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入《四百击》的正题之前,有必要先提及一下本片的导演和创作背景。
弗朗索瓦·特吕弗,1932年2月6日生于巴黎,著名影评人,《电影手册》的撰稿人,法国新浪潮的代表人物,也是“作者电影”理论的提出者之一。1959年,年仅27岁的特吕弗拍摄了他的长片处女作《四百击》,并获得了当年戛纳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接下来的7年间,他和影评人朋友又连续拍摄了32部作品,其中就有让·吕克·戈达尔的《精疲力尽》、克洛德·夏布洛尔的《表兄弟》、雅克·里维特的《巴黎属于我们》、埃里克·侯麦的《狮子星座》等,这些作品大都风格类似,一反传统的叙事形式,以最贴近生活化的电影语言和非故事化的拍摄手法成为了继欧洲先锋主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之后第三次影响力空前绝后的世界电影运动。此外,特吕弗和很多其他新浪潮代表导演一样,大都没有受过正统的训练,很多都是业余爱好者,但是他们的作品大都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撇开了传统电影的情节叙事,强调主观性和抒情性。从《四百击》不难看出,影片堆积了大量生活化碎片化的镜头,但正是这些零散的生活片段构筑起一个少年的成长环境和童年的遭遇,母亲与继父的冷漠、学校老师的排斥、看守所和少管所的打骂等等,无一不是导演自己真实的童年写照。


作为特吕弗半自传体的作品,《四百击》为我们一一呈现了一个13岁男孩悲惨阴暗的童年。正处于青少年成长叛逆期的安托万,面对的是僵化保守的教育制度,四分五裂的家庭和冰冷的社会面相。和同伴逃课,见到母亲和他人偷情,跟老师请假时谎称母亲去世,谎言被揭穿后离家出走,彻夜不归,四处流浪,住印刷厂,偷牛奶喝,打碎喷泉的冰碴子来洗脸,喜欢巴尔扎克却被老师说作文抄袭,为了归还偷走的打印机还被父母送到少管所。这些生活细节除了对现实社会强烈的批判,同时也最大限度调动了观众的主观思考,少管所那些被铁笼囚禁的孩子的眼神、押运车上安托万望向铁窗之外时脸庞挂满的泪水,囚禁室用废报纸卷起的烟丝,以及最后从少管所爬过铁丝网,一路逃跑奔向蔚蓝大海的长镜头和一记响亮的定格,都折射出其成长环境的压抑和冷漠,亲情的缺失和教育的不完善。


因为叛逆,父母一直想送安托万去军事学校,而他却和同伴诉说着逃离和向往的大海。逃课坐离心机的时候、看木偶戏的时候、父母带他去看电影吃草莓冰淇淋的时候,是他仅有的快乐时光,脸上洋溢的幸福和一贯的阴沉形成鲜明的对比。喜欢巴尔扎克的安托万,在一次用蜡烛把这位大文豪供起来时却意外着火,父母严厉的训斥又如何能使孩子的兴趣得以充分的发掘?在同伴和母亲去少管所看望安托万时,遇到同伴时的欣喜和见到母亲时的漠然,这种截然相反的情绪强有力的反衬出亲情的无力和童年世界的孤独,直至他出逃一路狂奔至广阔的大海,画面定格,即使获得短暂的自由,可下一步又能逃往何处?

四百击Les quatre cents coups(1959)

又名:四百下 / 胡作非为 / The 400 Blows

上映日期:1959-05-04(戛纳电影节) / 1959-06-03(法国)片长:99分钟

主演:让-皮埃尔·利奥德 克莱尔·莫里耶 阿尔贝·雷米 盖·德孔布 

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 编剧:弗朗索瓦·特吕弗 François Truffaut/Marcel Moussy

四百击的影评

Ciao
Ci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