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期 |漫谈黑色电影:黑色电影里的种族主义
亚裔篇



全文共计1884字,预计6分钟内读完。
与作为奴隶并于白人一同斗争过的非裔美国人不同,东方依旧是一道想象中的奇观,是西方对于某一地域文化的想象。通过这些虎视眈眈的白人男性的暧昧眼光,东方在西方人眼中是一块从未正真征服的土地:那里充满着异域风情的冒险以及白人男性拯救的东方妇女。(异域风情:生产资料和资源,冒险:危险和野蛮,东方妇女:物质的一部分)


1929年《唐人街繁华梦》一片中令人浮想联翩的黄柳霜
资本力量着眼于廉价的劳动力和不断扩张的市场,在帝国主义的物质侵蚀下,随即而来的便是殖民地的文化话语权的剥夺。而作为廉价劳动力和资源丰富的亚洲,也因此首当其冲。在西方典型的二元思维之下,似乎只有两条路可选:(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有不同的表现)
征服:换句礼貌点的用语,可能意味着同化。例如:60年代冷战时期的《苏丝黄的世界》(The World of Suzie Wong, 1960)和《花鼓歌》(Flower Drum Song, 1961)以及去年的《摘金奇缘》(Crazy Rich Asians, 2018)。
毁灭:“黄祸”因此而来。例如臭名昭著的傅满洲(Fu Manchu)系列。


克里斯托弗·李饰演傅满洲,周采芹饰演其恶毒的女儿
他们往往忽视了“同情”和“尊重”的认同方向。例如,战前和战时改编自赛珍珠的经典作品《大地》(The Good Earth, 1937)和《龙种》(Dragon Seed (1944))。两部影片算是比较客观地描述和鼓励美国大众去接触、认识和接受亚洲文化,但也和战时的政治宣传扯不开关系。
然而夹杂在这段时间之内的黑色电影,这一类充当着社会反乌托邦角色的影片,又如何呢?接下来是两部好莱坞著名导演约瑟夫·冯·斯登堡半途而废的两部影片。(两部片中因为各种原因,冯·斯登堡离开了剧组)
上海风光




导演: 约瑟夫·冯·斯登堡
编剧: 格扎·赫尔采格 / 约翰·考顿
主演: 吉恩·蒂尔尼 / 欧娜·满森/ 维克多·迈彻
基于20世纪初唐人街和第一代移民带来的混乱影响:鸦片、赌博和嫖妓。由原版舞台剧改编的《上海风光》(The Shanghai Gesture, 1941)中将片中金妈妈所在的上海赌场描绘成了乌烟瘴气、纵欲狂欢的异国花园。(因为海斯法典的制约,还是将原中的妓院改为了赌场)


饰演欧亚混血儿的吉恩·蒂尔尼在片中的造型
故事的导火线来自于一位美国的房地产商,准备来上海投资和开发。而所选的地区正好是金妈妈的所在势力范围,为了保住自己的地盘金妈妈开始密谋如何反击。而也是在此时,房地产商任性的女儿也被卷入其中,在金妈妈的蛊惑之下,她变得嗜赌如命、在赌局中不断沉沦,还爱上了一个狡猾下流的阿拉伯人。
故事的精彩之处,在于金妈妈发现房地产商曾经是在东北抛弃自己的那个外国人,而被自己下套的富商女儿居然是自己的亲生骨肉。


金妈妈为贵客设下的鸿门宴
简单的来说“外国房地产商”来“上海”开发投资,这代表了世界资本的移动和结构的变化,属于“物质权力的剥夺”。而金妈妈与“外国人”三番两次的对抗,则是政治的斗争和文化的对抗,她对于失败的恐惧是建立于“物质剥夺”上的话语权力丧失。
可惜影片的走向并为走向“白种人”所设想的那样征服或者毁灭,心狠手辣的金妈妈为了维持最根本的“物质权力”,成功地挑拨离间那帮自私和贪婪的白人,并最终不惜将自己的亲生骨肉杀害。而唯一能够联系中国和国外的纽带,象征性的女儿角色的死去,也代表着帝国和殖民所造成的“不可弥补”的创伤。


美杜莎造型的金妈妈寓意着强烈的复仇欲望
然而看似自始至终坚毅的金妈妈,却也始终逃不出被殖民者的悲哀。正如她的台词所言:“注意点,这可是在中国,你是个白人,可别侮辱你的种族。”金妈妈虽然是在讽刺几位白人却是建立在对这种“区分”的认同和对帝国主义投射的认同之上的 —— 是东方主义对于人们的一种思维的限制。(金妈妈由白人女星欧娜·满森饰演,是当时典型的Whitewashing角色)
倒是片中维克多·迈彻饰演的那我玩世不恭的阿拉伯人道出了全片的真理以及困惑:“我不知道我属于哪一族人,我是个地球人,只有是人类所有的任何一种特质,我都有。”
澳门之恋



导演: 约瑟夫·冯·斯登堡 / 尼古拉斯·雷
编剧: 伯纳德·C·舍恩菲尔德 / Stanley Rubin
主演: 罗伯特·米彻姆 / 简·拉塞尔 / 威廉·本迪克斯
依旧是约瑟夫·冯·斯登堡的作品,自从《摩洛哥》(Morocco, 1930)之后这位钟情异域风情的导演就制作了一系列这类电影。52年的《澳门》(Macao, 1952)便是其中之一。(约瑟夫·冯·斯登堡片中拍到一半便被霍华德·休斯所解雇,片中女配角格洛丽亚·格雷厄姆的丈夫尼古拉斯·雷接着拍完了余下的三分之一)


影片的艺术布景堪称一绝,虽然亚裔风光只是背景
影片讲述了被放逐的美国侦探罗伯特·米彻姆在澳门逮捕跨国罪犯,从而名利双收并抱得美人归的故事。
本片可以看作是二战后,西方虚假多元文化主义的一个缩影。片中的澳门,至少在表面上,已经和西方文化融为一体(被征服与剥夺)。然而片中的支配和被支配的地位却一览无余:外籍人员的待遇和华人的工作职位。亚裔角色的出现,只是因为故事发生在亚洲。


两位深陷陷阱的白人冒险者罗伯特·米彻姆、 简·拉塞尔
故事依旧是美国口味的,只是换了个地方讲故事。和《上海风光》强烈的戏剧冲突和种族挣扎无关,影片在浪漫情节剧中流离(影片也并非是一部靠谱的黑色电影),同时还有几分观光片的味道,这也是那时候一系列跨国题材的通病:不是讲述异国他乡的人与事,而是西方白人的自恋历史。亚裔角色依旧处于边缘地带,男人落后和未开化,女性堕落和心狠手辣。或者说,所谓的黑色电影或是具有黑色氛围的电影,可能只是受压抑的白人社会的一种自恋表达 。(完)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黑色电影的小伙伴,
可以查看公众号上几期的文章:
第六期 | 漫谈黑色电影:黑色电影里的种族主义(黑人篇)
第五期 | 漫谈黑色电影:黑色电影里的恶人们
第四期 |漫谈黑色电影:重新定义黑色电影
第三期 | 漫谈黑色电影:男性视角下的女性角色
第二期 | 你知道黑色电影吗?


上海风光The Shanghai Gesture(1941)

上映日期:1941-12-25片长:99分钟

主演:吉恩·蒂尔尼 沃尔特·休斯顿 维克多·迈彻 

导演:约瑟夫·冯·斯登堡 编剧:Geza Herczeg/John Col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