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20世纪20年代后半期出现的“横断面电影”,除了由导演贝托特·菲尔特尔根据匈牙利著名电影理论家贝拉·贝拉兹的剧本拍摄的《一张10马克纸币历险记》(Die Aventeuer eines Zehnmarkscheins)与《柏林,城市交响曲》(Berlin,die Sinfonie der Groβstadt)外,《周末的人们》亦是这一电影流派的一部有代表性的作品。

 巴兹认为,不应仅以某一个人的视角与他有限的经历作为出发点,而应通过“宽广的横截面,即不是表现一个人偶然的,而是典型生活的方法”,来反映生活。这一理论阐释反映了新客观派依照生活的本来面貌映写生活的思想。

 《周日的人们》是一部讲述几个柏林男女青年周日浪漫爱情故事的半纪录性默片。影片内容和人物都极简单。它记述了两个男青年——一个葡萄酒公司的职员和一个出租车司机,与他们的女友——一个留声机商店的售货员和一个时装模特,一起去柏林郊外共度周日的故事。影片记叙四个年轻人从相识、相约,一起来到郊外游玩,以及他们之间微妙关系的情节。晚上分手时,他们相约下个周日再会。影片创作者以纪实的手法,客观记录、报道的风格,展现了柏林的市容市貌与柏林人某个周日郊游生活的种种场面。他们没有把故事情节放在首位,而是把镜头更多的用于展现故事发生地的环境、氛围、细节以及人物的表情、手势、他们偷看的眼神与带有调侃讽刺意味的语言上,以及小市民精神生活的空虚……影片中的情节都是一些为观众所熟悉的真实地点,如柏林动物园火车站、万湖等地拍摄的,这样就突破了纪录片与虚构作品之间的严格界限。“影片的情节严格限定在一定范围内,最后仿佛告诉人们,柏林的生活从来如此,这周如此,下周亦是如此。这种热衷于观察与顺从心理的流露,正是新客观派的两大特征的展现。”

  由于资金十分缺乏,四位年轻主角都是非职业演员。按照导演的要求,他们就演他们自己,甚至连字幕上角色的名字都是使用演员自己的名字。为此,导演不要求演员化妆,也不要求专业演员的表演思路,一切为了真实、自然、可信。影片的创作者以此为影片赋予了现实主义风格,表现了他们对商业电影制造明星与虚幻现实的一种反叛精神。正如评论家鲁道夫·弗洛伊德所说,它是“对商业影片无尽无休的谎言的一种反叛……它表现出的是一种毫无疑义地接近现实的基本态度;在电影和时间之间既不要化妆,也不要布景;既不要程式化的表演,也不要活动布景。正是如此,《周日的人们》这部影片才能将其新鲜感保持至今。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这部影片由几个初出茅庐,年仅二十多岁的年轻电影人合作完成。如影片导演罗伯特·西奥德梅克 、 埃德加·G·乌默 ,编剧比利·怀德与摄影师奥于根·许夫坦。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这几位年轻影人迫于纳粹反犹太浪潮而逃往美国,40年代初先后拍出他们各自的第一部有声片,并很快成为好莱坞颇具影响力的导演。

 《周日的人们》诞生于1929年,首演于1930年2月4日,是德国无声电影时期最后一部重要的艺术作品。《周日的人们》的纪实风格,对社会现实的展现,以及对业余演员的使用,使其不仅成为那个时期一部时代记录文献,而且是德国无声电影末期出现的现实主题电影潮流的一部重要作品,在德国现实主义电影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它所开创的电影风格以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诗意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以及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中得到发展与延续。

 遗憾的是,《周日的人们》诞生不久,由于纳粹法西斯政权的建立,德国现实主义电影受到打压,很快便从影坛上消失殆尽。德国电影开始为一些浸透着纳粹意识形态,展现虚伪欺骗美好世界的影片所统治。

 摘录自《从〈卡里伽利博士的小屋〉到〈大都会〉——德国无声电影艺术1895-1930》第245-246页)

星期天的人们Menschen am Sonntag(1930)

又名:People on Sunday

上映日期:1930-02-04片长:74分钟

主演:埃尔文·施普勒特施特塞尔 布里吉特·博尔夏特 沃尔夫冈·封· 

导演:罗伯特·西奥德梅克 埃德加·G·乌默 编剧:Curt Siodmak/罗伯特·西奥德梅克 Robert Siodmak/埃德加·G·乌默 Edgar G. Ulmer/比利·怀德 Billy Wi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