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纪录片,已经忘记是哪年哪月谁推荐的系列了。出于对建筑艺术的热爱,时隔多年终于在疫情隔离期间有整段的时间把系列刷完。虽然有不少经验已经out of date了,却不失为一个鉴定和确认片中所述城市远见的机会。
简单笔记如下:
1. 巴塞罗那:公共空间
首先是认可了公共空间的重要性,最初更多是针灸式地针对一处处待修补的区域进行单独的规划。其次是利用奥运会这样的集体对外的机会整体改造设计一块新的区域,并用可持续的理念将其延续下来。之后说到圣家堂与高更,更兼提到巴塞罗那的艺术性与圣家堂不可分割。这里首次提到了城市性格的问题。我相信是有的,不然你看,还有哪个国家的哪个城市用100年来打磨自己的标志性建筑呢?总之非常让人震撼。最后是对公共艺术给城市的各个地标标记出各自性格,对那个矿坑广场的游泳池很认可。现在上海的城市设计水平很高,不过在公共空间的拓展和设计上,相信还可以做更多。
2. 神户:防御式城市设计
从神户大地震开始讲起,地形上来看,有点像类似青岛或者大连一样的地方。地震发生之后的重新设计,重点突出了几个方面:老人建筑,城市水源,社区应急,灾后原址重建等。这一集给人的感觉就是,日本人不容易。在地震带上的国家,能够如此井然有序和高效,也是求生本能的一种迭代优化。另外在地震遗迹改造成的博物馆和公园,也很有启发性。我们现在经常有各地挖掘出考古遗迹的,是不是也可以参考下,不是光盖个博物馆了事,可以在基础上挖掘对整个社区的好处。从这点来说,又让我想到了杭州的良渚古城,目前看似乎也是在这样的路线上走。
3. 新加坡:不可复制的整体规划
相比与神户的谨慎和重建,新加坡的规划是深入骨髓的。同样是面临有限面积的土地,新加坡在比较早的时期将城市的重建和发展规划本身结合在一起。这在全球也不是特别有可复制性的。在新加坡的规划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规划的长期性。这种长期性体现在:符合长期的发展需求,需要对环境友好,匹配以非常严谨的制度和政策安排。
从这个规划核心原则延展开来,主要提到了几个重点的规划重点。捷运(类似国内轨道交通),新市镇的社区规划,生态自然保护区,公基金的制度设置,高中低多层次绿化的理念,对汽车交通的严控,对新加坡河道的治理。应该说从目前看来,国内的城市建设其实在很多方面都有学习新加坡的影子,尤其是近几年,在还绿于民、河道整治清理、生态自然保护等方面。新加坡弹丸之地,却能在近大几十年前就有如此前瞻和整体性的规划,并且能持之以恒一以贯之,的确是非常值得钦佩。
4. 上海:巨人的脚步声
上海这集本打算略过,2倍速看下来还是有一些收获。着重讲了上海从建国到九十年代初的城市发展变迁。首先自然是外滩、法租界和英租界的改造再利用。其次自然是要讲讲石库门老建筑。这些都构成了老上海,尤其是谱系人民的上海那种腔调十足又实用主义的精致。除开这些,还有些比较有趣的记忆点:一个是建国后苏联在城市规划上的介入使得当时迫切得将很多工业制造的产业拿到了上海,并把黄浦江两岸塞满了各种工厂,这某种程度上降低了上海作为金融和贸易制度的性感。当然希望纪录片制作团队今天再来黄浦江沿岸看看,很可喜的是目前这些老厂房几乎都已经拆除或者改造了。目前的黄浦江沿岸的外滩绿道,我觉得基本上在全球的城市河道沿岸设计中排名前10了。另外还提到了上海展览馆,去年好像实地去看过一次画展。那建筑我当时以为也是古老租界的遗留,今天才被纠正了。原来也是苏联人援建的。不得不说建筑设计地还是挺恢弘大气的,就感觉现在的利用度还是低了点。
5. 京都:论一座古都的修养
京都的介绍和定位有点然我想到类似西安或者南京这样的旧都。不过鉴于中日敏感的关系不做这个类比。京都的城市性格整体上一方面是带着厚重的历史感的,千年古都的那种厚重感。所以开始上来介绍了很突兀的京都大厦和京都大饭店。现在国内讲城市天际线的时候提到比较多的是杭州西湖,不过和京都那样的人口规模比,杭州选择的是区域性的限高。在不限高的钱江新城那天际线基本是妥妥22世纪赛博朋克风格了。
回到京都,之后讲到了町屋,这段很有意思。没去过日本,但感觉应该会很喜欢町屋的这种设定。中间的院子,后面是住处前年是店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多好啊。可惜现代都市生产关系的改变是系统性的,这种很难整体维系下去也是很自然的了。
再然后是介绍了两位设计大师的作品。一则是高松申的东本院寺招待所的设计案。在世界最大木质建筑群中加建,通过功能空间地下化的方式,巧妙平衡了功能和设计,最大限度保留了整体寺院的整体性。二则是京都大学布也修司教授的京都火车站改造案。这个方案在今天来说已经被证明了是成功的。现在我们对他的叫法是地铁上盖。通过将交通枢纽与公共空间一体化的设计理念,能够在近三十年前被日本建筑设计师提出并在各种反对声浪中坚持下来,实属不易。最后讲到了寺庙和社区的融合是如何做到的,这里面建筑材料的讨论首次进入了范围。
比较有趣的是最后提到,“日本是的空间设计,我觉得【素材】应该是很要紧的一点。你只要用大火一烧,全部都能化成灰烬的材料去做,那就是日本式的无疑了。”
6. 巴黎:高调的欧洲艺术之都
巴黎很难不让人喜欢。它热情,高调,鲜艳又合理得体。看完巴黎,有点后悔在欧洲的那几年没有更多去逛逛。回到纪录片本身,脉络还是由历史而建筑。串联起来的思路是两位政治强人的意志铺陈:奥斯曼(拿破仑三世)和密特朗。前者给巴黎带来了现代性的城市贯穿大动脉、高规格地下水管网络、林荫大道。其中奥斯曼治下的“气味委员会”可以算是很开脑洞了,基于气味委员会的工作,奥斯曼注意到垃圾场对城市卫生和公共空间的威胁,通过改造“秀梦秋公园”,奥斯曼还为后世城市规划中的公园定位开了先河。另一个创意之举,则是通过对城市中河道的利用。马当河的景观和半封闭式隧道的设计非常有灵气,以致于这么多年过去,依然在发挥着作用。今年国内对城市中河流的关注益盛,是个好现象。不过只设置河长可能还不够,城市规划需要更加主动地将河流利用起来,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奥斯曼的最后一个丰功伟绩,则是在街道家具层面做了详细的设计和规范。如今走遍全球的大城市,可以看到类似的街道家具已经成为了城市道路规划的标配。
如果说奥斯曼对巴黎的改造是建立了巴黎城市规划的现代性,那么香榭丽舍大道、惟乐公园改造和后半部分的密特朗对巴黎的改造则是直接提升了巴黎城市样貌的艺术性和先进性。那个科学与工业博物馆,下次有机会一定要带儿子去逛逛体验下。
香榭很多人都去过,如果从其改造的年代来看,其对超宽广步行街式城市街道的启蒙无疑是开创性的。惟乐公园的设计即使在今天,也是非常领先的。之后的部分基本是在逐个介绍密特朗留下的“痕迹”,在此列举一下:(1)罗浮宫改造(2)新凯旋门(3)巴士底歌剧院(4)法国国家图书馆。
7. 古川町:小型城镇如何与传统和谐共处的典范
古川町,日本关西地区的小城镇。之所以得以选中作为主题,是因为其代表了小型群聚城镇如何最大程度保护和传承好传统。故事先从濑户川这条流经古川町的水沟说起。曾经也是因为过度使用和废水排放的问题变成臭水沟,之后在本地NGO的号召下,全镇人民齐动手,把水沟清理干净,并且约法三章,不再乱排废水,让山林里的溪流能无污染流经小镇。这不就是“引以为流觞曲水...."那段描述的场景么,居然以整个镇的规模做到了。惊叹之余,不得不服日本民族的自律。
接下来将本地以林业为支柱产业,对木制品自然是推崇备至且有很深厚的传统。尤其提到了当地的飞驒工匠,会在木雕住宅的屋檐下留下花纹各异的”云饰“。同时藉由对传统木制工艺的推崇,当地还设立了景观条例,以推动统一化的社区营造。甚至政府居然会拿出专门的补助奖励那些用传统工艺打造的住宅。感觉日本民族的熵值应该很低。
最后讲到了当地的传统活动”飞驒古川祭“。这个好多人搭着木制的房子参与祭祀典礼的模式,应该源自大唐吧。咱们国内不少乡村地区在葬礼中进行最后下葬之前,也有类似的仪式,只不过是纸糊的。Anyway,能把这个做成大型青少年派对,还是非常有价值的一件事。看这集的时候,让我感慨良多,家乡小时候也是有很多木匠类的手艺人的,可惜现在都没有。也不存在传承一说。不知不觉,不知道去哪儿了。
8. 柏林:
这集说实话有点水,花了将近1/3篇幅讲柏林墙的倒塌。讲完才切入正题说现代柏林的恢复改造。重点提了几个点:帝国议会大厦、波兹坦广场、菩提大道、哈克庭园和电车。整体性上弱了一些,如果能概括贯穿其中的一个思路,感觉就是“新德国,新柏林,我们行!”这种。
议会大厦的旋转玻璃屋顶设计精妙,波兹坦广场的改造似乎暗喻自己开了各个城市的综合商业体之先河,不过属实没想到能把这事儿做成的居然是奔驰和索尼。这蕴含的道理是设计再牛逼,没钱也不行吧?哈哈哈。索尼的设计案介绍时再次Cue了玻璃屋顶,并盛赞了Helmut Jahn的理念。INFO Box红盒子这个部分介绍了柏林是如何让城市未来愿景+大工地+公众沟通感知几件事巧妙的结合起来的。这的确是一大创造。中国国内的城市规划设计,感觉很多还是照搬和拷贝,真正愿意让好的设计和灵感在公共领域空间施展的极其有限,可能一切都要以大橘为重吧。
接着介绍的是西柏林菩提大道的腓德烈街,几座古旧的大厦地下打通连廊,创造新的购物和休闲空间的设计,现在看来并不稀奇了。国内现在省会城市基本都有或多或少的地下步行街一类。柏林能够开潮流之先我想大概率也是因为他们先通了地铁吧。
最后视角来到东柏林,讲述了老旧建筑保护下哈克庭园模式。不得不说在可持续发展层面,德国法国等老牌欧洲强国的确是值得国内所有城市借鉴和效仿的。最后讲到了我个人很喜欢的电车,让我想起了前几年在意大利的时候,还能在米兰的街上坐车电车去上班。电车和火车一样,一直吸引着我。感觉有轨道的交通工具,可能能给人内心一种安全感和秩序感吧。
后续待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