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很像《小猪佩奇》同系列(但不是)的动画片里,我屡次被编剧惊艳。
过生日
三个孩子给爸爸过生日。买了音乐贺卡,音乐听没电了,只好自己奏乐;贺卡被两个小孩打闹撕烂了,只好自己画一张。最后他们用画的贺卡、自己配乐给爸爸过了生日。给爸爸过生日出自对爸爸的爱,使劲听贺卡、打闹撕烂贺卡是儿童的童真和本能,最后在糖果的倡议下,自己画贺卡、自己奏乐给爸爸过生日,给这张贺卡注入了更多的、更纯粹的爱。仿佛在说,爸爸,我们长大了,可以自己动手为你做生日礼物。
万圣节
孩子们过万圣节,怎么做都不可怕。直到灯突然关上,看到两个大蝙蝠的影子。后来发现是爸爸妈妈扮的,爸爸还带了好吃到吓人的蛋糕。
吓人的含义被拓展了,可以是爱、乐趣,也可以是勇敢和惊喜。
修阁楼
孩子开始幻想阁楼的用途,每个人都从自己角度幻想。擅长下象棋的幻想改成棋室,擅长打篮球的幻想装上篮筐。结果一上楼,破破烂烂什么也没有。他们想帮爸爸妈妈的忙,自己开始动手装修。可想而知,天下大乱。爸爸妈妈来了,就让他们和爸妈一起装修。贴了一张蓝色的壁纸,刷上白色的帆船图案。最后觉得少点什么,爸爸的手从墙上拿起来,发现手印印在上面了。于是妈妈说不如我们印手印吧。
在装修的过程中,开始儿童没有全局思维,想帮大人又笨拙,后来能和爸妈一起干活,最后能用自己的小手印给装修点睛。这种不小心滴了滴墨、最后妙笔生花成了整幅画点睛之笔的故事,明明已经听过八百遍,为何在这部动画片里会如此动人、如此自然。可能前者秀巧思(很多例子也没有多巧),后者秀笨拙,拙胜于巧。那张壁纸上,下面是稚气又凌乱的爪印,上面是扬帆起航的帆船,就像在这一集里他们的成长。就算这是过度阐释,也是如此优秀的编剧给我的阐释空间。每集结尾字幕左边都是一集中点睛的事物,这一集的就是帆船。
宝箱
三个孩子去姥姥家玩,姥姥这也不让那也不让。孩子们说那玩藏宝箱的游戏吧。最后姥姥没找到孩子们的宝箱,却找到了自己好多年前的宝箱。宝箱里各种姥姥年轻时候玩的东西,原来姥姥年轻时又多才多艺又调皮。后来因为对孩子们的爱才变得谨小慎微。姥姥最后把为孩子们烤的饼干放在宝箱里,宝箱里不再只是姥姥的玩具,还有对孩子们慢慢的爱。
这一集的主旨是姥姥身份的转变和成长。谁没年轻过,谁没少不更事过。只是为了爱,为了孩子,才变老,变得没有自己的兴趣,变得小心翼翼到无趣。但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而是落在孩子和姥姥的和解上。在安全的前提下,姥姥和孩子们可以一起疯一起玩。这就又上了一层。细节也很有趣,孩子们一说游戏口令“太冷啦”,姥姥就担心地问:“怎么啦,冻着啦?”姥姥手伸进河里找,说了句:“哦,这是真冷。”
即便略显说教的故事,也会有打破刻板印象的观点。比如礼让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好的吗?女孩一定不善于开车吗?(妈妈说:男孩只是开得快,女孩可以开得稳。)
对大家都知道的观点,例如过度使用手机会影响人际关系和生活体验,动画片则用幻想把用手机这件事推到极致,让观点的表达生动形象。
还有一些是传统故事的变型。曹冲称象、龟兔赛跑之类的,新意有限,不再赘述。
其实这些故事套路都是一样的,但我受用又受教。起因、笨拙、成长、和谐,妹妹常常是那个云淡风轻推动剧情转折的人,其实就是谁都知道的起承转合。可又有几个人能完美而自然地完成这个结构,而且一点不说教。说教的创作者是不想不说教吗,不,是不能。不说教比说教难得多。
在一个故事里实现精准的儿童观察、丰富的内涵、严谨的结构,《咪好一家》只用了五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