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而易见,这是一部烂片。
但它的评分高达八分以上。
在这里我想问一个问题,假如这部电影是由昆汀,斯皮尔伯格,库布里克,蒂姆伯顿,皮克斯,甚至周星驰拍出来的,你们会给多少分?
这个成色,我想很多人都会给出以下评论:
负分滚粗。
但是,这等质量的电影为什么能拿到8分以上的高分呢?
这里面隐藏着一个逻辑就是,大家认为,郑渊洁作为一个天才作家是不配与上文我所提到的那些天才导演相匹配的。
他应该匹配的,就是目前这样的电影质量。
这就是大家潜在的想法。
除非大家认为这个故事如果让那些天才导演来拍也应该是这样的水准。
假如不是,那么这样的水平能到八分以上,那些导演拍出来的又该是几分?
以郑渊洁的才华,他真的不配被天才导演们演绎吗?
这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
所以这样的电影,让我打分,对不起,我只能给出不及格的分数。
不要说郑渊洁这个级别的天才作家了,就算是南派三叔这种作家,假如盗墓笔记拍的那么难看,导演毫无才华,演员毫无分寸,我相信大家一样会毫不宽容地给出低分的。
怎么到了郑渊洁这里就成了高分呢?
说到郑渊洁作品影视化这个话题,我想说,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郑渊洁就曾尝试过这方面的尝试。

比如被改编为电视剧的【红宝石公寓】【309暗室】,以及改编为动画片的【舒克和贝塔】【魔方大厦】【鲁西西奇遇记】(原著为【罐头小人】)。

以及前些年因不明原因搁浅的项目动画片【鲍尔历险记】,电视剧【皮皮鲁和鲁西西】。还有近期可以看到的电影短片【驯兔记】。

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改编是【舒克和贝塔】以及【魔方大厦】。其知名度甚至超过原著。

但实际上,这些改编后的作品从艺术质量而言可以说没有一部是真正成功的作品。相对而言,只有近期的【驯兔记】在内涵上最接近原著,但艺术质量依旧平庸甚至低劣。

总体而言,迄今为止,郑渊洁作品的影视化之路与其作品本身潜在价值相比,是相当失败的。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中国,视力范围所见,我们几乎看不见能够在风格和才能上能与郑渊洁这个独特的作家相匹配的导演。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拿王朔来举例。

回望王朔作品的影视化之路,可以说,没有姜文和叶京这样的天才级导演,王朔小说影视化绝不会产出经典程度与原著交相辉映的影视作品(我认为【阳光灿烂的日子】和【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是代表王朔作品艺术性最好的影视改编)。赵宝刚冯小刚的演绎当然也很成功,但他们代表的是王朔作品中可被利用的商业化一面的价值最大化。可以说,王朔文字影视化这条路走的是非常成功的。显然达到了艺术商业两开花的境界。这也是文学作品影视化最理想的境界。

试想假如中国没有姜文和叶京,也没有赵宝刚冯小刚,王朔的影视化之路会呈现怎样的状态?答案很简单。

看看张元的【看上去很美】,徐静蕾的【梦想照进现实】,夏刚和刘奋斗的【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基本上也就那样了。

老实说,这些改编从电影本身来讲,不能说是烂片,假如跟郑渊洁那些改编作品相比,甚至可以说牛逼。但以绝对标准来看,这些都非常平庸。如果没有姜文叶京冯小刚他们在艺术和商业方面为王朔改编撑起门面,可以说这样的结果显然也是不成功的。

所以导演风格才能的匹配,对于一个个性独特的作家能否实现成功的影视改编之路是多么至关重要。

以郑渊洁作品本身的质量而言,要让改编后的影视作品精彩好看,其实不难。好莱坞(【压缩人生七天】【我是钱】可以交给拍出爱在三部曲的天才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还有蒂姆伯顿,昆汀,期皮尔伯格等),迪斯尼(舒克和贝塔),日本动画,以及宝莱坞(参考【三个傻瓜】)都有很大的几率达到。但要想得到原汁原味的改编,非华语导演不行。

一旦把范围缩小到华语电影这个领域之内,你会发现,可选择的导演其实非常少。

我能想到的有姜文(生化保姆),宁浩(白客),周星驰(五元钞,驯兔记),冯小刚(智齿),彭浩翔(失踪100天),孟京辉(书树),周申,杨亚洲(金拇指),以及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英达梁左(大灰狼罗克系列)等。或许还有些浪漫主义的短篇可以交给陈凯歌(天上有一朵云,三十六万五千天)。

然而这些已然功成名就的导演绝不会愿意老老实实按照郑渊洁的风格去拍,他们已经太过成熟了。而其他商业片导演在才华与风格把握上又难以与郑渊洁这样的天才作家匹敌。

所以郑渊洁的影视之路,我认为前途基本灰暗,未来也不可期。不说才华了,你甚至无法找到能够正视郑渊洁作品分量的中国导演。






驯兔记(2018)

上映日期:2018-06-21(中国大陆)片长:24分钟

主演:卢思宇 马元 陈朵怡 庄则熙 陈思诺 

导演:陈静 编剧:于飞/陈静

驯兔记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