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麦拍电影似乎并不着眼于技巧,相较于以手中摄影机去逼近人物内心,他更倾向于让人物自己说出来,片中大量的人物对白,一片低矮的葡萄园地,两个女人——玛嘉莉和伊莎贝尔,她们漫无目的地走动,谈话。关于儿子的女友,葡萄的收成,路边的花草,聊自己,聊眼见一切,重要的,不重要的……一切是那么自然,仿佛银幕上流动的就是生活本身。

影片有意要把所有的关系复杂化发展,或者说是将这种关系本身的存在复杂化,如同和现男友的母亲一见如故,又想着把前男友介绍给这位母亲的年轻姑娘,又比如代替朋友相亲的女人,在相亲者面前隐约生出了关于女人之间隐晦微妙的心思。侯麦揭开附着其上的障眼法,将其完全曝光在镜头面前。

人间四季总在说男男女女的情感、情绪,这种情绪的幽微复杂却与极简的故事情节和镜头形成对照,像是在平静的海面之下一股暗潮汹涌。法国电影中谈及哲学、自然、生命仿佛是一种天生的浪漫,更生发于人际暧昧多义的情感,友情与爱情的界限始终是模糊不清的,而爱情又随时可能发生。

这是关于三个女人的故事,女主人公玛嘉莉性格内向,子女成人离家之后难免孤独,她的两个朋友出于不同的目的要帮她介绍一个男人。一个是萝欣——儿子的女朋友,按照萝欣的话,她与女主人公是一见钟情,出于“想撮合自己喜欢的两个人在一起”的想法,又或者是想要快速整理和老师的感情,她把自己的哲学老师即前男友介绍给玛嘉莉。而另一个朋友伊莎贝尔不愿意看到朋友独自辛苦,选择瞒着她登报征婚,并冒充她与对方会面。

道德始终在场却无关紧要

侯麦讲过六个道德故事,在本片中道德也有着强烈的存在感,却以失焦的方式被弱化,在他的影片里无不涉及男男女女道德倾向,剖析他们处在情感风暴中的心理,本人却保持着极其克制的旁观态度,人物是自由的,他们自有选择。他不批判,不维护,只是尽心摆好手中的摄像机。

萝欣游走在前男友、现男友和现男友的母亲之间。她想和老师维持“好朋友”的关系分类,但正如老师所说“单纯做朋友并不容易,我分不清界限何在。”在尽力撮合的过程中,时常回到自己和老师的纠葛之中。伊莎贝尔代替玛嘉莉见面的相亲对象,在弄清了原委之后坦承对玛嘉莉有兴趣,伊莎贝尔在功成身退之时有些许失落——“我不可以了是吗?”、“我希望所有男人都爱我,尤其是我不爱的人。”侯麦有着这样的精准,但并不张扬,道德在电影中不值一提,它只活跃在观者的判断中。

一切发生在头脑中

当然我们一如既往地看到影片中平静的韵味,不剧烈,但是一切都发生了。张力发生在萝欣、哲学老师、玛嘉莉暧昧而异常平稳的关系之中。这三个人是否还能坦然地面对这种奇怪的感情,是否能消除内心的障碍接受对方的亲密朋友,这都是观众会在脑海中闪过的念头,但侯麦不负责解答,甚至不会呈现。

玛嘉莉撞见伊莎贝尔和自己在宴会上搭讪的男人亲密地行贴面礼时迅速离开后,与萝欣平静地聊天,或许有点失控,谈及那个男人和朋友,玛嘉莉心知肚明,“如果她想介绍早就给我介绍了,她比你更想我嫁出去”。仿佛情绪激荡、冲突应该加剧,但是画面仍旧是法国庭院的柔和平静,我们看到她和朋友友好告别。事实是她知道了所见的一切,一切也都发生了,冲突发生在人物头脑中,也发生在观众头脑中。

出现在秋天里的绿光

女主人公玛嘉莉渴望遇见一个还不错的人,但拒绝报纸上的征婚广告,只想相遇在一个顺其自然的环境下发生,如朋友所说“她觉得男人会从天上掉下来”。两位朋友为她创造这样的机会,同时各自邀请老师和相亲对象来到一场婚宴上,而这场婚宴是在影片伊始便已经交代好的。整个故事不亚于另一版本的寻找绿光的故事,玛嘉莉意识到她与宴会上交谈不错的男人之间的相遇是伊莎贝尔的安排,回到后者的住处证实了自己的猜想,而那个男人的去而复返让一切懊恼都变成了下一次葡萄盛宴的约定。

这场约定始终是淡淡的,如同整个影片习惯性轻描淡写的技法——“如果他在乎我,我在乎他,我们会再见面的”。


秋天的故事Conte d'automne(1998)

又名:人间四季之秋天的故事 / Autumn Tale

上映日期:1998-09-07(威尼斯电影节) / 1998-09-23(法国)片长:112分钟

主演:玛丽·里维埃 碧翠丝·罗曼德 艾莉西亚·波特尔 阿兰·利博  

导演:埃里克·侯麦 编剧:埃里克·侯麦 Eric Rohmer

秋天的故事的影评

袅
袅 • 酿葡萄
水叶
水叶 • 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