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ll never with violence.Tony,you only win when you maintain your dignity.Dignity always prevails.
靠暴力永远赢不了,只有maintain your dignity才能赢。因为自尊总会让你占理。
Dan的“dignity”是对职业的尊敬,是对礼仪的尊重,是对他人的礼貌,也是渗透到骨子里的雅致。
Dan原本可以拿着南方三倍的价钱在北方演出,但他执意南下演出,只是为了为黑人种族争取“dignity”。同样,一个“dignity”道出了黑人平权路上的艰难。
抱着好奇的心态看了奥斯卡片。
看完后真的要感谢《绿皮书》,感谢它把我从一个原来不怎么喜欢看电影,看电影看到一半还喜欢走神的人变成了一个每天一闲下来就想找一部电影欣赏欣赏的忠诚观众。第一次看《绿皮书》的时候竟不是很能理解电影所表达的内容。对此,我特地去查找了一下相关的历史书籍,了解完后又看了一遍《绿皮书》,意犹未尽,突然就get到了电影的精炼、干脆又能引人深思。这也算是我给《绿皮书》打5分的原因之一。我就找一段对于此段历史相对通俗易懂的文章,截一段作为这篇电影的背景介绍吧。
原来独立后的美国,最初分为北方的自由州和南方的蓄奴州。北方主要发展工业,主张废奴制,南方以农业庄园种植为主。种植业特别是种棉花需要大量劳动力,庄园主为了赚更多的钱,顽固地坚持蓄奴制,大量使用黑奴。黑奴是北美殖民地开拓时期,被西方奴隶贩子从非洲大量贩卖到北美大陆的黑人。
...
南方各州庄园主对黑奴惨无人道的残酷迫害,不但激起黑奴的反抗,也使美国群众,特别是北方各州的白人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市民深感不满。这些有正义感的白人掀起了废奴运动,主张解放黑奴。
...
1863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解放宣言》宣告:南方各州的黑奴,从现在起永远获得人身自由。(摘自《世界五千年<林肯与南北战争>》)
而该部影片内容发生的时间地点是1962年的New York,距离《解放宣言》宣告将近100年,那时白人至上运动又掀起了小高潮。可能这样的背景也让观众在原有的轻松的氛围里感受到一点儿无奈。
介绍完背景,那就说说我对影片本身的理解吧。
我认为该部影片优于其它同类型影片之处就在于它的人物塑造的完整度、细节暗示的充实和处理矛盾冲突的方式。
影片开头,运用了许多影视作品惯用的“先声夺人”方法。观众在黑屏时就能听见人群的嘈杂声和口哨声时,便会很好奇此时此刻的场景。果不其然,影片开头通过叙述男主角Tony在酒吧(Copa科帕)工作时发生的事情,突显了Tony在人际交往方面的智慧和机智,遇到问题也善于运用暴力解决的人物性格特点,让观众对作为男主之一的Tony的人物形象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Copa因故停业,电影在这里详细描绘了Tony回到家后一家人围在电视前看足球赛的热闹,渲染了一种温馨的家庭氛围,是为了和电影的另外一个男主Donald Shirley与妻子离婚的孤独形成对比。对比不仅能使情感表达更为强烈,还能使矛盾冲突更加鲜明。所以虽然电影的主题是种族平等,但影片中有一些对比、冲突又与肤色无关。比如Dan的同性恋,以及Tony的性格更偏向传统观念里的黑人的性格,而Dan的行为又更像一个部分人心中举止高雅的白色种人等。我想这些在当时都是不被人们接受的,也是为了强调当时社会上的人群中的大部分思维的封闭、保守,更能体会出当时的美国越往南的地区对有色人种歧视的严重,从而使电影主题更加鲜明。
Tony为了赚钱养家不得不重新找一份工作。便与黑人Doc.Shirley结缘。值得一提的是,在上面的剧情中,Tony的妻子在接待黑人工人后将工人们用过两个玻璃杯放到洗碗池,Tony看到后充满厌恶地将它们放进垃圾桶,在妻子发现后又将其拾起,放回洗碗池。以及后面妻子告别Tony时所展现出的恋恋不舍的情景,塑造了一位通透、开明、贤惠、顾家的妻子形象,使妻子同意Tony为黑人服务的情节显得自然。妻子的存在侧面表现旅路途中Tony的变化,推动着情节的发展,譬如Tony给妻子写的信的语言发生了变化。所以妻子应该归为该影片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
Tony在旅途刚开始时不帮Dan放行李是狂妄自大的,到路途第一站Pittsburgh Pennsylvania(匹兹堡 宾夕法尼亚州)首次听到Dan的表演后是略微惊讶、感动的。很有意思的是这次途中Dan第一次和Tony说,他只演奏 Steinway(施坦威,钢琴界的顶级品牌)。Tony因为不知道这是什么牌子,在地图上随便写了“Stain way”,意思非常有深意,译为“有污点的路”,可以说这里暗示了全片的线索。
到Ohio(俄亥俄州)时,Tony在看到Dan深夜兀自喝着一瓶顺风威士忌后,直接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I think he gets sad and that’s why he drinks too much”,流露出的是对Dan隐约的心疼。
再到后来,Tony为了Dan能弹Steinway(施坦威,钢琴界的顶级品牌)而暴力对待音乐厅的管理员,最终解决争端。不知不觉间,两个看似不会有任何联系,连性格毫无迥异之处的人拥有了一段令人羡慕的友谊。
继续南下,黑人歧视更为明显。好在剧本运用了一个有趣、巧妙的过渡。众所周知,在黑人面前提炸鸡是对他们的歧视。但因Tony不清楚这一点,在Kentucky(肯塔基)境内发现Kentucky Fried Chicken,下车买回炸鸡并邀请Don品尝。“Just relax and enjoy it.”Don为难地接受后,只是给予了一句委婉地评价“Just seems...so unsanitary”,言谈举止间流露出一贯的绅士风度。
之所以说这个情节太巧妙了,是因为Don下一站Louisville Kentucky招待他的主人准备的大餐是home cooked fried chicken(家常炸鸡块),此时此刻Don鼓掌时露出的礼貌而又自然的微笑不可不将一部分归功于Tony提前打的“预防针”。
南方对黑人的歧视比北方严重得多。当Don为了如厕宁可会旅馆也不违反者可笑的规则,为了用餐宁愿罢演也不委曲求全,为了维护尊严在要求试西装被拒后泪水溢满双眸,却道一声“I see”,受到霸凌不看做侮辱而视为考验,受到恩惠不感到荣耀而视为耻辱时,他只是用冷静掩盖了自己的愤怒,可这一切一切的情绪,只得在演奏钢琴曲时爆发。所以听他演奏的钢琴曲,听到更多的不是技巧,而是心绪,无奈、忧伤、不平、慷慨激昂......
他们只是想把我变成另一个娱乐大众的黑人而已
就是那种叼着烟卷谈着琴的人
钢琴上放杯威士忌
还抱怨着没人像对待阿图斯·鲁宾斯坦(美籍波兰裔犹太人,著名钢琴家)那样尊敬他
阿图斯·鲁宾斯坦可不会在钢琴上放威士忌。
(Wanted to turn me into just another “colored entertainer”
You know the guy who...
Smoking while he’s playing,sets a glass of whiskey on his piano and then he complains because he’s not respected like Arthur Rubinstein.
You don’t see Arthur Rubinstein putting on a whiskey on his piano.)
在电影里的最后一场演出——Don在黑人群体中找回自我的演出中,Don演奏之前有个细节,他将钢琴上放着的一杯威士忌放到了地板上。这是他对自己的身份、自己的职业的尊重。因为他曾对说过Tony说过上面的话。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他们(Don的唱片公司)坚信听众绝不会接受黑人钢琴家演奏古典音乐。
(They insisted that autiences would never accept a negro pianist on the classical stage.)
或许Don终其一生都纠结于外界给黑人贴上的种种标签,并与之抗衡,但我想作为观众,我们对此最好的理解应该就是Tony对此的回应
...But your music,what you do,Only you can do that.
(任何人都可以演奏贝多芬或那个叫什么邦的
或者其他什么人的音乐
但你的音乐 你现在做的音乐
只有你能做。)
很多人说《绿皮书》这个标题和情节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但我认真思考了一下,联想了一些其它被部分群众吐槽标题匪夷所思,情节脱离现实的影视作品(《绿皮书》是Inspired by a true story,但被Tony和Ton的后人指出情节与现实有许多出入),我就产生了一些疑问,难道标题单单就是在概括作品内容、主旨吗?它为什么不可以表明作品的线索,为什么不能暗含人物情感?影视作品有它的艺术价值,它必须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加工,表达出它所要表达的思想。通过现实更好地理解影视作品,通过影视作品更好地感悟生活。所以与其纠结于剧情是否真实,倒不如仔细思考它所蕴含的哲理。我想,《绿皮书》带给我的,不止是黑人平权问题上的深思,更是一种在2020的中国,我们应该去思考的社会所存在的歧视问题。
与其说《绿皮书》是黑人(南下)的绿色通道,倒不如说它是历史中黑人平权的悲剧。如果人们不把肤色不同当成需要区别对待的差异,《绿皮书》也不会存在。
换个角度说思考,《绿皮书》真真切切地存在着,见证了人类的一大进步——至少在当下的社会,黑人拥有了曾经没有的尊严。
当人们不把种族歧视当回事, 歧视才能真正消失。就像现在的黑人不必在遭受如此严重的歧视,甚至能获得政府的福利。可扪心自问,在我们的生活中,真的不存在歧视了吗?人与人之间真的平等吗?是所有歧视都是无法通过努力解决的吗?运动场上的歧视,学校歧视,所谓“富人”与“穷人”的歧视,一些没有违法道德却遭到歧视的行为,一些于世无害却遭到歧视的思想...人们都已不把肤色这样明显的差异当作歧视的理由,为什么不能对生活中那些被歧视的“弱小”群体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呢?任何人都不应该被歧视,即使是很多人眼中一些自甘堕落的人(黑人)。因为每个人都有变好的可能。
《绿皮书》告诉了我,用平和的眼光看待世界,对自己不理解的事情尝试换位思考,以同理心感知周围事物。
说来挺奇怪的,《绿皮书》反映的是一个政治问题,但对于影评的写法,我思来想去,最后竟觉得写一些给我们普通人的哲理更恰当些。歧视这类问题之所以要上升到国家层面,是因为在个人层面已经不能很好的解决了,所以它才变成了一个国家的问题、民族的难题。
其实歧视本是就是人类自己臆想出的各种优劣,可以通过一代又一代的思想进步而得以解决。我作为地球上的一粒微尘,我能做的,就是提升自我,使自己这“一粒微尘”不拖累时代的进步。与此同时感染着身边多多少少的“微尘”。每个人多留一点心,才能使这个世界更加温暖美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歧视问题。

绿皮书Green Book(2018)

又名:绿簿旅友(港) / 幸福绿皮书(台) / 绿书

上映日期:2019-03-01(中国大陆) / 2018-09-11(多伦多电影节) / 2018-11-16(美国)片长:130分钟

主演:维果·莫腾森 马赫沙拉·阿里 琳达·卡德里尼 塞巴斯蒂安·马 

导演:彼得·法雷里 编剧:尼克·瓦莱隆加 Nick Vallelonga/布莱恩·海耶斯·库瑞 Brian Hayes Currie/彼得·法雷里 Peter Farrelly

绿皮书的影评

Ez
E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