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文艺的人多半是口嫌体正直,大家嘴上说着不喜欢政治,但反映在行动上却又总忍不住去挑衅它,招惹它,不提政治根本不会讲故事。

但是他们根本上又对政治一知半解,总是以所谓的文人眼光去观察时代,这种文人眼光既不接地气,也不宏观,是完全彻底的想当然,结果他们笔下的时代和人物,就像是一个已经事先注定好结果的实验,出现了任何变量,都要被强行扭转向那个唯一“正确”的实验结果,使得整个实验——整个故事,都变得空荡虚假,文不文,白不白,故事不够故事,艺术又不够艺术,简直叫人惊讶这竟然是“那位大师”的作品。

想必人们也逐渐发现了,像是打着这种为理想而拍电影的旗号,起一些“送给电影的一封情书”等等看似高大上的主题,非常突出导演的个人倾向的片子,基本属于烂片预订,下次遇到可以提前绕道。因为它们通常正是因为对故事没有信心,才要把情怀扯出来当遮羞布。

这个故事从一开始,就给人一种深刻的既视感——落魄的能打的老男人和倔强的少女组合,在电影上实在是极为常见的设定,而且通常会是故事片的标配。然而很明显,张导是想反其道而行之,在前期是运用了艺术片的拍法,而且是非常初级的那一种。

延伸的道路,漫天的黄沙,看起来很像是电影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刚在平遥看完《伊比利亚的派对》和《荒野咖啡馆》的我表示情绪稳定。

但这种基础操作还是有好处的,就是不容易翻车,因此电影最初的节奏和伏笔都还挺成功,而它表现出的微妙的幽默氛围和沉重的现实形成了一种平衡,进一步调动起了观众的兴趣,让这电影有了一个不是非常出色但也还算可以的开头。

然而,这种节奏很快被打破了。

最初的崩溃是从范伟饰演的范电影出场开始的。这样一位自带超强搞笑气氛而且完全不加遮掩的,如同小品角色一样夸张和非现实的人物,出现在这部前期还有些文艺和沉重气息的正剧故事里,显得极为突兀,破坏了前期喜剧和正剧效果的平衡,人们不自觉地将大量的注意力倾斜到了这个有趣又熟悉的“范电影”身上,让故事的吸引力和艺术性大打折扣。

而随后电影胶片的损毁牵扯出了范电影的儿子,而这个角色我们在后来知道,他是因为范电影的疏忽而生病烧坏了脑子,但是在这一段演绎当中,我们根本看不出这个人物有智力障碍的苗头,镜头甚至都没有太聚焦在他身上,这个巨大的波折完全没有带给观众应有的危机感,只是依靠范电影小品式的几句插科打浑,就把这段重要的情节应付过去了。

从这些细节我们可以看得出,导演终究还是不想把这部电影作为一部故事片去拍摄,还是更多的将它当做一部艺术电影,他拍摄的重点,仍然是在那些刻意而为的小人物的矛盾上。之所以说是刻意而为,是因为如果你仔细分析会发现,其中的很多矛盾都是非常强行的。

比如女主一家如此贫穷,是怎么从对他们充满敌意的流氓男孩团伙手中借到他们自己都不舍得用的电影灯罩的?

比如女主说是害怕别人纠缠她弟弟,但事实上他们家的门男主随便一脚就能踹开,姐弟俩无父无母毫无保障,也没个邻居帮衬,在那个年代几乎是不可能的。比如男主只是为了看他的女儿,而女主是为了偷胶片做灯罩,这两者之间其实没有根本上的矛盾,女主在电影放完之后偷也完全可以,何至于斗个你死我活?

比如保安队的人是怎么知道男主身上有胶片,而且还非要把胶片拿出来丢掉的,丢了这胶片对他们又有什么好处?他们有什么动机非要怎么做?要知道,这群人一开始还看电影看的感动流泪,一副很有人情味的样子,怎么突然就变成了损人不利己的坏人了?

比如范电影如此受到人们的爱戴,而且技术高明,如果一个养猪的就能靠哥哥的关系把他挤下这个电影放映员的位置,那当时人们引以为傲的所谓铁饭碗岂非一文不值?

还有女主的爹找小三,在那个年代都是很不可想象的事情,因为一个分厂也没几个人,大家互相都认识,他们真这么做,会让人戳脊梁骨抬不起头的,这完全是把一种现代式的悲剧强行移植到那个年代,简直各种不伦不类。

更重要的是,导演自称是要拍一部写给电影的情书,结果他电影中出现的所有主要人物根本都对电影本身毫不关心,全无感情——男主是只想看观前放映的政治宣传片中女儿的身影,女主是只想拿电影胶片做灯罩,范电影是只想保住自己的地位,而在真正的《英雄儿女》电影放映的时候,男主在打架,女主直接坐到了电影院外,表示根本不想看这电影,然后居然开始跟男主在影院外谈起心来。

不是说好了是写给电影的情书吗?电影都要哭晕在厕所了好不好!这哪里是写给电影的情书,这分明是写给政治宣传片的控诉信。连范电影组织观众们擦胶片擦的都是政治宣传片的胶片,电影从头到尾坐冷板凳,除了龙套们之外,没有人注意电影到底演了啥,电影对他们的意义只是做灯罩的原材料,这真是中国影史最黑暗的一天。

还有些人提到,男主为什么不去亲眼看活着的女儿,而非要追随这两张胶片,导演表示女儿的设定是原本她是为了积极表现去追车扛麻袋被撞死了的,是被审查才把女儿死掉的这一段截去,言下之意还颇为可惜,但实际上这一段为什么要被截掉他自己心里没数吗?好嘛,几十年前人人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里,有一个女孩儿被逼死了,真就是社会的一粒沙落在一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呗。

下一秒是不是就该说我不要大国崛起,只要小民尊严了?

你说他没有抨击时代的意思,我是不信的。而且别忘了,真正的那一秒钟里,女孩儿背上麻袋之后,后面马上有人来帮助她——真实的当时的社会氛围,到底会不会逼死这小女孩儿,大家也都心里有数。

所以说这部电影里,所谓的小人物的痛苦和纠结,以及他们之间的矛盾,完全都是想当然的设定之下,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概念,不是说你不能表现大时代下的小人物的悲欢浮沉,但这种故事是需要很多精妙的设计的,像这样想当然去拍一个很积极的时代下的很消极的故事,强行制造各种悲剧的背景和人物,简直是司马昭之心明晃晃亮出来,然后人家还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结尾部分的处理(胶片被沙掩埋),是希望这个电影不要拍得那么浅,也希望能够通过胶片最终被埋没这件事告诉你,这十年结束了”,然后他说他没拍政治,但是您自己看完,您觉得他没有拍政治吗?

然后人家又说“对于创作者来说,艺术,依然是国家里最普遍的那一种便秘”,我觉得吧,他拍出这种东西,如果国家真的一点不删让它上映了,那才真是对我们那个时代的一种最彻底的背叛。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作为一个艺术片爱好者,其实并不反感文艺和政治对垒,如果将故事设置的够精巧,够绝妙,够符合现实,那么艺术是可以对政治起到补齐和导正的作用的。

可是,像这种丝毫不接地气,完全反应不了现实,只是为黑而黑的电影,画面和剪辑又如此的平庸,别说引发思考了,根本是让人嗤之以鼻,但抬头一看导演的名字,又不禁陷入沉默,也许这就是英雄迟暮,江郎才尽吧。


一秒钟(2020)

又名:One Second

上映日期:2020-11-27(中国大陆)片长:104分钟

主演:张译 刘浩存 范伟 余皑磊 张邵勃 李延 于洋 刘云龙 常海 

导演:张艺谋 

一秒钟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