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镜头,“就像一首古典乐组曲,从如歌的慢板到澎湃的快板”
自然主义风格和类似纪录片的真实感觉,这种时空的绵延感,在太空中尤为明显:影片开始时,在地球缓慢的转动之中, 航天飞机无声无息地从宁静深邃的太空出现了,接着,观 众看到了围绕着航天飞机漂浮的宇航员。这个从远到近的 镜头不但强调了空旷唯美的意境,同时也凸显了太空的神秘感和未知感,人类的渺小与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性。客观的中景近景镜头表现太空工作的场面,中间一个镜头非常壮阔,镜头随科沃斯基的视线旋转,展现地球的美丽。之后,镜头给到斯通吃惊的脸,随视线和引导出铺天盖地的卫星碎片。先用中景拍摄高速飞行的人造卫星残骸将桑德拉·布洛克抛出空间站轨道,再用全景捕捉她旋转飞向太空深处,而后镜头逐渐拉近与女主人公的距离,从全景到中景,再到近景,直至观众看到桑德拉·布洛克的面部特写。摄像机穿越了玻璃面罩面罩,镜头捕捉到她急促的呼吸和恐惧的眼神,随后,转为主观视角。最后再拉回全景,定位人物、空间站和地球所处的位置。这样的长镜头加深了影片中的空间距离感,也延长了时间的真实感,更便于观众感同身受浩瀚太空中主角情绪的细微变化。
2.运镜的动静变化。
女主心态的变化与镜头设计的变化相照应,都表现出从不稳定趋向于稳定的过程。
当女主恐惧无措的时候,大量的太空行走,让观众切身的感受到那种飘忽不定,茫然与渺小,大量摄像机的旋转和演员自身的旋转,有一种命运的不可把控感。而女主完成心态上的转变,就以静态的镜头为主,通过画面的稳定来展现女主角内心,她是有把握的,生或死都可以坦然,尤其是最后一幕,女主角回到地球,从河岸站起来时,那个自下而上的镜头,引导观众仰望女主,女主角内心的升华,也通过电影语言展现了出来。
3.配乐
非常好的体现宇宙的无声 安静的爆炸 冲击感 噪音化营造无声状态
女主角急促慌张的喘气声被几次凸显,营造出惊悚的悬念;俄罗斯空间站爆炸的声音在一瞬间消失,在无声中碎片四溅;同时,导演还运用了一种特殊的声音处理方式,即突然加大音量又戛然而止,影片落入沉寂无声,恰恰显示出太空就像个袋子,吸收了所有的声音。
科沃斯基牺牲之后,太空之中只剩下了女主自己,她渴望对话,但只有独白。这种设定成功地营造出自说自话的毫无意义与自我确认的对立,在寂静无声的太空深处,孤单的人类是多么渴望群体的存在。
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个镜头,当Ryan发现俄罗斯救生舱竟然燃料不足,绝望的她陷入了愤怒。此时镜头从内景摇到了外景,声音一下子被隔绝了,我们一下子从女主的情绪之中抽离出来,冷眼旁观她的无声挣扎,这种绝望更加厚重了。漆黑的宇宙中,舱内的灯光透过玻璃窗勾勒出一个圆形的明亮区域,镜头逐渐越拉越远,窗内暴躁的Ryan显得如此孤立无援。
有参考很多文本,比较杂乱,就不列了,在这里都表示感谢。

地心引力Gravity(2013)

又名:引力边缘(港) / 地球引力 / 重力 / Gravedad

上映日期:2013-11-19(中国大陆) / 2013-08-28(威尼斯电影节) / 2013-10-04(美国)片长:91分钟

主演:桑德拉·布洛克 乔治·克鲁尼 艾德·哈里斯 奥托·伊格内修森 

导演:阿方索·卡隆 编剧:阿方索·卡隆 Alfonso Cuarón/若纳斯·卡隆 Jonás Cuarón

地心引力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