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N刷了它,
这次看的感受,觉得陀枪123好在表现了市井百态,演出了众生相。4,从小看首播就觉得有割裂感,现在觉得它的战绩不佳,在于它脱离了“市井”,试图“精英化”,
不得不承认,林文龙就是“青年才俊”的精英形象,他的出场设置又是重磅级的碾压 —— 对小生,他抢了小生的枪神、和女朋友;是力压程峰的上司,很冷酷,只看成绩。帅到能成为形象代表,一出现让原来一众男主演都有了危机感,要在中年重新面对挑战,还让女主春心荡漾。等于试图改变整部剧原有的结构、人物关系,又把所有人扔进了高压力的高压锅。
他太完美,太强大,他的出现更像是为了强扭剧情基调的机器,是“工具人”,而不像一个生活中人,
原本一群人叽叽喳喳、吵吵闹闹、家长里短的市井味就都没了,
陀枪123,也有描述主演的青年拼搏、中年危机,但是所有的进阶,都有让他们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在自己能力范围圈一步步拓展,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而不是建立在应对“同一对手”的基础上。
精英的故事,适合另开一部剧讲述,比如两年后的法证先锋,就是把一部分陀枪主演调过去、成功的精英化尝试。而陀枪4,当他抛弃原有的“市井味”,他就不那么“陀枪”了,
陀枪123有多市井?
娥姐,师奶仔,从一而终,塑造成功。生活中,逛菜市场,超市大减价货比三家,这些不必多说。更难得的是,职场上,她也把师奶底色演了出来,找机会在儿子同学面前“威”一下。枪戏、打斗戏,当坏人突破了生理距离,离她很近时,她本能地怕、躲、挡,力量上是打不赢的,只能靠“智取”。每一次有人跳楼,她都自动充当了“谈判专家”的角色,温婉、娓娓道来,击破人心底柔弱的地方。
娥姐,会让你明白,警队有个“母性”的女警,是“软实力”的一部分,有时会更好办事,
二妹姐,师奶本奶,比你妈更像你妈。劝婚劝生队队长,当时因为搞笑,加上各种烧香拜佛的传统做派,“劝生”的行为就很合理、不讨人厌,
三元,像大家身边都会有的,女体育生,有气有力,爱看球赛。弹幕里说她太冲动、爱逞强,我觉得她是把太多时候都当成体育比赛了,当成有输赢、要拼第一的事情,
三元之后,有很多女警角色都是“硬邦邦”,又或者是“假小子”。就是塑造上没像三元这么完整,透露出性格成因、家庭成长环境吧,
小生,安于现状的公务猿,贪玩,不被娥姐逼一把就不进阶,
程峰,理平头的他往拿一搁,不用字幕旁白,就看得出他是个警察,孔武有力。但是处理家务事则是短板,夹在婆媳之间不知所措,也很像我们身边的许多平凡男生。
更难得的是、一众大小配角也都是演出了不同的人生,
沈翘、和她的导演,都有当“大人物”的梦,艺术家气质,思想超前,不羁放纵爱自由,导演最后吸XX也很符合今时今日娱乐圈的乱象,
杨光照哥,小人物,私认为这是张兆辉比较出彩的角色,比较豁出去,演活了一个修车的、开的士的人,有江湖气,有义气,最能吸引四喜这种涉世未深的小妹妹,
每个人都演出了自己的性格、和专业职业带来的特质,也有各自的阶级局限,比如沈翘不会懂,五福为什么不能穿比基尼出境。
还有各个单元剧里的配角,都是底层小人物,对应的是住楼梯房、公屋,聂世官的复仇大计开始于假扮小生家隔壁的装修工,用底层方式和二妹姐一家混熟,
12部里的狠人心姐,舞女出身,从“社会边缘”人混起,她的“发达”方式只能是涉黄涉黑,
其他的,很多社会边缘人的悲剧,都源于身处社会边缘的困顿,在温饱线上挣扎的生活,只有为数不多的“出路”,最后只能出现在案子里。
这些“众生相”加起来,才是陀枪当年能风靡整个华语圈乃至东南亚、一家老小一起看也不突兀的原因,够接地气,甚至有点土,有点俗,让当年经济不发达的我家人都感觉像看到了身边的人,
而陀枪4,反派也是“精英”层的反派,洪英社蒋天颖,抛开黑社会身份,她是个“白富美”,是高冷御姐,美艳,不市井。并不是高冷不好,只是它适合另开一部剧表述。
陀枪后的TVB刑侦剧,都是精英化、高智商化的,
读心神探,心理学家从头到尾贯穿,要出国读几个课程、没事听专家讲座才能让自己的知识储备足够破案,
谈情说案,每每都得搭上物理学家和实验室才能破案,很多罪犯都是高智商犯罪,把本科所学发挥得淋漓尽致,
而陀枪4,卡在市井味和精英化转变的当口,用陀枪的壳,讲一个不成熟的精英故事,就显得进退两难,不尴不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