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 20141121期:成大事者不纠结》
本期罗胖再次以曾国藩为例,通过讲述强化注重当下,日拱一卒的观点。
主要说了两件事,一是剿灭天平天国的战略:结硬寨,打呆仗;二是处理天津教案: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
在我们当下这急功近利的时代,很多人都自以为牛逼,好高骛远,缺乏脚踏实地的品质。所以学生平时不好好上课,在期末考试前投机取巧;上班族不踏踏实实钻业务,搞蝇营狗苟的办公室政治。这些都属于不“结硬寨”的,想凭着小聪明迎来所谓的机遇,进而获取成功。只有大聪明才能让一个人功成名就的,而且不要忘了那词儿,大智若愚,所以一般为人处事,真正聪明的人是很谦逊的。不过光是结硬寨的话,就像左宗棠批评曾国藩说的,该抓住的战机就没抓住。
可以看到,曾国藩的成功来得很慢,这很需要耐得住寂寞,没有几个人能够忍受枯燥的生活,一味艰苦奋斗的,在长久得不到正向激励反馈时,一个人很容易丧失意志的。所以前些年的《士兵突击》想当火爆呢,因为我们很多人实际在本事上来说都是许三多那种笨人,但是我们又缺乏毅力,在没有成功的情况下,许三多便给人带来了一种激励。
说到就事论事,罗胖说了一个禅宗的故事。行者问老和尚:“您得道前,做什么?”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和尚回答说:“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这既是就事论事,也是注重当下。就是在做某件事时能够心无旁骛,把注意力全部放在正在做的事情上,不管身边的其他无关情况和未来的其他可能危机。这一点让我特别感触,我现在考研复习,在看书并不能集中注意力,老想着待会儿要写的文章该怎么遣词造句,如何安排结构。这自然会影响复习效率和效果的。我也知道不能胡思乱想,但是知道是一回事,做到又是另一回事,这就是修行不够了!
还有种情况叫做“过度思考,庸人自扰”。比如那八位顾命大臣,就想着两宫太后要夺权,一旦开始怀疑,他们的行为就变了,慈禧的行为就跟着变。罗胖分析说是他们想多了,我们不知道两位太后是否有此意,或许防着是对的,但是最终出了问题,可不光是慈溪的原因,假设他们就好好当顾命大臣,一切都按皇家会好好合作来行事,尽心尽力,身正不怕影子斜,至少慈禧是找不到借口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该来的还是要来,你不多想,别人会多想啊!所以最后的结论是,并不是踏踏实实做好该做的事就一定能成功的,所以还有要有一种好心态,尽人事听天命。但是人事都没有尽,也别想有天命。
曾国藩人生还有一个信条,一个字,诚。待人诚,有啥说啥,不要藏着掖着,也不要总是要人猜!和明白人说明白话,大家便能相互谅解。那么不是明白人呢,你该如何做?比如你不想和女朋友去约会,为什么不想去呢,嫌逛街吃饭看电影太麻烦,还想打游戏,你能直说吗?这样看来,一切都“诚”有些问题的!
为人处事是一门大学问,我们不能看了一个理论,然后就去做的。罗胖只是截取事例来支持他的观点,谭伯牛也是抱着自己的一种观念去描写那段历史和那些人,我们了解的可以当做榜样的人并不是了解的那样,生活太复杂了!故要提起上一次说曾国藩的一个总结,外王内圣,或者说外圆内方。具体情况还需具体分析,在坚持原则的情况,处理事情的态度和方式是有可变通之处的。
PS:本期荐书《战天京》,作者谭伯牛。
2014/11/21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