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惊(珞思影视研究组)
一封信就是一扇门,打开它,你便进入了那个时代;读它,你便代写信人发声;一封信开合之间,你便实现了与它的信息接通、境遇相接,情感共振。本周二晚,由北京实力文化倾力打造的诚意之作《见字如面》第二季,以“先锋”主题在腾讯视频纯美收官。
与第一季比较,《见字如面》第二季正用信件的选择范围更广、对当下的关照性更强,所提供的多元化认知价值也更显丰富,节目采用主题化编排方式,将众多入选信件分别归置于人间爱恨、先锋抉择、热血忠义、俗世众生等十二个主题框架下。
强大的明星阵容和实力演技,为节目自带流量。《见字如面》第二季邀请了周迅、姚晨、李立群、归亚蕾、何冰,赵立新、张丰毅、黄志忠、吴刚、于和伟、徐涛、杨立新、明道、喻恩泰、姬他和孙冕等十六位艺术家,演绎信件内容。通过他们的表演,那些原本尘封的书信内容被重新激活。



自2017年9月12日上线以来,无论是周讯读太平轮脱险旅客家书,还是老戏骨李立群代一位台湾父亲追忆儿子,以及黄志忠读的白血病患者李真写给母亲的家书《对不起妈!我生病了》,都以深情厚意感动了亿万网友。光李真这一封家书的点击量就已过亿,入选 2017腾讯视频综艺十大片段。
有了优质书信、精彩的演绎,也要有生动的阐释。在《见字如面》第二季书信解读现场的“拆信人”比第一季充实了一倍,梁文道、许子东、史航、止庵、蒋方舟、杨雨等六位重量级嘉宾老少搭配,对观众实现全年龄段覆盖,观众通过他们对信件的提点、分析和“转译”,获得更多更丰沛的感受。
虽说遭遇了停播的周折,但是节目整体接续并发扬了第一季取得的好成绩。截至目前,两季《见字如面》节目全网播放总量突破10亿,《见字如面2》播放量达5.71亿,跻身头部文化综艺。豆瓣评分稳居9.4分,位列2017季播综艺及网络综艺榜首。
当颜值、流量、炫酷的舞台成为不少综艺节目的标配,《见字如面》以坚实的内容,回归理性和常识,赢得了观众和市场,一位影评人说“这样的综艺,希望它再播100年”。
目前,和观众相约在金秋十分的《见字如面》第三季筹备工作已全面展开,节目组正在收集和整理网民意见——全民征信及他们希望在下一季看到的艺术家。第二季收官的节点,北京实力文化创始人、《见字如面》总导演关正文接受了全国媒体的微信群访,畅谈这一季走来的收获、感动、遗憾、纠结和思考。



谈收官感受:

第二季充满了惊喜和焦虑
最大遗憾是经常不能完整播出
Q:该节目已连续两季,您做到现在有无遇到瓶颈?该系列节目未来还会持续做吗?如果做又有什么新的模式?
A:这个节目肯定会继续做下去,因为优质的经典的信件是一座金山,我们现在不过只只是挖到了一个小角,一个小块而已,我们的矿藏非常的丰富。至于模式,在我看来,如果一个节目它正在受到观众的欢迎,为什么要去用什么新模式呢?有一些娱乐节目可能会需要形式的创新来不断激发吸引力,《见字如面》不必,因为我们有最精彩的信,这些信永远也读不完。
Q:对于第二季节目,能否用几个词来形容下您在节目策划、制作 、播出等整个环节带来的感受呢?
A:第二季对我来讲实际上是充满了惊喜和焦虑的。惊喜的来源首先是来自观众,因为第二季一上线就远远超出了我们当初的预期,很快就达到了3.6亿,这是我们无论怎么预期都想不到的,而且其中的接近两个亿,是在几个小时之内迅速的增长的。在那一段时间里,我好像就感觉到了全国有那么多的人同时在看着这个节目,这个我想象中的场景让我终身难忘。当然节目后来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很多信没有播出去,节目的完整性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我们已经非常知足。第三季我们会努力去寻找一种方法,在坚持自己的同时,能够尽可能的实现节目的完整播出。
Q:第二季最直观的变化就是主舞台由围坐小剧场升级成了更为恢弘的大剧院,虽然更为庄重、更具仪式感,但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第一季营造出的亲切、直接对话感。您对于两季读信主舞台各有怎样的看法与见解?第二季舞台升级是准备向观众传达出怎样的信息呢?
A:从原来的美术馆到现在的大剧院,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是我们在执行操作中的无奈。因为我们都特别喜欢那个红砖美术馆,但是在我们录制期间不方便使用,所以不得不转场。我们尽可能简化了舞美,让整场的氛围有利于聚焦艺术家的演绎,聚焦在只有语言表现这样一种非常脆弱的表达状态上。我也看到了很多观众对此提出意见,我觉得关键不在于这个场景的空间大小,而在于镜头里的空间大小。第三季我们会调整我们的灯光设计,在满足现场越来越多现场观看的同时,也将增强镜头前的表现聚焦。
Q:前段时间黄志忠读的《对不起妈我生病了》引起了非常大的影响,当初我们选择这个内容的初衷是什么?
A:我们其实挺警惕煽情的。透过表面上关怀的脸,你能看到背后拿别人的痛苦换收视率赚钱的心。李真的信是直接寄给我们的,入选当然是因为被感动,想帮他,但重要的是他的信写得真好,你会珍惜能看到把天天面对死亡、面对亲人的状态写得这么真切细致的信,特别要感谢黄志忠老师,他不是在演,他是在代替就在现场却无法完整读信的李真在跟妈妈说话,一个面对重压的瘦小的女人,成了伟大的母亲。



Q:第二季《见字如面》有那么多的成绩和收获,有没有什么遗憾呢?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呢?
A:最大的遗憾肯定是我经常不能完整播出,但是这其实没什么可以患得患失的,所有的事情都有遗憾,我觉得能有机会做有意义的事情就已经相当不错了。更何况内容在创新的同时,管理也在创新,大家的大的方向都应该是为人民服务,小的枝节实际上不应该老放在心里过不去。
Q:这一季第一期的信件风格和重新上架后的第二期有什么不同?是因为政策还是创新?
A:制作节目的过程中,选信的过程是最幸福的。第二季和第一季没有不同,重新上架前后也没有什么不同,第三季今年秋季上线依旧不会有什么不同。我们设定的标准是“找到值得被更多人看到的信”,但什么叫“值得”,在什么人眼里“值得”,却很难定义。我们把这件事交给时间长河的淘洗,交给万众目光的散聚,我们小心警惕着自以为是的偏见,让节目提供给大家的信息尽可能多元,为激活受众的独立思考供应参照性的养料。这不是什么创新,只是回到常识。



谈节目设想:

一个节目死得早,不能怪观众,只能怪自己
Q:第三季相比前两季而言,最大的不同或是亮点什么的?
A:第三季的亮点从现在来表达有点早,只是一些设想。我们会延续此前两季选信的原则,但是我们会更加注重对于受众资源的调动,我们会更多去选择普通观众书写的信件、推荐的信件,当然也会有更多优秀艺术家加盟,会给大家带来更多惊喜。
Q:《见字如面》现在是最不差钱的文化节目了吧,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第三季节目最需要在哪方面加大投入?
A:谁说《见字如面》现在是最不差钱儿的文化节目了?而且凭什么《见字如面》只能跟其他文化节目比呢。相比所有的头部综艺,即使是受众的数据相当,《见字如面》的广告价值依然比那些娱乐节目有明显的差距,我们当然希望能够有机会弥补这种差距。在我看来,凡是能花钱办的事儿,都不需要太多的智慧和经验,真正的创意产业,其核心价值应该是那些花钱办不了的事儿,所以我们只会加大智力资源的投入。如果真有了多余的钱,我们希望能够做更多的好节目。
Q:在招商、赞助等方面节目组有什么考量?
A:市场是无时无刻不在竞争。传播市场的竞争首先是受众数量和美誉度的竞争,有了受众,广告价值自然产生。我们要感谢《见字如面》第二季的广告赞助者,他们在节目中得到了超值的回报。
Q:我们也不乏有一些好的综艺节目,但难的是连续几年之后总会陷瓶颈。《见字如面》您预期能持续多少年?预测未来会遇到的最大瓶颈是什么?
A:很多人都说观众是喜新厌旧的,所以一个节目是有自己的生命期的,但其实你只要看看《快乐大本营》,你就知道中国的观众并不比全球的观众更喜新厌旧。《快乐大本营》火爆20年至今依然是头部的热门,这当然源自他们一直不断的创新。所以一个节目死得早,不能怪观众,只能怪自己。我们最大的压力,实际上就是持续向观众提供高质量的内容享受,观众永远不会厌倦高质量的内容。所以当观众有一天离开你的时候,你能想到的只是你自己在哪儿出了错?
Q:《见字如面》的出现,带动了整个2017年文化类节目的以及演技类节目的火爆,这样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见字如面》如何保持竞争力呢?
A:《见字如面》跟演技类节目关系不大吧,我从来没有意识到《见字如面》带动了演技类节目的火爆。我只是比较好奇,演员的演技不是天天都在各种剧集、各种电影中展现着吗?为什么要由综艺节目最早展现呢?《见字如面》第二季最后一期读了电影教父周传基的信,他在信中直言,北京电影学院对各种野鸡表演班在全国的泛滥负有直接责任。表演是在用对生活的观察塑造人物,演员讲究的是综合修养。全民关注演技,未见得比全民看脸高级到哪儿去。
很多人都问为什么不让普通人读信?这跟为什么选艺术家读信是一个道理。同样一封信,艺术家能够让它栩栩如生、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换个平庸的演员就可能让人觉得乏善可陈,更别提表现力有限的普通人了。



综艺节目的竞争是一直都存在的,我们从来不与其他文化类节目对标,我们只面对头部综艺进行竞争,接下来我们应该是再去提高它的整体竞争力水平,这种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是品种之间的竞争,我们一直在强调说,内容价值类节目是人类精神消费的精神生活的最主流需求,但是我们需要证明这一点。



谈市场现状:

不能以投机的心态去做文化节目
Q:什么原因促使您在真人秀泛滥的环境下选择做文化类综艺这块难啃的硬骨头?
A:这个提问好像很有偏见。首先,真人秀几乎是所有电视节目中最难做的难啃的骨头,文化类节目并不是;第二,什么东西一用上泛滥这个词就是已经很不堪的意思,其实只要观众爱看就不能叫泛滥,观众不看了你也泛滥不起来。我比较推崇文化多元的生态,人为控制品种就像计划经济一样很难实现均衡,物种应该自己在竞争中求得存活发展。
选择文化类综艺只是因为个人偏好,喜欢了就难啃也有乐趣,更何况文化节目真正的难点并不在节目本身,而在于与别人的沟通。难啃的含义更多是你天然被定义为小众,要实现大众化就特别难,但其实,这原本就是最大众的产品,《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见字如面》都是拥有数亿观众的产品,可见人民接受没困难,困难的只是人民都接受了,专业人士还是觉得人民不会喜欢。
Q:《见字如面》是否达到了关老师心中的预期和信仰,具体是什么信仰或预期?
A:所有综艺天然都应该追求大众的规模化传播效果,《见字如面》当然有同样的预期。当初裸奔的时候硬着头皮投产,也不全是执着或者情怀,主要支撑的还是理性的判断,认定了能够提供认知社会历史、人情人性的内容,能够激活独立思考价值的效果是人类精神消费的主流。
要说信仰,我比较信仰真诚,我觉得做传播产品只能做自己相信的东西。比如我不相信鸡汤有营养,尽管我知道鸡汤有观众,但还是做不了,做了也没人爱喝。比如任何时候你都不该装孙子说假话,这就更不是信仰了,而是底线。
Q:一般电视人可能是导演、摄影、编导出身,而关老师最初是在出版社,很好奇图书出版人做电视的转型经历?是不是这也成为关老师的特色?
A:电视人的来源多了去了,像我这样学中文出身的特别多。视频节目的核心价值说到底是内容表达,艺术的形式感又可以触类旁通,所以出身从来不是电视从业的障碍。我以前是文学编辑,接触了那个时代中国大部分作家。偶然进入电视,发现电视离不开文学的支持,有用武之地,就专心做了电视。
很多人容易理解电影电视剧对文学的需求,其实纪录片、专题片、综艺同样离不开文学,在我看来,视频表达不过是文字表达的另一种形式,尽管所借助的语言不同,但你可以把导演看成是文字脚本的视觉翻译,是个用镜头讲故事的人。用镜头讲故事可以成为专业,离开内容的镜头训练什么都不是。



Q:听闻关老师正式下海创办实力文化,是在电视节目政策“制播分离”之后,当时怎么想的?
A:制播分离1995年就是文件中的广电改革方向了,但这种设想很难在封闭的体制内产生动力。一开始创办实力文化并没有想做节目,因为当时偶尔出现的制作委托不但要牺牲知识产权,而且要靠节省制作费挣钱,这跟委托方根本利益是明显冲突的,也很难跟利益输送进行有效区别。这方面我是有点洁癖的。那时候只承接特别制作,没什么长远打算。
直到灿星和浙江卫视在《中国好声音》项目上率先开创了广告分成模式,双方联手挣市场的钱,制作方享有版权,舍得投入去拼市场,收入也有了巨大的想象力。我们觉得这个模式好,就开始回归了节目制作。第一个产品就是《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个节目第一季影响就很大,据说有6.7亿观众,第二季冠名权就到了八千多万。后来就是《中国成语大会》,收视超高,央视一套重播了四次,这类节目也因此有了自己的分类,叫做文化类节目。
真正实现制播分离的是互联网的兴起。互联网平台天然市场化,核心竞争力不是比拼自己养了多少人,而是对全市场优质创新资源的集聚力。这一结构的变化催生了视频内容产业市场化的爆发。如今,70%以上的观众都是通过网络终端收看视频产品,实力文化也通过《见字如面》完成了自己的互联网转型。
与电视的线性转播相比较,互联网视频具有随时、随地、自主收看的特征,这是一次技术革命。平台天然的市场属性不但带来了运营的公平高效,也带来了制播双方的平等互动,只要不违法违规,节目的价值高低、能否继续生产都是观众说了算。这当然比与人治的传统打交道更难,但因为公平合理,所以非常愉快。
我们会继续制作更多的节目。文字题材的《汉字风云会》、成语题材的《亲爱的你懂》、信件题材的《见字如面》、读书题材的《一生之书》以及新型访谈节目《遇见自己》都在投产,今年会陆续和大家见面。
Q:你有提到在加紧制作读书节目《一生之书》,能否透露一下该档节目的大致内容和主要特色?以及预计上线的时间?
A:《一生之书》就是那个我一直想做的节目,对它的研发要早于《见字如面》,而且我一直在说《见字如面》是《一生之书》的副产品。当时我一直想的是说,如何能够把原著呈现在观众面前,但是我一直没有办法解决这种片段式的原著解读,解决上下文的衔接,因为书一般都比较长,而且是一个非常完整的叙事整体,这个研发就搁置了。后来发现信是一个好东西,因为它的时长合适,所以就先做了读信,但是对读书节目的研发一直都在进行。现在我可以宣布了,就是我们真的找到了非常有效也非常有趣的形式,我们完成了读书节目的换代与创新,可以给大家带来非常美妙的收视体验,同时还能动员大家去读更多的好书。现在我们正在一本一本的在编制我们的脚本,春节之后开始录制。
Q:过去一年,不管是电视节目,还是网络综艺,突然出现了很多传统文化类节目。您认为传统文化类节目要做好,最关键是什么?
A:关键是不能以投机的心态去做,而且所谓传统文化非常复杂,并不是所有传统都是好的,传统文化也造成过国家民族发展停滞的重大灾难,只有能够跨越时间作用于今天、跨越空间作用于世界的最优秀的部分才是我们今天真的应该弘扬的。甄别传统文化资源的工作可能需要大专家、大学者的多年苦功,而不是浮躁的炒作,在这方面,电视人的学识差的太远,帮不上什么忙。
编辑|厂长

见字如面 第二季(2017)

又名:Letters Alive / 见字如面2

主演:周迅 姚晨 喻恩泰 归亚蕾 李立群 明道 何冰 张丰毅 赵立 

导演:关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