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5-08-26

全力扣杀:配角救世界

怎样糟蹋一场比赛

当我们偷懒时,我们喜欢分类;当我们显摆时,我们喜欢分类;当我们不知所措时,我们喜欢分类。分类给了我们“效率”“满足”和“安全感”。以外的纯属意外

运动励志电影——《全力扣杀》,显然不是一场意外。一切都按部就班、井井有条、步步为营:就像它的同名小说一样。除了不像一本小说,它已经足够努力有诚意了。

接下来,就让咱们重温一部电影是如何通过多方努力把它拍出非电影的效果。

一、开头

通常作为一个电影导演,除非太过无知或者自信,总会把开头设计的精彩一些。无论故事上的铺垫或者镜头上的凸显再或对白里的冲突。不求《偷抢拐骗》那么面面俱到,有一样让观众感觉与众不同、耳目一新,乃至有一点点不太像电视剧。都是可以另观众把屁股继续坐暖凳子的。但是从从开始到影片四分之一,行进是按小说思维走的。然后用了正常思维三分之一,之后又换成了广告思维和小品思维。看场电影过山车一样被绕来绕去,满眼的土肥圆胡茬呕吐生猪肉。

对,靓点是又切猪肉又呕吐的欧巴,吐得虽假,但火很真。

最后才看预告片,总算明白。所有视频该都是导演一人所剪。东方不败的金剪刀——一下去势(稳准狠)。

二、标签

动漫改编成电影,往往需要标签化、风格化,这无可厚非。但次序是动画或者漫画已经取得了成就,照搬这份成功别太掉分掉粉就好。一部先贴羽毛球签、再贴郑伊健签、然后再通过此拉赞助找渠道的电影,先手已失。但如果能把标签用好用活,依旧有复盘的可能——比如讲羽毛球的特点和人物命运多做联系,把酷大叔郑伊健调动起来、文戏多制造几个不那么烂大街的“TVB模范桥段”,把哪怕一小半道具摆得不那么片场模型。。。。。。可能都会使成片通顺流畅不做作。

还是欧巴人字拖戏谑登场、反拍跳杀扳回一城(戏内外)。不单调侃了所谓绅士运动精神,一本正经们;还诚实告诉观众,公平的胜负只与实力相关、颜只是附着。

然并卵

三、冠名

香港是个好地方,无论小食或者球馆都是令人向往流连的。《轻羽飞扬》后我近一个月没打球,然后听说了《全力扣杀》。心想,尤尼克斯可算憋不住了。

YY这个品牌在羽毛球界的地位比篮球界里的耐克那是牛逼多了,它几乎垄断了中国外世界所有好手——但还是个小公司。小公司的本分就是做好自己最擅长的事,以外的不管。总好过自己没有任何真正擅长的,还成天贴钱露脸玩儿高调。一个连LOGO都没能设计好看的公司,操纵了一场不伦不类的比赛:竟然还是自己来花大钱大肆宣扬。武大郎拿喇叭宣扬西门大官人又入府啦。

(从社会企业角度,没有社会担当企业文化的公司无论上市与否销量如何,都不过是个赚钱的机构。小项目小心思小理想,本身没问题。总想出头表露自己的“大”,则永远都是最没文化最没底气的表现)

影片结尾由戚冠军娓娓道来羽毛球项目的起源,依旧荒诞不经、但多半观众该已经忘记他一分钟前拿什么拍和鲍春来对打了。

四、年龄

《足球小将》影响了日本一代职业选手,《灌篮高手》影响着亚洲大多数现役篮球选手,《排球少年》正在感染着排球界的未来。当然不是巧合,运动和青春的组合可以说是快销的王道。做个低成本类型片,要么老实顺着趋势潮流、要么拧巴老实多下功夫磨好本子。

可能是投资来得太容易,而冠名品牌又有具体要求——比如瞅准中老年市场。新导演要么极有风骨,要么极聪明。香港导演么,自然是后者。以前我们说王晶,是个聪明媚俗的人。媚的还是大众、观众的俗;尚可忍。如今新导演们已到要靠媚某个人的俗上位的程度了,果然是长江后浪更加浪。

这条上,无论戚冠军、鲍春来、王琳还是郑伊健乃至外星人都委实帮忙不上。任何的自以为是在少年的挥拍声中都乏味如烂猪肉。这种道理,配角哪怕知道也不能说出口来。

当主角内定,结果提前告知,拍子和球都早已被冠名妥当时,所谓职业的比赛就只能靠细枝末节们支撑。比如一个看起来很牛逼的配角。
配角旧事,配角救市。加分不出错。港台导演们深讳此道,的确值得大陆完全没有才华还妄求吃饭的同行们好好借鉴。



全力扣杀全力扣殺(2015)

又名:羽魔球 / Full Strike / Badminton Hero

上映日期:2015-12-11(中国大陆) / 2015-05-07(中国香港)片长:100分钟

主演:何超仪 郑伊健 郑中基 谢君豪 梁汉文 刘浩龙 林敏骢 邵音 

导演:郭子健 黄智亨 编剧:郭子健 Derek Kwok Chi-kin/钱人豪 Jen-hao Ch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