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的野草是旅人眼中惬意的风景,农田里的野草却是庄稼人憎恨的对象,可是无论农民怎样不择手段,都不能阻止来年它们继续生根发芽。被精心呵护的庄稼往往会在天灾里成为一场空,被肆意灭杀的野草却顽强的挺立过寒冬。
用绿色来形容生命,真是再贴切不过了,无论搭配哪一种颜色,都增添了鲜明夺目的光彩。在我看来,斯嘉丽就是野草一样的姑娘,顽强,努力,坚韧,她并不完美,甚至不被很多人认同(包括我在内),但不能否认的是,你会惊叹于这样一个姑娘!她的美貌和智慧令人赞叹,但她的不可驾驭又令人退避三舍。这样的美人,注定会在岁月里留下浓墨重彩的传说。
――
开篇穿着白色蓬蓬裙,头戴白色帽子,身后是白色房子的斯嘉丽便令人惊艳了目光,她像童话里的公主走进了现实,是如此纯洁而美好。可仅仅两分钟过后,便暴露了她性格里令人不舒服的傲慢和虚荣。
有些人美丽但不自知,斯嘉丽明显不是这一种,她知道自己的美貌,并且善于利用美貌去获得被众星捧月的虚荣。女孩的虚荣无可厚非,但把美丽当做资本,自以为借此可以把一群男人当做提线木偶,就令人讨厌了。
去迎接父亲,旁敲侧击得知订婚的真实,在父亲的呵斥下,没有选择坦白,反而顺着父亲的态度,带了些蔑视的撒谎。为了维持自尊,她可以漠视内心的真正声音。
在母亲的祷告中,她的心却在想怎么去破坏订婚。由此看出她是没有信仰的,所有的一切自然而然的都是先从自身需求的出发,她信服自己,更甚于信服“神。”所谓的道德伦理休想绑架她,只要有空子可钻,她就会毫不犹豫的抓住。
在十二橡树园,面对梅兰尼真诚的喜欢,她却尖酸刻薄。因为肯定了订婚的事实,所以开始放肆卖弄自己的魅力,致一众佳丽的颜面不顾,以此证明自己的优秀。实在是愚蠢,她失去了人生中很重要的东西――友谊。
在别人的口中听到自己的评价,在失去心上人的刺激下,嫁给了根本不爱的人。对己对他人都是极端的不负责,幼稚且鲁莽。
丈夫客死他乡,她没有丝毫的悲伤,反而一门心思的只想享受大好时光,聚会,跳舞,不能在异性面前展露自己的魅力比杀了她还难受。善良、同理心这样的品德,她没有丝毫。
自己爱的人已经为人夫,他的妻子梅兰尼真心对她,她却嫌弃人家又笨又木讷,对自己勾引姐夫的行为没有丝毫羞愧。
――
即使斯嘉丽是一朵妖娆美丽到极致的花,可这些缺陷让她注定孤独。自以为是,高傲狂妄,虚荣狡猾,自私刻薄……这是一个被男人宠坏的姑娘。那些围绕在她身边的男孩,迷恋的是她绝世的容颜,可当真的了解到那张美丽脸庞下丑陋的内在时,还会义无反顾的觉得自己会是那个能够救赎她的人吗?
可她并不是一个坏到无可救药的女人。重视承诺,在艾希礼奔赴战场时尽心尽力照顾梅兰尼,经历千难万险,保证了母子平安。她跳进水里,躲在桥下牵着马的样子,令人动容。
那个又笨又傻的女佣,几次三番惹她生气,可最终逃亡的时候,她也没有丢下她。
她发誓让自己的家人不再挨饿,所以用尽心机,哪怕亲妹妹憎恨,哪怕持枪杀人。
她丢弃了所有母亲遗留下的高尚,丢弃了传统的观念道德,成为了钱的奴隶,为以后的不幸埋在了伏笔。
她对生存的执着即使放到现在,依旧领先无数人,不凑合,不妥协,不放弃,生命的荣耀在她的身上被展现的淋漓尽致。这是生命本来的样子,唯我,向上,排除异己,活下去,好好活下去。
――
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离不开这些特立独行显得格格不入的人。女人会本能的抗拒排斥,男人因为猎奇或其他的原因又本能的趋之若鹭,就这样她们成为话题的中心,被诽谤,又被恭维,被否定,又被肯定。她们引领了特定时代的审美,解放了被压抑的某种天性,女人不再作为花瓶和男人的附庸品,而是可以活的潇洒从容。
这样才是真实的历史,真实的美人。中国传统意义上的美人,都具有牺牲精神,有人类认可推崇的真善美。可是说到底,完美柔弱形象的女子,不过是男人塑造女人的一种手段,是大男子主义最渴望的白日梦。女人被定义,被驾驭,被掌控,被牺牲,这是女性过去几千年的悲哀。
所以,即使我不认同斯嘉丽这个人,却又奇怪的喜欢着她。可能看过太多被塑造成美好形象的女性,看到这样一个充满矛盾和缺点的女性反而真实的让人欣喜。斯嘉丽在电影里呈现的,生活里每个女性身上或多或少的都有,只是绝大多数得人都被羞耻心约束着,不敢放纵自己的喜怒哀乐,尤其是随着年龄增长,阅历成为了面具,就更看不出心海的深浅。
――
这或许就是梅兰尼如此爱斯嘉丽的原因。因为每个女性在潜意识里都想像她那样痛痛快快的活着,可又被很多东西束缚着,根本迈不开那一步。虽然人生而自由,但规则、法律、认同感等东西,像锁链一样无时无刻的缠绕着我们,不可逾距,不能逾距。
电影里的很多女性,有那个时代特有的“愚蠢。”女人的终极目标就是结婚,结婚前的日子就是舞会和派对。那个随随便便就要晕倒的姑妈,那些用眼光交换信息探寻鄙视的恶意揣测,盲目的乐观,盲目的快活。可能是太多角色的平庸。所以梅兰尼这样散发着知性魅力的女人就显得鹤立鸡群起来。
同样有如此气质的,还有斯嘉丽的妈妈。她们身上代表了那个时代女性最鲜明的特质,代表了一种文化的内涵。她们善解人意,又悲天悯人,有原则,有底线,既能享受荣华富贵,也能守住清贫乱世,不贪念过往,不迷茫未来,过好每一个当下,用温柔而坚定的力量一直走下去。她们无法改写历史,也无法改变历史,但她们做到了无论时代怎样变迁,她们却不会被裹挟着改变。
正是梅兰尼的善良和宽容让四个人平安的度过漫长岁月,可她死了,所有的维系变得脆弱不堪,经不起一点试探和触碰,曾经浓到极致的爱突然就散了,随风而逝,用尽力气也握不住丝毫。
瑞德说梅兰尼是他见过最善良完美的女人,的确如此,她的善良,超出了常人的想象。
――
艾希礼在订婚前拒绝斯嘉丽的时候说:“你漂亮,任性,不是结婚合适的人选。婚姻不是恋爱,它需要对彼此的理解和包容。而梅兰尼,是最懂我的人。”
他的眼里可以看出对斯嘉丽是喜欢的,但他理智的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斯嘉丽这样明艳动人的女孩不是他能共度一生的,与其说他不认可斯嘉丽,不如说是对自己没信心。他不敢肯定自己可以让斯嘉丽一直迷恋自己,他知道斯嘉丽对自己的爱有许多迷幻和征服的成分,当生活露出无趣得獠牙,届时,他该怎样挽留她?
可斯嘉丽不明白。就像很多人在设想恋爱对象和真实处对象的人有截然不同的差别。斯嘉丽或许是因为艾希礼是唯一没有被自己魅力征服的男生,或许是见惯了父亲和黑人奴隶的粗鄙,对这样的温文尔雅心声向往。总之,她爱的,是想象中的艾希礼,如果两个人真的在一起,届时她真的能习惯一成不变的无趣吗?本质上不同类的人,因为爱而结合,保质期必然不会长久。因为两个人是不同个性的典型代表,不可能融合,即使是温柔的艾希礼,也不可能脱下自己的高傲,选择低头退步。他所受的教养决定了两个人根本不合适。
――
艾希礼知道适合自己的就是梅兰尼,而瑞德也知道,最适合斯嘉丽的,就是自己。
艾希礼适合做和平安稳时代的公子哥,那么他就可以一直维持身上的高贵和儒雅。战乱带走了他的锋芒,但梅兰尼一直以来的温柔和坚定却成为他支撑下去的理由。老实说战场归来后的艾希礼身上总有一种不自觉的颓废,他被过往的荣耀抛弃,又被当下的生存规则击败,靠爱慕自己的女人维持体面的生活。连离开的权利都没有,只能周旋在良心和欲望的折磨中,蹉跎年华。
而瑞德是那种无论在哪个时代都可以过的写意潇洒的人,因为他有和斯嘉丽一样旺盛的生命力,有更甚过斯嘉丽的智慧、头脑、经验阅历,还有男性社会地位优势所带来的骄傲和从容淡定。斯嘉丽可以魅惑一众男性,瑞德可以征服一众女性,斯嘉丽的美丽带着侵略性,有毫不掩饰的虚伪冷漠,瑞德的魅力在于他可以对任何一个女性都表现出只钟爱对方一个。相比之下还是瑞德技高一筹,他一步步的诱惑这个“坏女人”走进自己的陷阱,直到她深深爱上他。
棋逢对手的结果是瑞德失去了所有的冷静和冷漠,他变得和所有的男人一样,不再坚持不婚主义,无法再接受艾希礼占据斯嘉丽的内心,他开始有了斯嘉丽身上相同的尖刺,彼此试探又彼此伤害。曾经的骄傲潇洒荡然无存,把所有的爱寄托在女儿身上。瑞德之所以如此深爱斯嘉丽,可能是因为在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内心深处他对自身是厌恶的,这一点在影片里他已经几次提到,他可能是希望可以用尽自己的一生改变斯嘉丽,就像救赎。而他在这样的行为中,也得到了内心的安宁。
但他比斯嘉丽更多了那么点人味儿。他对妓女一样尊重,在战争进行到最后时选择投身进去,哪怕死也不悔,他拯救了梅兰尼,拯救了艾希礼……他也是一个不完美的人,虽然家财万贯,却不被家族认可,他无法成为彬彬有礼的绅士,只能用尽智慧保住底气和尊严。但他们又是相同的,藐视规则,藐视传统,藐视人性,身上的浪子气质有致命的魅惑。
――
或许那个随风而逝的旧南方真的再也没有留下什么。关于自得其乐的庄园生活,一片雪白棉花的故事。只能在闭上眼睛时想象生活在战争前的人们儿该有多幸福,阳光,青草,奶牛和跳跃的狗,风中有女儿家的欢笑声,还有淡淡的果实的香甜。这似乎是一首流淌的乡间民谣,静谧,安稳。
但是,对自身盲目的自信最终毁掉了这一切。绅士在战争中并不能以一敌百,轻视敌人只会落得惨败。就像影片中所说的:“战争开始前,我们都言之凿凿的为了某种理想和信念而战,可当战争展露威力,受伤、死亡、穷途末路时,早已不记得究竟为什么而战,继续争斗下去的意义是什么。”我觉得这些话道尽了普通民众的迷茫和痛苦。在战争中获益的,始终是少数人,政客们的博弈要用无数的生命去厮杀,生命的价值变得廉价,像单薄的纸片,吹一下,就散了,飞走了。
观看电影时在某些场景下总觉得有点像话剧。每个人物的神态都离现在的时代无限遥远,她们似乎真的是从油画里走出来的人。可当我看到本片成影的时间是1939年时,内心不由自主的升起了钦佩。没有大制作,没有特效,没有大场面,没有如今丰富详尽的电影技巧,可却挑不出一丝瑕疵。它真正展现了电影本身的魅力――叙事,和表演。
这让我联想到看过的一系列的属于此类型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霸王别姬》《小鞋子》《辛德勒的名单》《海上钢琴师》《美丽心灵》……当看惯了所谓的高科技,反而是这些最朴实的东西最为打动人。
――
影片最后,用斯嘉丽梦境的现实化表达了这个人物的转变。这个高傲自私冷漠无情又倔犟敏感的女人,终于明白了钱不应该是所有的追求。幡然醒悟所爱一直在身边,可却被自己的无知刺的遍体鳞伤,头也不回的离开。泰勒,这片土地是她的最爱,是她力量的源泉,是在她身上打下不朽印记的地方。我相信她会在泰勒挽回她的所爱,毕竟这样执着的女孩,有什么事是不可能呢?
关于影片背后,其实和我们的《红楼梦》有些相像。在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之后,《乱世佳人》令一大批优秀的演职人员耗尽了才华,让他们宿命般的达到巅峰并在余生中受尽磨难。《红楼梦》里的演员也有类似的命运。斯嘉丽的扮演者费雯在看到这个角色时就觉得冥冥中和自己有宿命般的纠缠,她完美的诠释了这个角色,成为无法逾越的经典。可最终,却以精神分裂结束了短暂的一生。
成功或许并不足以概括一切,有些人的人生是站在比“成功”更高一层的位置的,但高处不胜寒,成就越惊人,越璀璨,失去的就越多,或许是因为一门心思追求理想,超越了生活本来的琐碎平凡,所以他们才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辉煌背后的落寞,又与何人说。

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1939)

又名:

上映日期:1939-12-15(亚特兰大首映) / 1940-01-17(美国)片长:238分钟

主演:费雯·丽 克拉克·盖博 奥利维娅·德哈维兰 托马斯·米切尔  

导演:维克多·弗莱明 乔治·库克 山姆·伍德 编剧:玛格丽特·米歇尔 Margaret Mitchell/西德尼·霍华德 Sidney Howard/奥利弗·H·P·加勒特 Oliver H.P. Garrett/本·赫克特 Ben Hecht/乔·斯沃林 Jo Swerling/约翰·范·德鲁登 John Van Druten

乱世佳人的影评

雪
雪 • 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