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ubstance带给了我今年余波最大的观影体验,这样说并不夸张。
五月实时follow戛纳,我就因这部炸裂的映后repo而充满好奇。当然我很有自知之明地选择了无视,自己实在不是恐怖片爱好者(以往看闹鬼的恐怖片都得时刻捂着眼睛,肉体恐怖这种类型更是完全不敢接触),这种光是海报就已经瘆人的影片肯定不在我的观影范围哈!总之当时的心情还完全是可控的,颁完奖之后标记了几部想看的影片,这部自然也不在其中。但不知道为什么后来越来越关注电影的动向,出了新海报——去看;上了香港国际电影节——从“最新”开始翻豆瓣的影评,一种保险(没有图片)又最能满足好奇心的做法;澳洲有了点映场——真的纠结了很久但还是决定放弃,影院肯定能把这种恐惧成千上万的放大,我真觉得自己看了之后会做噩梦……与此同时好奇心仍未作罢,依旧在搜影评,听相关的博客,总之就是一个很没出息又完全被吸引的状态。
再后来,不知道哪一天的深夜,发现出了枪版资源。虽然是很不道德的行为,但我立刻决定开看,毕竟枪版这种画质音效都差的质量实在适合我这种胆小鬼!于是下载到手机上,音量、亮度都调到极低,手捂着屏幕中间部分,两个多小时的影片拉拉进度条半个多小时就“看完”了。反正我早就被剧透的差不多,只是想看看关键剧情,就这样还是被吓得全身发热,许久都没缓过来……不过看完后底气足了很多,毕竟也算大致过了一遍了。与此同时影片热度也一直上升,一只能看到相关讨论,直到这两天出了高清资源,在我斗胆看完了几个b站解说后,意犹未尽,最终还是决定:不然还是把全片完整看了吧!反正我已经速通了枪版,看完了b站解说,播客、影评天天翻,套用电影的宣传语,真的已经“get fuckin ready”了。
看完这遍之后,真的神清气爽了。完完全全看完了每个恐怖的镜头,敢于直视怪物、直视针头了。后来又转过头看库里发的tiktok,点开每张图片包括monster的头套细细观瞻,也再也不怕去社交网站搜索词条了。
Ego爆棚中。好想为自己鼓掌呀! 实现了大突破。并且到现在都没有做任何相关的噩梦!
这次看,发现了之前未曾注意的点:第二次分裂后,elizasue一开始完全不能接受自己变成这样,影片也给了个第一视角镜头,刚瞥见镜子又吓得退了出去。随后她来到客厅落地窗看自己的新年晚会预告,下一幕回到浴室,怔怔地盯着镜子里的自己,脸上没有什么波动的表情,然后就开始给自己戴耳环,卷头发。真的,就是望着镜子的那个镜头那一刻在我心里震了一下,我觉得我跟女主一样,在那一幕开始,也能够接受、直视怪物的脸了。我很难说清楚那时的感受,Elizabeth在前几次发现自己因sue的滥用而加速衰老的时候总是无比绝望,随后的情绪是愤怒、悔恨、暴饮暴食,但不愿真的停止。而当这一刻来临,就是在一切都完蛋无可挽回的时候,反而平静下来了:无法改变的事实是真的没有办法了,想要做的事情也变得更清晰了。于是她在这张脸上也要梳妆打扮,坚持参加晚会。
这一刻是我和电影产生连接的一刻。我之前只敢耳闻的时候,最害怕的就是这一段,影片也是从变成怪物后邪典度飙升,各种恶心的镜头接踵而至,但看完全片才意识到也是从这一幕开始那种难过的情绪蔓延四散,变得无法忽视,无法不共情。也正是这种很人文的东西支撑着我看完全片,再往后,在舞台上被推搡打杀,躺在好莱坞星星上回忆曾经被喜爱的人生,这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了。
在此之前,我一直觉得电影里存在着不能忽略的逻辑硬伤:并不是思想记忆会随时在两人之间转移的设定,越往后年轻的女主越不受控制,这怎么能we are one的?但这一遍看完后又得到了可以自圆其说的解读:身体的分裂与再生,寓意着自己内心那个更好的自己和差劲的自己的对立。这两个当然也是we are one,可这种抗争也在体内生生不息,更好的自己总想要争取多一点的时间在他人面前露面,没那么好的自己也总想要肯定自己的价值,想对自己说我不差。它们当然来自同一个个体,但也很难做到互相理解共通。 Sue暴打liz的那一幕,总想起有人评价说“这就是我讨厌自己的程度“。以这个视角看电影,逻辑不合理的部分变得可以接受,当然影片中这种斗争最后走向了令人瞠目的结局,也证明了电影一开始追求的这个”a better version of myself“就是一个陷阱或骗局,作者用血淋淋的结局讽刺了真正把女性逼到绝境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看完发觉,我也从来没想象过自己变老的样子(甚至对未来的想象也就停留在二十七八岁) ,不禁也有点想哭,我将来能接受自己的老去吗? 在现在贫乏的想象里,想做的事情、想呈现的样貌,似乎都还是年轻的特权,我根本没想过、或者是抗拒去想象真的变成中年或者老年人后自己热爱的自己的样子是什么。这种思考似乎进行进行着总会走到”所以要把握当下,珍惜现在年轻的时光啊!“这一步,但现在看完电影,又觉得这种看似励志的想法其实特别虚无,因为变老这件事无比公平地降临在每个人身上,不是说你多珍惜年轻岁月就会停止或者消除的。无论再怎么珍惜年轻时光,长大变老还是会照常来临,反而过分珍惜、捧高年轻时光会加剧变老后内心的失衡不是吗? 最好的想法肯定还是”每个季节的花都可以开得很漂亮“,但感叹自己离这种境界似乎还很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