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简单的纪录片,记录了主角的一项挑战:所有物品都收起来,自己每天只能取1件物品,不能够购买新的物品,然后生活下去。
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但其实从最开始就很难。毕竟有几个人有那种勇气让自己从0开始。
每天只拿一件物品,所以从挑战的最开始,每一件物品的选择都至关重要。而这也影射了这个纪录片想告诉我们的,到底什么对我们来说是重要的?什么是我们活下去必须要拥有的。
我清晰的记得,主角在第八天的时候说了这么一句话,我只要七件物品我就能活下去,我不需要更多的物品了,我可以一年不穿袜子。
看完整个纪录片,我在想,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我们到底知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我们那么多的诉求是真实需要还是纯粹的物质欲望作祟?
我曾经去过一个山区支教,在那里的小朋友生活很朴素,站在我这个从城市里来的大学生的角度,我甚至觉得他们过的很艰苦。我在那里居住的时候,真切的体验到了那里与城市之间生活质量的差距。我们是老师,获得了学校能给我们的最好的待遇,而我们的学生,那些小孩子们他们的生活可能比我们更差。我现在还真切的记得,那个时候我们一整个支教队的人,能围着一锅煮的泡面吃的特别开心特别幸福,甚至觉得这是豪华大餐。那个时候给小朋友的1块钱的小面包,他们好像都如获珍宝一样。条件有限,物品有限的日子我们都更过的很开心很幸福,就连有一点点温热的热水都让我们觉得今天是幸运日。我没去过那些小朋友的家里,但我知道他们之中有些人真的生活太苦了。有小朋友饿肚子饿的肚子疼,还有小朋友接受我们给予食物,稍微吃的好一点多一点,就肚子疼。我们给予的仅仅是鸡蛋和面包。他们的心思很简单,只要能得到多一点,哪怕只有一点点,他们就会很开心。
写下这篇影评并没有什么当圣母的意思,没有去指责大家去购买去花费的意思,毕竟我也是大家的其中一员。只是想通过这篇影评告诉自己,也让更多人知道,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我们知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占有是一种责任,物品是一种负担,而我们选择我们负担多少。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物品好像变成了大家衡量一个人的标准了。但是真的是这样吗?我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不同的答案。我们可以诉求很多,但是我们也要知道自己的真实需求。当我们诉求这么多的物品之后,我们真的能找到自己的幸福,找到自己的快乐,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吗?我们的生活的价值不应该只是被物品衡量。

我的物品Tavarataivas(2013)

又名:我的物件 / My Stuff

片长:83分钟

主演:Petri Luukkainen Helena Saarin 

导演:Petri Luukkainen 编剧:Petri Luukkain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