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在家,下班只需要换一台电脑。我自己的电脑,20年新款,垫了键盘膜,打字有种不得劲的谦卑,屏幕则习惯开保护色,亮度调低,因此电影里的暗色场景,清晰地转印出灰尘与油印。正如片子中间女主饱含着隐忧地转述爱情博主的灰白字迹:「开始,是结束的开始」。

任何电器就是这个理,只要在使用,电量就会流失,积攒到一定时候,电池循环次数就会蹿上一个数。

麦和绢从初识、相爱到憾然分手的五年,也从打开影片的那一刻起就开始计算。不同的是,作为赶了电影晚场的观众,早已被评论、广播、安利积攒出了个大致印象。实不相瞒,最初,我的初印象是,「据说这是2个INFP恋爱,其中1个因为工作变成了INTJ,另一个还是INFP从此闹崩了的故事」。看吧,观影时我一直在默默思考,谁是那个背叛了我们INFP发誓为理想主义效忠的叛徒?

直到错过最晚班的地铁线,两人才逐渐展露出某种特质,首先这让他们区隔于只看过《肖申克的救赎》和《魔女宅急便》的人,文化资本也好,品味也好,至少能认出押井守的人和只看豆瓣电影top10与宫崎骏的人确实是两个群体。也正是基于这种区隔,绢意识到麦是「同类人」。又因为上承了两位普罗大众只为一夜///情(或其他等价物)而攀谈的情节,指认陌生人的身份,并将其划于己方阵营,变成影片戏剧性的第一层凸显。

也正是这次巧合,催生了后续一系列由于第一眼好感而攀升的激情。一次错过末班地铁的槽糕体验,因为邂逅了另一个「拥有跟我一样想法的人」而变得余韵无穷。在青春正盛的大学生眼中,找到另一个酒后诉衷肠、月下花间相谈甚欢的「知己」显然没那么简单,毕竟这个现状摆明在那里,街头巷尾的人只是将电影、文学、音乐作为搭讪的借口。

这一层戏剧性与片外的现实接轨,也是让观众为相似灵魂的浪漫邂逅而陶醉的原因。电影开始的时间是2015年,这个时候恰好是会成为电影受众的青春期。谈押井守、杨德昌,哪个是正在刷影片的人没听到过的呢?

同样是谈青春,70s的青春片清一色呈现出扭曲、绝望又堕落的颓靡景象,比如寺山修司的经典《抛掉书本上街去》,父亲爱自///渎、奶奶是惯偷,妹妹则跟兔子发展非常态的依恋关系。总之,任何鲜明的生命力都被发黑的色调过滤成粘腻焦油。时间再拉近点,岩井俊二是80、90后的青春回忆,明丽、唯美、纯粹,自带柔光滤镜,但关乎爱情狡黠地盲眼择选与命运的恶作剧,无伤大雅,但足以制造出玩味与憾然。爱情不再关乎双人间的情愫流动,而是探讨爱情在不同性格特质中的奇妙反应,比如《花与爱丽丝》里灵动的爱丽丝,误打误撞地获得了朋友花暗恋男生的好感,她不仅要接受男生示错了对象的爱,也要解决与朋友的误会。

回到《花束》,打头一幕里,绢和麦隔桌,各自与新伴侣解释单侧耳机损耗音乐享受性的问题,剪辑当然刻意,两人一句一答,无非是在用不同的言语诠释同个内涵:看吧,这么独特的想法,曾经有个人懂,可我们分手,而今天在约会的你却无法领会到妙处。这种安排合极了「巧夺天工」四个字:妙的让人叫好,即使是人工制造的也认了。命中人的默契原先只有绢知麦知,可这么一剪辑,稀缺性和吊胃口的悬疑瞬间树起来了,还有种挂勺刮冰淇淋的顺畅,只教片外人领会。

如此铺垫下来,索然无味的成年人让绢麦信服,而索然无味的成年人加上打头颇有心思的剪辑,更是俘获了片外的观众:天生一对灵魂伴侣的设定疑似刻意缔造,但总有几丝挂钩现实的线索,借合谋的剪辑缝补起观众对影片的不满和疑虑,剩下的悉数是对青春的怀旧、对人已步入一个无趣状态的无言。

在这个程度上,《花束》的受众其实和《爱情神话》相似,它们都精准地锚定了一群经受过良好高等教育,拥有着文化品味的人群,曾经看着押井守和杨德昌,曾经读着《局外人》和《存在主义是一种人文主义吗》……却不得不面对离开校园后的生活。麦被工作折磨成了一个唯工作至上论的无趣人,恐怕同事在他说出「生活就是责任」后的讽刺也是看不惯他如此理所当然。

麦在后程的人物塑造有些莫名,转变成一个刚板无趣、决绝然告别过去,全副身心工作,意图让绢被家庭关系绑定的人,在戏剧化的基调中,算不得崩坏。但转变过程显得僵硬,明显感到缺失的,是关系逐渐僵硬的两年里,两人竟只是任凭着这件事发生。被无良约稿人出尔反尔,被古板父亲断生活费,漫长备考找工的不易,如此就能消磨一个曾经活力四溢的灵魂吗?我们不得而知。

在麦和绢逐渐成为社会意义上的成年人时,他们对情感的认知与处理,仿佛却永远停在了青春结束时。表面上看,选择继续沉浸爱好的绢,继续用恋爱时只享受默契的一套来对待,好像也没错。但社会性的因素真的无法让她的情感处理方式改变吗?她尝试了银座泡吧、出轨社长,却唯独没有与麦谈论这一问题。可能是真的失望透顶?我们不得而知。

同样,在麦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被工作压力折磨,全然不复之前自由漫漶天性的设定。且不论严苛的日本职场文化究竟有多大程度的非人化,麦放任自己落入一套古板的说辞,并称绢对文艺仅仅是年少的「爱好」,相信这不仅让绢失望,也让观众失望。工作与生活的不如意,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折损一个曾经理想与热情的灵魂?我们不得而知,但确实感到惴惴,或是余悸,或是怅惘。这或许也合了电影的狡计:正是生活无法预测,但势必不可能永远激昂飞扬如青春,才让《花束》中分崩的「魂侣」之爱表现的如谶语。

另一个明显的戏剧性产生在结尾,两人想要分手,经过家庭酒馆熟悉的座位,发现有一堆少年男女雀跃地坐在老位子,一如四五年前的绢与麦。这一安排显得刻意,教人不免怀疑冥冥情缘的巧合是否只是一场玩笑,也仿佛是影片居心在末尾对所有相信「爱情神话」的人的一场揭露:既然此番巧合不是你我独有,那便不稀缺,水镜般破裂也是理所当然。当然了,也可以诠释为是对烟花般爱情的一场礼献:如果知道结果,被荷尔蒙和刹那灵感吸引的少男少女们仍会雀跃相爱,至于是否能走向绢麦二人的结局,那将是另一个故事。

如此看,《花束》刻意安排的几处戏剧性,恰好将情感从发酵-升温-冷淡-僵死的过程凸显,又在结尾带着狡猾的仁慈:少男少女们,假使爱情有着浪漫化的开始,又怎能保证生活,这个虚幻又庞大的字眼,不消磨掉它的充沛灵气呢?在此之前,或许得警省自己。


花束般的恋爱花束みたいな恋をした(2021)

又名:她和他的恋爱花期(港) / 爱如花束 恋恋不忘 / Hanataba mitaina koi o shita / We Made a Beautiful Bouquet / I Fell in Love Like A Flower Bouquet

上映日期:2022-02-22(中国大陆) / 2021-01-29(日本)片长:124分钟

主演:菅田将晖 有村架纯 细田佳央太 清原果耶 小田切让 押井守  

导演:土井裕泰 

花束般的恋爱的影评

momo
momo • 1
勉
勉 • 他和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