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09-17

何处是我家:无处为家

hin久以前写的
电影描述了一个德裔犹太家庭于二战期间在肯尼亚避难的故事。时间跨度覆盖了整个二战,述说了家中三人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的成长以及对家的不同看法。
在二战中,犹太民族经受了几乎是毁灭性打击。后来许多关于犹太人的电影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们大多都描写了犹太人在二战中的受难史,给观众所带来的感受都是灰暗和悲惨的。而在这部电影里,战争中最残酷的部分却是被极大的弱化了,这家人身处遥远非洲,只是通过电波和信件来了解当时德国所发生的惨剧。这些消息和事件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了影响,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改变。导演通过小家庭的成长与变化映射出了当时世界的危机和动荡。
电影中提到,反犹太人的很大原因是因为宗教的冲突。欧洲大多数国家信奉的是基督教,而犹太人因为坚持犹太教的教义,拒绝承认耶稣是救世主。而基督教也认为是犹太人告密害死了耶稣。再加上犹太人通常从事商业或金融业,掌握可观的财富,容易遭人嫉恨。在大多人心中,犹太人都是一副斤斤计较的小气鬼形象,这种偏见在当时是普遍存在的。在局势不好的时候,这种偏见被有心人加以引导、挟持,成为了大众的主流观念,把犹太人当作替罪羊以获得经济和政治利益。这样的反犹主义在纳粹种族主义者的鼓吹下成为了种族灭绝。
其实电影中的父母并不是传统的犹太人,犹太教对于他们并不重要,他们习惯于德国的文化和语言,已经被德国同化。然而由于血统,他们和他们的家人还是无法逃过这场浩劫。

整部电影历经十年,在这十年中我们可以看到女儿的成长,妈妈心态的转变和父母两人爱情的逐渐成熟
女儿无疑是一家人中最快融入非洲生活的。从电影的描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大多数人,甚至是Regina在德国的那些小伙伴对非洲都是有偏见的:在他们眼中,非洲是一块极其贫瘠、尚未开化的土地,那里的人都是野蛮人。而幸运的是,小蕾对非洲的认识还是一片空白的,当她刚来到非洲的时候,就说,黑人让她觉得像黑巧克力一样。这是一个孩子对于非洲最单纯,直白的印象。也就是因为小蕾对这片陌生的土地没有任何恐惧和戒备,才让她和欧瓦还有当地的孩子成为朋友,接受非洲的文化,学习这里的语言,爱这里的动物,人类,和一草一木。孩子眼中看出的世界总是光明,开阔,没有阶级划分的,尽管他们的宗教,所信仰的神都是不同,但在单纯的孩子眼里这些都是相通的。
而当小蕾来到了学校文明开化的环境中,他和其他的孩子反而被区分了开来,不用祈祷,像旁观者一样。回到农场后,小蕾和小伙伴说,她不会脱衣服了,她不再是小孩了,但当juwa说弄脏校服的才是笨小孩的时候她还是很自然的就把衣服脱了。由此可以看出小蕾已经对非洲有了深切的文化认同了。这里就是她的家。
而这样的融入对于父母来说就难得很多。
叶缇:
一家三口是逃难来非洲的,他们来非洲后的第一个住所是爸爸所工作的农场中的小木屋,对于爸爸来说这是工作中居住的地方,但妻女的到来让这里像家一样。而对刚到非洲,不了解国内局势的妈妈来说只是一个暂时居住的地方。周围贫瘠的土地,恶劣的生活状态,农场主人对丈夫的训斥,都让妈妈意识到他们不是这里的主人。而在那时,韦特和叶缇的感情也是不成熟的。
韦特在德国的时候是律师,夫妻两人在德国的生活富足,叶缇在那时是个五指不粘阳春水的富家太太,所以她才会在收到丈夫信中的叮咛后,仍然放弃了生活必需品带来了瓷器,买了礼服。而韦特也因为到非洲后不能从事自己理想的职业而碌碌无为。叶缇是看不惯这样的丈夫,她拒绝丈夫的亲近,因为她觉得是丈夫的选择才让她在这里受苦。
这里有一个意向,是农场中的大火。欧瓦说,你得看着火,尤其在它沉睡许久之后。这里的火就像是夫妻间潜伏的矛盾;韦特说这只是一般的野火,不会烧到房子的;但叶缇却被吓坏了,这片野火激发了她连日来对非洲生活的不满。韦特也曾尝试,改善他们的生活,但他在尝试中发现叶缇对非洲生活的不满是渗透到方方面面的。韦特开始反思他们的婚姻,叶缇对现实的无法接受让他成为了韦特的负担。
来到非洲的初期,他们的婚姻因为彼此对现实生活的不满而充满危机。
另外叶缇也将从德国带来的屈辱倾泻到了黑人身上,她对黑人是有偏见的,这可以由她对欧瓦的态度中看出,她不肯学习当地语言,让欧瓦只用德语和她交流,也不让小蕾和当地的小朋友玩,怕她染上流行疾病。即使她自己在德国国内已经经受纳粹的欺压,当来到非洲的时候,她又将这样的歧视加注到了别人身上,歧视和偏见是无处不在的。
英德开战后,亲人被迫害,自己被拘押的经历让这对夫妻发生了改变。
叶缇经他人提点后终于如梦初醒,终于认清自己的角色,为家庭谋划,奔波,甚至牺牲肉体为爸爸换来了自由和工作。在生存空间被压制到极限的时候,忘记对虚华生活的追求,踏踏实实的当农夫。她开始了解当地人的文化,和他们平等友好的交流,她开始可以和非洲女人一样在农场中脱掉上衣,这一点和之前小蕾脱掉上衣的场景相呼应,表现了叶缇接受了当地的文化。另外她也开始变得成熟,成为了一个有独立人格的女人,没有跟随韦特离开农场,而是自己接手开始管理农场,寻找自己的价值。由从前五指不粘阳春水的富家太太到后来的农场经理,叶缇应该是三人间转变最大的一个。
其实从电影中并不是太能看她对这片土地是否是真正的热爱,但至少非洲在最危险的时候给了她庇护,她懂得了和而不同的道理,也开始以非洲为家。
在最后一场对白中,黑人妇女向从火车中探出头来的叶缇卖香蕉,叶缇说自己已经穷得像只猴子了,妇女了然一笑说,那我就送猴子一只香蕉吧。此时叶缇成为了被黑人妇女施舍的对象,再一次体现出了非洲人淳朴开朗的天性也让人感受到了宽容,平等的精神。
韦特:
欧瓦离开前,对小蕾说:你要照顾爸爸,他活的像个孩子一样。
韦特一直活在自己的梦里,虽然他是整个家庭第一个来非洲的人,但他对非洲从来没有真正的归属感,他学习这里的语言,和这里的人交朋友,都是为了生活下去,回到德国,重新成为律师。欧瓦在告别前把袍子还给他并和小蕾说那句话就是因为欧瓦看透了这点。在韦特和小蕾商量离开的时候,小蕾问爸爸为什么非得回德国不可,为什么不能和其他德国家庭一样留在非洲,或取得英国护照,做英国人。韦特给小蕾的回答是,即使取得了英国护照,他们融不进英国的社会,就不算是英国人。这个答案其实是极其矛盾的,韦特和叶缇一直以为自己是德国人,可他们来到非洲的原因,就是因为德国对他们的放逐。这样的偏见在韦特内心也是根深蒂固的,只是他自己一直没看透而已。他一直在责怪叶缇对非洲有偏见,不能忘记过去的好日子,其实他自己才是那个始终无法忘记过去的人。非洲的生活对他来说,只是人生中的一个断片而已。
对韦特来说,德国是他的祖国,是唯一可以让他获得身份得到认可的地方,是他的家。对叶缇而言,德国是折磨她的至亲,将她背弃的地方,她对德国的信任已经消磨殆尽,那里已经不是她的家了。对小蕾而言,德国是冰冷又陌生的,那里传来的信件总会让父母伤心,也不是家。
在一家人面临抉择的时候,一场自然灾害改变了他们的想法。这次契机让韦特最终决定放弃回国的机会,因为他不能失去妻子;而这种共患难的经历也让叶缇感动,最终决定和丈夫一起回国。这时夫妻间的情感已经变得逐渐成熟,他们两人都更懂得爱彼此和他们的家庭,家庭的力量让他们无法割舍彼此,此时家中三人对家的概念得到了统一,就像离开德国前韦特的父亲对叶缇所说的那样,家是和身边最爱的人坚持相守。
欧瓦:
对欧瓦这样的黑人来说,非洲是他们的家,白人却在这里反客为主,他们以白人为主人,拿着微薄的工资养活家人便心满意足。离开的时候欧瓦把黑袍还给了韦特,韦特已经找到了人生的方向,而欧瓦却还没有。他的生活下一章节只是继续被奴役下去而已。他站在自己的国家,却没有真正的做主人,也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没有家的状态。
对比犹太人,他们虽然之前一直没有属于自己的国家,但他们的信仰十分强烈,宗教和民族意识引导他们,让他们有了的精神归宿,知道家的方向,即使是在夹缝中求生存时,也始终不放弃对知识的追求,从这点来看,他们一直是有家的。他们最后也确实建立了以色列。


无处为家这部影片切入点不高,但却投射出了犹太人在当时多面的生活困境。影片人物心理刻画,情感互动质朴,特别是离别时几个主角之间的互动,自然感人。非洲阳光充沛也和电影开头德国冬天的阴暗形成了对比,让人感觉充满希望。非洲的这片土地就像白纸一样,映射出了他们最真实的情感和人生。

何处是我家Nirgendwo in Afrika(2001)

又名:情陷非洲 / 无处为家 / 非洲的天使(港) / Nowhere in Africa

上映日期:2001-12-27片长:141分钟

主演:茱莉安·柯勒 梅拉布·尼尼泽 Sidede Onyulo  

导演:卡罗莉内·林克 编剧:Caroline Link

何处是我家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