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捷克剧作家恰佩克写下了讽刺剧<罗素姆万能机器人>,第一次使用了"机器人"这个词.此后机器人便成为了科幻作品中的"常客",经常扮演着人类掘墓人的角色,比如像阿诺德施瓦辛格在科幻电影<终结者>中扮演的机器人杀手.
然而七十七年后,第一次实现了科幻作家"人类的工具终于有一天会战胜自己"预言的大事件却是发生在国际象棋运动上:北京时间1997年5月12日凌晨4时50分,当IBM公司制造的计算机"更深的蓝"将棋盘上的兵走到G4位置时,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推枰认负,至此轰动全球的第二次人机大战结束,"更深的蓝"以3.5:2.5的微弱优势取得了胜利.
卡斯帕罗夫号称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棋手,在国际象棋棋坛上独步天下,无人能出其右.前世界冠军卡尔波夫号称是唯一能与其抗衡的棋手,但在两人的交锋史上,每次都是卡斯帕罗夫取胜.可是,最后独孤求败的卡斯帕罗夫也不得不承认自己输了,而战胜他的是一台没有生命力,没有感情的电脑---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计算机棋手的棋力几乎会无限强化,而人类的上升空间却很有限,很快最高水平的国际象棋运动将成为计算机的专利.
"更深的蓝"的胜利标志着的机器人运动从暗流汹涌走向全面繁荣.在棋类运动之外,机器人灭火,机器人走迷宫,机器人越野等传统项目跨出了人工智能研究的领域,频频在传媒上吸引着公众的注意力,而像机器人足球,机器人格斗,机器人挑战赛等高科技项目则更深的挤进了原本属于人类专利的竞技领域.
虽然机器人现在还没有跟人类争夺万物之灵的王座,但却已经开始在竞技场上展现他们的"野心".也许再过一百年,由机器人运动员点燃奥林匹克的圣火,将变成一则不是新闻的新闻...
"机器人大擂台"是由英国TNN电视台发起组织的一种机器人竞技游戏,1990年诞生于英国的加利佛利亚,1997年进行了首次"机器人大擂台"现场转播,随后一炮而红,参赛的机器人选手也从最初的三十多部发展到现在的每年一千七百多部.
在比赛中,机器人爱好者用无线电遥控机器人以角斗士的方式进行战斗,用他们对于机器人充满创意和有效性的设计来击倒对手,比如说,突然从体内弹出隐藏的钢臂将对手掀翻在地.而被放翻的对手也可能设计有反制的机关,比如说,在体内装上充满压缩空气的灭火器,利用放气时的反作用弹地而起,借机跃过对手的头顶,将对方的天线撞断,反败为胜.
这些精锐的机器人不仅相互之间要进行战斗.并且它们还要与可怕和声名狼藉的主机器人周旋.这些主机器人在场上巡逻,摧毁并分解任何已无行为能力或不幸迷失在绝境中的机器人.
如此"残酷"的比赛风格,与其他机器人比赛严禁干扰,破坏参赛机器人的规定相比,真可谓有天壤之别.或许人类本来就是一种"残酷"的生物.与气氛平和的机器人运动相比,大众可能更喜欢赤裸裸的暴力美学,如果不能看到人类自己血光飞溅的话,那么就让机器人相互厮杀,让破碎的零件四处迸射,来满足人类心底的阴暗的快乐.
机器人运动最终会走向奥林匹克的五环旗,还是罗马的斗兽场,这的确是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