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先说明一下本人看这档综艺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推的小偶像参与了这个节目,所以可能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只能说尽可能客观的提出自己的感官感受。

现如今的网络时代,大家也早已不是10年前的观看习惯了,而所谓的创新也就成为了分割市场利益的重要方式。《胜游》(以下皆以此代称)主打的是全明星剧情真人互动RPG推理综艺。至于和《明星大侦探》什么借鉴抄袭的问题姑且不提,只是分析一下,他所主打是否真的得以呈现。
(1)全明星:这个节目说实话看第一期的时候认识的人不超过4个,也加上我不咋看国产综艺什么的。如果是前期就对此关注的应该也知道节目组原本的野心不止如此,但最后的呈现,和提前收官,我觉得都和之后要提的剧情息息相关。
(2)剧情:纵观全部八期,每集都设定了一个案情,但是案情本身并非剧情,所谓的案情设计也充斥了不合理。最开始的官宣是每一期致敬一部有名的推理作品(出自新星出版社的),总共10部。作为一个重度推理爱好者,其实还是蛮期待的,第一集的试播集确实也能看出致敬的影子(冰的诡计《斜屋犯罪》),但是后来就开始各种以主观的方式设计案情,丝毫不考虑是否存在合理性,致敬也变得乱七八糟。试举几例,第二案,钟表馆真的就挂个钟;第五案,借鉴的是奎因的《x的悲剧》,但将三个案件的线索嫁接到一个案子,而最后的死亡留言就是个无法解释的留言;第六案,按照物理学根本无法造成电死的却被电死了,真的很不能理解,而且10案变成8案重度萎缩。而本综艺更被诟病的一点在于其不考虑动机,或许如节目组所言,是为了节约节目时间,创造完全本格环境,亦或者是为了和《明星大侦探》作出区分,但我想说的是,构建一个案件没有基础的设置只是脸谱化的设计角色如何真的展开案情,或者说构成剧情,你所做的不过就成了单纯的推理问题(前提是推理要素完全无误)。固然有人提到了范达因《班森杀人案》的无动机论,但就如他自身提出的20守则一样,没有内因没有共鸣如何使读者得以宣泄呢?况且本格推理从来也不是不考虑动机,只是相对于社会派没那么深挖罢了。
(3)真人互动:所谓的直播互动真的算是一塌糊涂,找不到视角的镜头,毫无重点的切换,毫无逻辑的开展。真到了与明星互动的环节,明星断线的网络,完全无法凸显重点的交流,与其这样无效率的直播,还不如安安静静的看录播,虽想这么说,但录播更是重灾区。无重点的剪辑,乱拼西凑的片段和成,还有迎合观众的节目变调,真的让人挺看不下去。一个节目固然需要爆点,但这种爆点更希望是节目自身,或者剧情自身的,而非靠嘉宾,虚假宣传,等等这些附加化的爆点来博取看点。
(4)RPG:玩游戏的都知道RPG,角色扮演游戏,那么就有两个重点:1.角色扮演,你是在扮演,结合之前所说的连人物的内核都没有,试问这些明星扮演的又都是什么呢?其次后期的《胜游》越来越像《狼人》,但本质上狼人属于TCG,或TAB类型更多一些,虽然同样有扮演要素,但着重点完全不同。而在这种情况下,也就造成了一种冲突。推理类游戏的根本在于根据已知推断未知。而狼人是根据未知搜寻未知。一个是借由客观寻求客观,一个是借由主观寻求主观验证变为客观,但游戏里完全没有在两点中进行任何平衡。2.游戏,游戏讲究公平,在我看来推理游戏更是如此,首先,任何信息都应该是经得起推敲的,但这个节目真的挺“简陋”的,完全违背法医学常识的布景,不经心的道具设置,让推理根本不能客观进行,只有加入自己的主观臆测,或多或少才能成立。同时,不论是范达因的20守则还是任何一位推理作家,他的答案设置一般都是具有唯一性的,但这个节目,正因为之前说的那些百出的漏洞,根本限制不住剧情以及案情本身的走向,如果想要歪曲节目里的“真相”简直轻而易举。
(5)推理,原本听说金主里有新星出版社其实还算蛮放心的,但真的是看一期心凉一期,起初还带着脑子,到后来就是看小偶像罢了。在我看来,推理就是推导,梳理。无论是主管线索,客观线索你都得有设计思路啊,反正节目组的脑洞,我真心不太敢恭维。你既然设置的是有任何一个人抓到伪装者伪装者即失败,那么你所有线索的指向到底是人还是行为,如果再结合狼人的游戏模式,你到底想让人推理什么,不知节目组是否辨明。经常在节目里犯罪方法明了凶手未知,方法与凶手身份不存在任何关联性,那试问何必设计这些方法呢,只是个狼人不就解决了。弄得很不知所谓。

反正对于这个节目总体感觉,真的是一个很名不副实的节目,据说还获了个啥奖,只能说要不是推小偶像,就这种综艺一期也看不下去。据说还要有第二季,怎么说呢,希望节目组有点脑子,做出真正经得起推敲的东西(其实知道不可能),毕竟为了小偶像可能还是会追的。
2星,一星给有原著基础的原著,一星给小偶像

胜利的游戏(2016)

主演:张绍刚 王祖蓝 张继科 冯薪朵 王思佳 

导演:唐健 康凯 编剧:陈吻/刘芳/陈茁/林维文/郝彬清/秦文/周米佳/蒋珂娇/刘宽宁/于笑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