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lf's call 指的是潜艇被主动声呐探测到时的声音。一开场就是令人窒息的一轮攻防:给伊朗强行塞了一艘黑科技隐身护卫舰,舰载的是武直,还用它来反潜,结果潜艇竟然选择上浮用RPG硬怼。。。但除了开头,全片所呈现的潜艇战是非常贴合现实的:水下潜艇的建模,专业甚至游走在泄密边缘的指挥室布景,潜艇战的战术博弈,艇员的军事用语。看得出来演员是花过功夫上艇训练过,道具细节也抠的很好(氧气面罩需要随插随用),不愧是在法国海军深度参与下的主旋律片。
但就是这么一部主旋律片,它所呈现的法国核战略是轻佻和冒进的——而这使得手足相残这个全片最大的矛盾点变得异常荒诞。首先是“俄罗斯”的first-strike。片中设定的背景是俄向西扩张,“两个师已经进入了芬兰南部”,美国却无意大规模干预。于是法国挑起了欧洲防卫的大梁派了陆军去芬兰,在驻俄大使收到了核威胁之后,战略力量进入战备状态。引爆危机的是一艘从俄海军走私出去的SSBN,在白令海向法国发射了一枚卸掉核弹头的洲际导弹,这被主角金耳朵以及法国海军判断为俄罗斯对法国实施的核打击——这个判断或许在战术上说得通(主角听出了潜艇的水声特征),但在战略上却一点都不合逻辑:为什么要从白令海进行发射?白令海隔壁就是阿拉斯加预警雷达,而且远隔千里会提供相当长的预警-拦截窗口。为什么不从欧洲领土进行发射?为什么直接发射了大当量的核弹,而不采取对俄罗斯更有利的逐步升级策略?为什么不使用易被摧毁的轰炸机进行首次打击,而选用隐蔽性强生存力高,通常用于核反击的SSBN进行第一次打击?
接着就是法国的核报复。片中展示的操作是非常典型的“基于预警的发射”(Launch-on-warning),也就是只要接到对方导弹发射的情报,不等弹头落地就进行核反击。一般而言,实施LOW的理由无非两种:第一是预期本方核力量将在对方打击中遭到严重损失(launch it or lose it),第二是本方瞄准的目标稍纵即逝(比如目标是对方的发射车,而发射车即将转移到地下掩体)。如果我们认为法国的核战略仍然遵循的是最小威慑,那么片中下令反击的速度之快就令人费解了。法国战略力量重心在海基,空基力量仅有战术弹头,仅一枚核弹并不会损害其报复能力,除非巴黎评估自身指挥与通讯系统极为脆弱,一枚核弹就足以摧毁(真的如此的话为什么只发射一枚导弹还击?难道不应该在预期指挥系统瘫痪时全弹发射吗?)。而法国核武的目标也不存在现在不打就打不到的情况,莫斯科与圣彼得堡又不会凭空转移。
最后关于热线的定位值得一提。在“巴黎-莫斯科”热线中俄罗斯否认发射核弹,但法国说啥都不信——那还要热线何用?就为了在关键时刻听个响吗?
总之,在战略层面《狼嚎》这部影片展示的是,对于一次极度不符常规的疑似核打击,法国最高指挥部在未与敌对方和盟友充分沟通的情况下,极为仓促地下达了核反击命令,最终导致一艘SSN沉没,一艘SSBN返厂大修,本方战略力量大大下降。对这样一个故事,能想到的合理回答或许也只有,这部影片试图在向俄罗斯传递“对法国的任何打击都会遭到大规模还击”的信号,也就是艾森豪威尔“massive retaliation”的法国翻版。但法兰西的核武库真的能胜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