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影节抢票前粗略地浏览了一下每部电影的简介,着重看了纪录片的,首选了《西西弗斯》,然后自己还想看一部关于战争的纪录片。作为在和平年代成长起来的90后,战争是历史书上的文字,是模糊不清的影相记录,离得最近的距离,就是各大App上弹出的头条新闻。

这次看到《伊拉克碎片》,就毫不犹豫地买了票。看着电影最后只有仅仅三页的演职人员表,嗯,拿三个奖当之无愧。

电影是下午一点开始放映,本来能提前十分钟到的,想不到上海下起了暴雨,全身湿透地坐进开着大大的空调的剧场里,又湿又冷,给情绪打开了窗。那天的暴雨下的正是时候。

全片分为三个部分,导演通过不同年龄、身份的人们的眼睛,带着我们旁观了伊拉克在萨达姆死后,在经历着什么。孩童稚嫩的旁白和吟唱,讲述了一个个残酷荒谬的魔幻现实。迷惑的群众,为了生计苦苦挣扎,却总被拉进战火的余烟。身边暂时的安静,让恐惧愈演愈烈,不知道下一秒子弹是打在了脚边,是在朋友的大腿上,还是自己的肚子上。

虽然是2006年的作品,剪辑和拍摄手法在我看来却是细腻又前卫的。节奏把握精准,平实叙述中间,加入近景快切的冲突画面,同时又不会用大量直白的杀戮镜头和声音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而是用细腻的,晃动的特写镜头把观众带入当时的环境,传达了那个国家的动荡不安,和迷茫困惑。

一个半小时的纪录片,结束在红蓝分明的夕阳中,脑海中还久久地回响着孩童的声音、祈祷的声音、子弹的声音。甚至隐隐约约,还听到了剧场里轻轻的叹息声。一个半小时,我离战争最近的一个半小时,也永远做不到感同身受。

那天的暴雨下的正是时候。愿世界没有战争。


伊拉克碎片Iraq in Fragments(2006)

又名:破碎伊拉克

上映日期:2006-09-03片长:94分钟

主演:Mohammed Haithem Suleiman Mahm 

导演:詹姆斯·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