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拉拉的两部近作都由威廉·达福主演,文本层面亦存在强烈的指涉共通。《托马索》中,观众跟随达福的漂泊身影,平行穿梭于罗马城的街巷交通,在贴附的媒介影像与具体情境之间游走;《西伯利亚》的视觉系统同样由流动的场景形成,但有赖于探索视点对纵深空间的刻绘,打破了既定环境的框定,呈现出更迷乱、自由的意识影像,实现了《托马索》文本的外延与迁移。在一次次对地窖、洞穴的探访中,人物不停地自诘,地理环境的外壳层层褪去,精神世界显现出其裸露、原初的形态。

拨开环境表象的迷雾,观众见到的是费拉拉如何通过人物自我的灵魂探访,唤醒意识。在文本与影像的二重纵深刻画中,建立意识世界与生活的联系。


一、

影片以一段海明威小说式回忆自述开始,温柔的语调与意象词引导观众提前对电影的环境置景进行推测。幕布打开,印第安人在皑皑雪原中沉重跋涉,观众的遐想被洁净的画面颠覆。同时,随印第安人进入雪山脚下的酒舍,空间的纵深开始在现实与超现实场景的错构之中被展开。杂乱漂浮的场景错构、呓语对白,在人物有意识的“探访”行为变得愈加迷离,但观众对人物的心灵感知却愈加清晰,这由层层推进的空间纵深建构而成。

影片中,威廉·达福进行了五次“灵魂探访”,首次“探访”由酒舍居所的地窖引出。巴什拉对家宅空间的注解中,地窖与阁楼是安顿回忆的场所,人们在空间中找到已经消失的绵延。沿着阴暗的台阶向下,地窖的墙壁忽然变成断崖,人物跌进深渊,在刺眼的光芒照耀下,对话池中倒影。“我在旅行,你是我的终点”,话题的辩驳中,人物的隐秘情感被轻易地说出:父子间的嫌隙、孤立封闭的生活状态…而辩驳是不会有结果的,随着叠化镜头将倒影隐去,观众与人物共同陷入迷失之境。

回想影片的几次“灵魂探访”:山洞中,人物随畸形女人的视线引导,遇见与自己面容一样的父亲;森林的小木屋中,人物邂逅妻子,与不断变换容颜的妻子进行仪式性交媾,亦真亦幻。犹如查理·考夫曼式的故事文本,情节在记忆的回溯中不断延续,又不断产生裂璺,但其发生的空间场所与文本指涉并不对位,甚至完全跳脱而出:人物时而跋涉在落日荒漠,时而游荡在雪原林海,不断陌生化的地理与人文景观,逐渐构造出一个宏大的梦境场域,当镜头开始靠近一个封闭的空间领域,便会触及到人物的敏感神经,流露出一种特定的情绪来。这种“跳脱感”不仅促使影像在空间尺度上回环往复,也因此形成影片主体的节奏层次。

二、

影像层面的纵深,是费拉拉对自我风格的承袭。当观众跟随人物在意识世界里游弋之时,影像的纵深也已完成了构建。落日明月、宇宙洪荒,在不断切换的叠化镜头中,观众很快辨识出《地球最末日》中常见的镜头语言:面对末世来临的焦虑与疏离,通过画面的叠加若隐若现地传导。

《西伯利亚》有两处最好地展现了叠化镜头的纵深效果。与妻子由互相控诉转向肌肤之亲后,妻子变作了喃喃自语的亚洲少女,随后少女变作老妇人(应是人物的母亲),抚慰交媾后脆弱的男人。此处的镜头叠加了不同形式的家庭影像,“悬浮”在画面之间,与肌底影像本为异质,但却并不突兀,反而营造了新的一层知觉体验,因为观众同时阅读着不同的纵深层影像的信息。

另一处或许是影片最华彩段落。人物在灵魂探访中遇见骑马的人(一个信使角色),在其提醒之下,人物跟随黑胶唱片的音乐翩然起舞。镜头记录着每一起舞的姿态,白色的落花出现了,骑马的人也随之现身。就在这时,通过叠化镜头精确地切换至下一场景,衔接十分流畅:人物与一群孩童欢快地在一起,仿佛时空已经倒转,意识被传递至特定的记忆切片中。

当人物在片尾再度回归雪原林海时,作为精神符号的居所只剩下结构残骸,这是否象征着精神之旅已经结束,亦或精神家园需要重建?在《托马索》与《西伯利亚》对人物精神领域一体两面的展现中,费拉拉传递给观众的是共振情感的一个个瞬间。“灵魂探访”的重点并不在于探访的结果,而在于纵深进入地窖与洞穴的时刻。观众触摸到了人物最敏感的隐私角落,在那里,“我们才找到了经过很长时间而凝结下来的绵延形成的美丽化石”。


西伯利亚Siberia(2020)

上映日期:2020-02-24(柏林电影节)片长:92分钟

主演:威廉·达福 杜尼亚·西乔夫 西蒙·迈克伯尼 克里斯蒂娜·基里 

导演:阿贝尔·费拉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