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记录短片:巴黎众生相

2011年。法。83分钟。
导演:奥利维耶•兰伯特、托马斯•萨尔瓦。

比尔·尼克尔斯在[纪录片导论]中曾说,每一部纪录片都有自己独特的“嗓音”,
[街头]独特的嗓音在于,它是众声喧哗与多层言说的。
它既是不同生活碰撞的协奏曲,又是不同形式交汇的交响乐。
它既是灵魂与灵魂的相逢,又是地理空间、个人生活、记忆、情感和艺术的叠加。


一 ■诗意之鸣
“这是一次灵魂的相逢”——[街头]是一部记录12个街头人物不同生活的集锦短片:每天在街头跳9个小时舞的踢踏舞者;乐观的27路公交车司机;有深厚文史背景的味道探索者;巴黎第20区的喊叫者;木偶戏表演家;卖花的老太太;跳街舞的老爷爷;专业小丑;神秘的印度钢琴家……镜头记录下他们纷呈的街头生活,而他们讲述着自己不同的故事,彼此的生活与灵魂在影片中交会。
在形式上,它也是一只由完美和声组成的复调音乐——在没有钱、没有固定设想、也没有制片人的时候,两个年龄相仿的年轻人便在拍摄独特记录片的共同愿望下从零做起。他们各有所长,分工合作:26岁的托马斯•萨尔瓦,一位独立摄影师,曾获柯达大赏的Coup de coeur奖和UPC Discovery大奖,擅长以人文精神拍摄人物肖像和特写,他负责影片的图像和视频;25岁的奥利维耶•兰伯特,一名记者,又曾在法国国际电台工作,他负责声音和短报道的写作。而作为一个在新媒体语境下的新型纪录片,自然有更便利的条件和更大的表现空间:用佳能5D Mark II拍摄的照片和视频片段,用专业录音器材采集的声音,以网络(如视频网站)以主要推广渠道……一部结合了视频、照片和音频的网络街头记录片由此诞生。虽影片仍采取传统讲述方式来表达人物的喜怒哀乐,但最大创新却在于将这些不同的元素结合起来。
他们考虑到每个人物的特点,尊重人物的独特背景(人物本身的环境声和生活元素),为每个片段选择不同的拍摄方式和色调(通过后期处理)。如“踢踏舞者”片段的黑白影像和倾斜构图处理,“爵士歌手”片段的过度曝光和旧电影影像质感的营造,“味觉探索家”中的充满法式风味的暖色调和街头大提琴背景声。
这些片段多数以声画对位的形式出现,并插入大量拍摄的照片,平均每个短片使用了80—120张照片。导演认为静照定格了某个时刻,能让观众更清晰的“凝视”此刻细节,并引发思考。这种凝滞闪动的影像,如同片中“味觉探索家”所讲的味道美学与音乐美学一样,它们都有一种特殊的时间性。而串联起这些图片的,是不间断的环境音响、人物话语和视频片段,它们又体现了生活行进的动态感。
尽管此中诸多探索创新,我们仍能看出前辈的影子来。在具体拍摄方式上,仅摄影师和录音师两人持轻便摄录器材走上街头,随机选择拍摄对象,并不刻意设计问题,只做跟踪拍摄与随意攀谈——带有“真实电影”的成分。但整体上,它仍属“诗意纪录片”(poetic)的范畴:如大师伊文思[桥]、[雨]中的诗歌视角和主观情绪一般,它虽以现实世界作为素材,却以独特方式对素材进行转化,进而重新审视现实世界。而松散结构、片段拼贴、杂糅影像和声音元素的突出使用,使影像风格又趋于MTV美学。

二 ■镜像之城
光影中的巴黎城,一个电影并不陌生的命题;“浪漫之都”,也总是被人们赋予太多的想象与情怀。这个巴黎,是[巴黎我爱你]中的诸多浪漫幻想;是[天使爱美丽]里的古典芬芳;是[戏梦巴黎]中革命与爱情刚刚开始的激情——而这部记录片中呈现出的巴黎,却是“一个在巴黎城市深刻而主观的旅程。”
导演本人只是居住在巴黎的“旅游者”,并试图“以全新的方式观察城市生活空间”,街道则是他们接近城市的重要地理与文化空间。他们在街头闲逛,寻找在同一个地方常出现的固定街头表演者,跟他们亲近攀谈,并最终从18个拍摄对象中锁定了12个。这些人在香榭丽舍大街和凯旋门跳舞,在卢浮宫前偷偷架起“实验餐桌”,在拉雪兹神父公墓追寻历史。“巴黎的很多区都有独特的味道,闭上眼睛也能知道在哪”,就像20区的“公共叫喊者”说:“要重新占据街道”;也像博布格广场上保卫“贫穷艺术”的木偶演出者说:“要让所有的观众看到,所有有空的公众”——导演发现他们存在于巴黎的每一个角落,每个人都占领着小小的一块城市空间,有属于自己的地盘与自己的生活思想。虽并无刻意设计,但选中主人公们的身份却让导演自己也惊讶:这些人大部分为中老年,且多半是异乡人。
当“旅行者”导演遇到了“异乡人”边缘艺术家时,便形成了一个不同于普通故事片中的巴黎形象。而且,其实这些人物间并无沟通与交流,正是通过这个纪录片,才将这些东西都串了起来。于是,影片中呈现出的对巴黎的记录与想象,不仅是一幅巴黎的浮世绘,更是一种双重视野中的巴黎,是个体与城市、私人情感和街头艺术的叠加。
它也多少继承了“城市交响乐”电影的风格,就像弗朗西斯·汤普森(Francis Thompson)影片[纽约,纽约]将纽约表现为一个“数量、色彩和运动的聚集地”的诗意处理一般。巴黎,在本片唯美摄影图片的拼贴中,在构图、影调、色彩的叠置中,本身便成为一个关于城市空间与想象的光影容器。
就像拍摄街头艺术家的[画廊外的天赋]获今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一样,中国这站之后,这部以网络为主要平台的记录片将前往美国参加一个6月的“网络奥斯卡”评选。也就像年轻导演的野心一般,这种“街拍”形式,也许是纪录片的一种“正在向全世界扩展”的全新形式。而他们的下一个拍摄对象,是2012年举行奥运会的伦敦还是北京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循着这些先导者的目光,给予街头更多的关注。


三■对话导演

采访对象:奥利维耶•兰伯特(两导演之一)
2009年毕业于法国新闻学院。曾为法国国际电台主持人、现为记者与电影导演。
在本片中负责声音处理和脚本撰写。

■拍摄过程?
拍摄计划开始于2009年9月,结束于今年1月。其实当初也没有计划一共要花多长时间,我们就是想慢慢接近主人公,尽可能挖掘他们心灵深处的一些呼声。所以并未设定结束时间。

■拍摄意图?
我们寻找不同的主题人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鲜明的色彩。我们按照自己的美学方式去处理影片,其中每个人有一种观点,每一个人都自己不同的颜色,然后把这些东西拼贴在一起,以此来展示巴黎日常的状态。这是我们生活在其中往往会忽略的生活状态。

■关于网络纪录片?
我自己的定义是,在网络上建立一个我们自己小小的世界,运用一些不同的、可以和人产生互动的工具。比如,在网络上跟网友留言:你住的那个街区有没有很好玩的人、我们是否能来拍、能否给我们提供一些线索等。甚至也在现实生活当中跟这些网友见面,去了解他们,知道他们想要什么样的电影。可能迫于其他的一些限制,互动也仅限于此。

■与一般纪录片强调客观性不同,你们强调自己“主观而深刻”,如何体现这种主观性?
我们确实是非常非常主观。这种主观来源于我们两人的感受和个人的感受。但是我们的目的,还是尽可能去还原这个人物的形象,力图不要向观众讲一些谎言。

■这是一个记录片的“后真实时代”,如何看待此片的主观性和真实性的关系?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源于美国的“真实电影”电影潮流,人们觉得它比较尊重真实。但是我个人并不这样认为,无论是从事电影、还是记者等媒体工作,我觉得“艺术”这种东西是没有真实性存在的,至少没有百分百的真实。因为每一个导演、每一个作者去创造一个东西的时候,必定是带着他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带着他的观念去看待的。

■创新何在?
一、把不同的元素混合起来、结合在一起:照片、声音、还有视频。
二、提问原声的消除,提问者的声音不出现在电影里面。(我们一开始就想好要这样做,为了突出主人公的心声和他自己的想法。)
三、很多电影比较忽略声音和对声音的处理,而我们在技术上着重处理了声音,突出每一个人物的原声。
四、也有重复真实电影的一部分元素。

【已载刊】

巴黎街头(2011)

又名:巴黎街头纪录短片

片长:83分钟

主演:未知

导演:奥利维耶 兰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