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是拉扯上了知青的子女返城成为洗头妹,农民的儿子进城成为京漂中底层的底层。但通篇没有和知青或者是农民有相关的地方,只对白上交代了一些。也许导演是想说,一旦你沉淀下去,那就只和状态有关和出身无关了。
有人会关注来处,有人会关注去处。刘浩好象属于后者。让我8明白的是,那他开头的字幕提到知青干吗呢?生把时代往后拉退了一代。
同样明显的痕迹还有男女猪角唯一出现在片中的两首歌。无可避免的这两只老歌成为了他们身份的符号象征之一,挥之不去的还有那个时代的感情烙印。一只是陈默唱的东方红,一只是美婷唱的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
但是这种刻意加深了片子的苍白。
这些符号,以及片中最唯美的那段陈默在灿烂的阳光中在城市灰青色高楼脊背上跳跃的镜头,反而让片子获得了本不该出现的唯美感。和《阳光灿烂的日子》一样,他们,导演们,出于种种原因,无论是个人对片子情感上的还是审美情趣本身背离了真实,又或者艺术创作一旦展开就不可避免地往煽情路线上偏移等种种,都情不自禁地把这些片子人为美化了。
这种过于明显的虚,实在是硬伤。
大家都知道真实是怎样的,或者最起码真实不是怎样的。如果是只象《苏州河》这样的虚构片子,也算了(苏州河简直——没什么价值~~~~~~),但偏偏刘浩又的确把视角投向了真实的底层民众。
但是就差一口气。
一口活生生的散发着真实的口臭的气。
没有这口气,这种独立电影就始终有些不食人间烟火。那怕它看起来非常之接近。
这个缺点路学长就没有,他就拍的挺到位,那种草根式的黑色幽默被葛优把握的也相当动人。特别喜欢这种于无声处见动力的感觉。虽然有些地方拍的过于潦草了。但是比这种玩一个夹心馅饼要高竿多了。
特别是这种经常在小地方把知识分子式的小情调和想法过多的忧郁加进去的感觉,让人看了觉得非常之难受。
我觉得如果实在抛弃不掉那些败笔,把它们处理成幻想式的也都好。但是对人物的身份来说,这幻想又显得太不着调了。
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冻死前想的绝对没可能是到原野里玩,只能是大餐。
也许是咱们这样的人太不知足,以刘浩这样在没钱没名气的情况下筹资拍片的处女长篇,可以做成现在这样应该已经是相当不易了。艰难可以想象但可能是想象也体会不到的。
现实的沉重,似乎只适合记录片这种载体,要么就得象贫嘴张大民或者老二这样,对痛苦无意识地生活下去,并从中萃取出适用的心酸的笑料来~~~~~~
以前看戏喜欢大悲喜,越煽越好。
现在知道了人生其实是那种煎熬,慢火煮青蛙,不知不觉烧熟了最好。
那种不知觉是一种无奈的幸福,真实的,哪有那么容易就死,哪有那么容易就完结?
象老蝶衣60多岁高龄抹脖子,一生的情欲激荡却抵不过一条皮肤松弛的咽喉,一刀拉下去,老皮挂挂,生韧住了,不上不下,将在那里。
凭你再快的刀也斩不断的这团麻——这才是真正的人生。
所以不要死,不能死,镜头可以嘎然而止,但不要设置结局..........让我们知道,大家还是在那里眼泪眼屎地意守丹田着,也就够了。
除此之外,这个电影还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