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无意写影评,惜乎短评对英文似乎字数限制更大(要么就是英文天然不如中文简洁);想记下电影中最感动我的片段。

<图片1>
Grandma和孙女说,爷爷有计划,如果能实现,就什么都好了。17岁的女孩,正是最残忍地直率、想到啥说啥的年纪,一针见血地点出真相:”爷爷太老了,没人会雇他的。你为什么不面对现实呢?“ 奶奶也不恼也不悲,matter-of-factly 地说:17岁的你的现实,是舞会啊派对啊等等等等的乐子,而我70岁了,不再在乎舞会派对啥的,唯一剩下的乐子大概就是假装没有现实要去面对。女孩儿难过了,”I didn't mean to……“ 她真的是不懂啊,第一次被人生的”现实“吓到了一下。奶奶哪里是不能面对现实,她是太知道了,而仍然要在现实中挺着走下去,如果不想绝望,就给自己编织些希望。
不知怎么,这令我想到了《东京物语》里最让我感动的一句台词,当葬礼后小女儿气愤于哥哥姐姐对父母的冷漠,感动于二哥的寡嫂的温暖,二嫂劝慰她,不要生气,小女儿说”二嫂你就不像他们……“,原节子带着似乎永远含泪的微笑,回答她,”我也是的啊,despite myself"。Despite myself,这句话直击我心。生活,就是让我们越来越、不得不,做出那些原本不肯或不屑去做的事,despite ourselves。
年轻时黑白分明,容易气愤与批判;但日子过去,才发现,正如这两部电影都很好地刻画的那样,人人都有苦衷,尽管确实做得不好,却也不是良心丧尽。少时爱东抄西抄,抄到这句“所谓成熟,就是经历了各种对生活的失望”。因为年轻时总是理想化,而生活本身的确无奈,所以就会失望、失望、又失望,对他人,对社会,对人生,直到,对自己。
Make Way For Tomorrow,正如花絮里的评论所说,它不是同情或谴责,而是深深地了解,导演体贴人和人在社会中的处境,以相对来说很克制含蓄的手法,表现给观众看。
另一处极打动我的,是爷爷的同龄朋友,小店老板,和爷爷分享老人心事,帮又弄坏了眼镜的爷爷读奶奶的信并最终读不下去了的老人家,一声一声急迫地叫着老伴,把正忙活着的老伴喊了出来,蓬着头扎煞着手的小胖老太太,以为出啥大事了呢,结果店主爷爷只是笑眯眯地说:“我就想看看你,就想叫叫你(潜台词:听你答应)”;当然挨了老伴的一顿絮絮叨叨的呲儿,而店主老爷爷就那么深情地笑眯眯地满足地看着她。(淡出……)
OMG,这是多么高明的导演和编剧手法,谁再说好莱坞电影浅薄我就拿这段糊TA脸上。爷爷奶奶惟愿相濡以沫而不可得的老人处境,店主爷爷感同身受,在为朋友难过的同时,特别感念自己与老伴相伴的小小的相对幸福。观众听着奶奶的信,心也跟着沉下去沉下去,然而导演不继续往沉痛了煽情,而是给了一段小温馨。在一部能“把石头看哭”的电影里,这笑眯眯的带着点点儿幽默味道的一小段,把不是石头的我,给看哭了。因为温情而幽默所以想跟着笑笑,却越发觉出笑里所含的泪的分量。

虽然是老老老电影,我个人以为其电影语言运用已经非常纯熟,大都市的几个镜头,意图明确,效果得当----飞速前进中的社会,人们在被追逐着也追赶着,“与时俱进”不进则危啊,那么,快不起来了的老人们呢?繁荣都市的背景,给了观众一种难言的凄凉感。尤其一个从高楼大厦到central park的摇镜,从镜头移动速度到音乐的节拍,节奏上明显放缓,一秒之内,画面说了许多。
如果挑剔的话,我对“最后五小时”的戏略有微词:稍嫌过了点儿,可以更加简洁,也不会那么突显将近80年前电影合成技术的不足----散步时的背景,太明显是“贴”的。不过,导演自己刚刚丧父,且没见着最后一面,又跟母亲感情很好,在电影里,在伤心结局前,在营造的几乎超现实的温情里多沉浸一会儿,也是可以理解的。

明日之歌Make Way for Tomorrow(1937)

又名:为明天让路

上映日期:1937-05-09片长:91分钟

主演:维克托·摩尔 比尤拉·邦蒂 费伊·贝恩特 托马斯·米切尔 

导演:莱奥·麦卡雷 编剧:Viña Delm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