又名:Blizzard of Souls / 暴雪中的灵魂

上映日期:2019-11-08(拉脱维亚)片长:105分钟

主演:Lauma Balode 伊娃·弗洛伦斯 马丁·斯维尔森  

导演:丁塔斯·德赖贝尔格 编剧:鲍里斯·弗鲁明斯 Boriss Frum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