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震撼,很喜欢,自己消化了许久,最终从电影中挑选了3个我最喜欢的画面来分析。我的观点好像与大多数人看到的主旨有所不同。吸收借鉴,同时保留自己的观点与大家交流。谢谢!
阿狗不小心打死了夏奇拉,阿狼害怕受罚而产生了自杀的念头,原本团结和谐的8个“猴子”也开始产生了一件分歧。看似“温顺”的被俘虏的女博士在她的地窖里,对着碎了的镜子,无声的呐喊。在这个画面之前,电影一直都是在和谐的发展。伙伴们一起打闹玩耍,对前来训练的军官和下达的命令百依百顺。女博士呢,也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就是青春该有的那种热烈和美好。尤其是在南美洲群山的自然美景之中,让我觉得。这就是最天然的青春的样子。但是从“打死奶牛”这一事件开始,发生了转折。而我认为,这一画面,是最能被称为整个电影中重要的转折画面。破碎的镜子意象着破裂的团队关系,也代表着女博士依然在反抗的内心。这个无声的呐喊,就带来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对于女博士来说,就是想要逃离被俘虏的日子,但是她没有办法,这种看不到光明的绝望。对于那些孩子来讲,这个无力感来自于,他们逐渐发现了,自己没有在为自己活着,他们不想再被控制,他们想要发声,但是却被扼住咽喉的窒息。对于所有十几岁的孩子来说,这种无声的呐喊就像是,内心渴望着独立,渴望真正的自由,但是却被外界的一切所束缚。被家庭限制的脚步,被学校的课本限制的创新和思想,被整个社会中所隐形存在的一切条条框框所限制的本性。这个发不出声音的呐喊是来自所有正在成长的人的内心。
“这些小熊软糖必须够硬,才能够保持形状,但也要够软才能入口。”我觉得这些孩子就如同小熊软糖,他们不过也就十几岁,却很坚毅,游击、打仗、体能训练、野外生存,随随便便就举起枪对着天空来上几下,够硬,够野。但是他们也要服从命令,要害怕他们的“信使”,要听话,这样才有利用的价值。对于他们的军团来说,这帮孩子就是这样的“小熊软糖。但是我觉得,这个电影所反映的主旨之一,其实在讲所有孩子的成长。不仅仅对于这帮在哥伦比亚山区的游击队少年,这一特殊群体,其实它讲述的是所有孩子的血淋淋的成长。十几岁的年纪,用小熊软糖形容在贴切不过了。看似变得有型,变得坚韧,但其实本质上还是甜甜的糖。“挑出不合格的软糖是这些年轻人的工作。”不是所有的“小熊软糖”都是合格的,过硬过软都不可以。我觉得这也就是最残忍的地方。所有孩子要求一致,要达到统一的标准,否则就会从流水线上撤下来。放在电影中就是,这帮游击队的少年不允许有自己的想法,不可以违背上级的命令。放在现实中就是,十几岁的孩子被统一的关在罩子里,用统一的书本,让他们学着作出标准的答案。而这个电影所要传达的就是,要勇敢的突破这些标准,这些束缚。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活法,为了自己而鲜活。每种糖都有自己的甜法,就像从电影中后半段开始逐渐显现的,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性格,有不同的追求。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必须去做一颗标准的小熊软糖。
在看这个电影的时候,一直对故事的背景时代很恍惚。孩子们在山里生活的方式太原始了。围着篝火烤肉吃,洗澡就在小河里。没有任何的电子设备,玩乐只有最原始的打打闹闹,与外界的通信需要靠电报。就很原始。但是直到最后,兰博被直升机救起来,看到城市的景观,才发觉,其实就是离我们不远的事。作为生活在极度文明的大城市的人,我其实很难想象,他们那种在山里的生活。那种接近野蛮的生长,自然又浪漫。所以片名叫做《猴子》。他们身上是带有野性的。被驯化,又没有被驯化。这个画面是电影中最后的画面。特别的有冲击力。直升机上的人一遍遍你的重复说“机上有不明身份成员,请求指示,改如何处置他。”重复了几遍,依旧没有答复。兰博的眼里充满泪水。电影就此结束了。算是个半开放的结局吧。也留给了所有观者对这个最后的结果,不同的猜想的空间。

猴子Monos(2019)

又名:失控少年兵团(台)

上映日期:2019-01-26(圣丹斯电影节)片长:102分钟

主演:索非娅·布埃纳文图拉 朱利安·希拉尔多 凯伦·金特罗 劳拉· 

导演:阿莱汉德罗·朗德思 编剧:亚历桑德罗·朗德思 Alejandro Landes/亚历克西斯·多斯·桑托斯 Alexis Dos Santos

猴子的影评

.
. • 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