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8-12

四百击:为巴尔扎克点上蜡烛

电影《四百击》或许是所有以少年为题材的电影中最让人感动和心碎的一部。片名“四百击”来自法国的俗语,意思是“闹事儿”。电影取材自导演特吕弗本人的早年生活,讲述一个巴黎机智男孩如何贸然闯入违法犯罪的世界。家人当他是撒谎成性的男孩,老师当他是捣蛋鬼,但当他在卧室里给巴尔扎克的神龛点上蜡烛那一刻,我们却得以分享他真情流露的一瞬。影片结尾的镜头让人印象深刻:摄影机拉近、定格,男孩直直地望着镜头,眼里是迷茫。那时他刚从少管所逃走,跑在沙滩之上,处在海陆之间,处在过去和未来之间。
让-皮埃尔·利奥德少年老成,有一种与众不同的严肃气质,仿佛早在影片开始之前,就受到过莫名的心灵创伤。他眼神忧郁,他表情倔强,将一个遭人误解又心存抗拒、为人所厌又渴望被爱的少年人演绎得淋漓尽致。
《四百击》很少为了制造某种效果而做什么处理,每一个细节都是为了使最后一幕更有冲击力,整部电影简洁有力。影片向我们展示的少年安托万只有十四岁,和母亲、继父住在巴黎一所狭小的公寓。母亲一头金发,贫困的生活、爱惹麻烦的儿子、和同事的婚外情惹得她心烦意乱;继父,为人幽默,对安托万也还好,就是没有深厚感情。父母忙于生活,很少在家,没时间也没耐心关心他。他们仅仅从他的外表判读他的品行,不然就听信误解他的人打的小报告。
在学校里,安托万被老师打上“捣蛋鬼”的标签。一次,同学们在传美女画报,传到他手上时,被老师发现了,他被罚站,课间也不被允许出去玩,他趁机在墙上写起了诗,把墙壁弄脏,老师因此加重惩罚,要他晚上回家把那首诗所有的变格都写出来。作业自然没办法完成,于是第二天索性和他最好的朋友逃了一天课。第三天,去学校的时候被老师待了个正着,正想找他麻烦,他给出一个老师无法责罚他的理由:他妈妈快去死了,所以才请假。然而,他父母却在当天上午,好好地出现在学校,继父更是当众给了他一巴掌。电影的这一段落中,导演特吕弗敏锐的细节处理堪称经典,虽为异国他乡之事,也能引起我们共鸣。比如,安托万桀骜不驯的死党,仿佛就是我们自己小时候某个玩伴;比如两人为不去学校所找的借口——生病了、家人病了,并伪造父母签名等——仿佛和我们小时候想的点子如出一辙。


安托万并非全然捣蛋鬼一个,他也有优秀的一面。他热爱巴尔扎克,不仅熟读他的书,甚至在自己的房间为这位伟大的作家支起一座小小的神龛,并点上蜡烛供奉他,但却引起了意外的火灾,幸亏家人发现及时,将火熄灭。虽对他抱怨有加,却终于还是原谅了他;之后一家人一起去看电影,一路上有说有笑,是电影难得的温馨一幕。
电影最心碎时刻是在安托万的继父将他交给警察时,显然继父和母亲对他已经失望至极,此前他和死党去偷打字机,因无法出手卖出去,便想归还,正好被店主逮了个正着;继父神情悲哀地对警察说到:“ 他就回家也只会再逃跑 ”,此时他表情倔强,眼朝继父相反的方向看,不说一句话,就这样他被“移交”给了警察。在警察局如同鸡笼一般逼仄的拘留室中,我们透过铁网看到他受伤的双眼。随后,他连同一名犯下不知名罪行的男子和几名妓女一起被关上了警车,透过警车的窗格,我们看到,他脸上的倔强已经消失,代之的是一些哀伤,他的双眼逐渐湿润,最后泪流满面。导演这段镜头克制冷静,没有任何煽情,但却力透纸背。
《四百击》不是彻头彻尾的悲剧,影片有许多诙谐的地方。例如下面这个妙不可言的场景,镜头俯视街道,一个体育老师带着学生在巴黎的街道上跑步,学生一个个溜走,最后只剩下老师在前面跑,两三个学生跟在后面。
《四百击》的导演特吕弗,曾是个顽劣学生,几乎泥足深陷,无法自拔。幸而在他人生的关键节点遇到了恩师巴赞(著名的电影理论家,可称得上是法国新浪潮电影的无冕之王),在巴赞的鼓励下,他成了电影评论家,继而又由理论而实践,成了新浪潮电影的开山鼻祖之一,不可谓不励志。

四百击Les quatre cents coups(1959)

又名:四百下 / 胡作非为 / The 400 Blows

上映日期:1959-05-04(戛纳电影节) / 1959-06-03(法国)片长:99分钟

主演:让-皮埃尔·利奥德 克莱尔·莫里耶 阿尔贝·雷米 盖·德孔布 

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 编剧:弗朗索瓦·特吕弗 François Truffaut/Marcel Moussy

四百击的影评

Ciao
Ci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