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言:“星期五文艺”曾做过一次“语言类电影”的推荐(详情点击:光靠说也能撑起一部电影?10+2部经典语言类电影推荐),这些电影都有着共同特点:它们的台词(相对于动作)占据了电影大部分时长,对话戏大段出现,场景单一。然而,没有动作和频繁变换的场景并不代表没有故事和戏剧张力,如果我们能进入这些电影的语境状态,会发现它们大多跟类型片一脉相承,都有着建置、冲突、高潮和结局的结构,普通讲故事的手法它们也都有用到。因此,研究语言类电影也是研究故事片的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环节。

我们今天要讲的这部2021年上映的《马尔科姆与玛丽》更是一部纯粹的语言类电影——它全剧106分钟只有两个演员,场景设置也就一栋别墅。至于戏份,几乎全剧就是在演两个人对话……如此一部电影,导演到底是如何用单一元素凑够一部大电影时长的,又是用什么来吸引观众的,再者,这种电影的内部逻辑和节奏又是怎样的,本文就借此片聊聊这些个问题。

一、电影原动力:关于“夫妻”间的隐私对话


这里准确的说应该是“夫妻式”的隐私对话,剧中男女结没结婚不清楚,但至少它们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同用一个厕所,彼此间说话没有任何顾忌。而我们看到的,恰好便是他们卸了妆,回了家,夜深人静后发生的幕后事。

除此之外,问题的关键还在于这对夫妻彼此相爱的(至少电影中男女双方都说过过I Love You的台词)。

之所以强调以上几点,是想告诉大家:夫妻通常都是床头吵床尾合的,他们记恨发火通常不超过三分钟就会忘掉,正如他们随时都能又吵一架一样。这也便是电影能够维持下去演上它100分钟的原动力,同时也是两人对话的“夫妻床头语境”。

换句话说,如果两人一吵架其中一个就卷着铺盖卷走人了,那这“屋里说”的戏也就没法演下去了;再者,如果两人不是在为鸡毛蒜皮的事斗嘴,而是像谈生意、逢场作戏演宫廷剧,那也就让观众失去了“窥视别人私生活”的乐趣,降低了电影的吸引力。

所以说,要从看这部电影中找到乐趣,首先要进入导演设置的“语境”,而这个语境便是人家夫妻的私生活、床头话、幕后戏。

二、故事核心:一部电影引发的“撕逼大战”

光是满足一个“窥视心理”,那绝对留不住观众,也骗不了观众太长时间,因此,这对夫妻的对话必须还得有一个“故事性”。自然,这个故事得是导演编剧精心设计出来的,指望夫妻间的随机吵架可吵不出来。

《马尔科姆与玛丽》的故事很简单也很清晰,笼统的说就是:一部电影引发的“撕逼大战”。

具体点说:马克西姆是个新锐导演,其电影首映后回到家兴奋不已,而她的女友则是闷闷不乐,

究其原因原来是电影发布会上大导演竞对自己的女友连句感谢的话都没有。两人进而吵起架来,大戏就此开始。

通过两人争执,我们进一步得知原来这部电影灵感跟马克西姆女友有关,原来戏中电影背后故事没那么简单。我们继续跟着两人的争吵得知,女友玛丽以前有吸毒、戒毒的史,这对情侣之间发生过很多坎坷。

而这些坎坷被马克西姆用到了电影中,于是,我们发现玛丽不开心的原因也不止缺一个感谢那么简单,她想要的还有更多,进而,两人的矛盾继续加深,争吵越发剧烈,更多的关于女方、女方的性格和家庭背景展现出来……

大家看出来了吗,这部看似很实验,很艺术化的电影,实则在讲故事上用的都是“类型片”的技巧——从搭建故事框架,到设置悬念、抖包袱一个都不少,它情节情绪进展的节奏感也是严格按照商业片的路子递进到高潮乃至结局的。

带着对这种商业类型片的套路的认识,我们来进一步看导演编剧是怎样构建角色矛盾冲突与戏剧张力,从而抓住观众眼球的。

三、戏剧张力:来自男女对抗上的势均力敌

试想,如果电影里的对话发生在一个母老虎和一个受气包身上,那估计两人吵两句也就都洗洗睡了。如果发生在一对贤妻良母和模范丈夫之间,那估计片子会拍的跟《红色沙漠》一样闷,大众也都睡过去了。可这部《马尔科姆与玛丽》恰恰相反,剧中的两个角色一个浑身是刺儿,一个浑身是雷,一个发起进攻,另一个缓过气儿来必反攻,谁都不是善茬!

更甚者,两个人在实力上还势均力敌,注意,这个势均力敌包括三方面:知识架构上的、精力体力上的以及知己知彼上的

我们来看电影的故事情节线:

两人一回到家,女方就开始给男方摆脸子,以沉默为利剑。男方对此毫不示弱,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方式来反击;

当女方直击男方痛点,说对方“平庸”的时候,对方出门缓了口气,马上回头来揭女方好嫉妒的弱点,可以说双方的攻击都是刀刀见血,直命对方要害……

没错,两个人就是在这反反复复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斗争中演完这部电影的。

这么一来架吵就有意思了,那简直就跟“华山论剑”的路子没什么区别。导演也便是利用这一点来加强戏剧张力的。

四、障眼法:两个演员的表演(演技)

有了以上所说的电影语境、故事性以及戏剧张力,电影也就具备了传统商业类型片所具备的元素:开端(建置)、对抗、高潮、结局。对此,你还能说这部电影晦涩,难看,像“文艺片”?那就有点想当然了。

不过,大部分人还是觉得这部电影很艺术,很实验,这大概源自这对准夫妻演绎出来的中产艺术家式的生活。而在本人看来,那只不过是演技造出来的障眼法罢了。它让人对电影产生了真实性的幻觉。

而这个障眼法实则体现的仅仅是演员把握角色、驾驭台词、适应镜头的表演基本功罢了。比如说演员会一边吃着东西一边演着导演提前设置好的台词,会在说话间不经意挠挠头发揉揉眼睛,大段台词间会流下一滴眼泪,会在看似不经意的徘徊走动里迎合摄像机的运动调度……

要知道这些东西可不实验,它跟安迪沃霍尔那种实验片是有本质差别的。

五、小结:黑白、肤色、电影哲学

我认为电影黑白画面的运用从某种程度上弱化了“肤色”的概念,从而将焦点转向了两人的谈话内容。

而电影的主题当然不简简单单在一个夫妻关系和家庭伦理上,更不仅在那些鸡毛蒜皮的类似于导演感没感谢自己的女友,他们爱不爱彼此啦的问题上。它还深层次探讨了电影理论乃至电影哲学上的问题,你比如说电影在过半时,两人曾就“电影是其真实部分打动观众还是诠释部分打动观众”这一点展开过争吵与辩论——

女方认为:真实是一部电影受欢迎的决定因素,而那些为电影贡献出真实素材的人才是电影真正的生命力所在。她对导演男友说:我知道这些事我们一起经历过,不同的是,你能把丑陋的东西转化成美丽的东西(指电影),感动别人,可那些丑陋的东西我却无法摆脱。

男方则说:真实根本不重要,再现现实并不会另(电影的)趣味增加,关键在于(导演)对现实的诠释。仅仅呈现真实,用镜头抄写对话,那跟油管(youtube,网络媒体)没什么区别。

我认为这段争论将电影推向了高潮,同时也流露出了创作者要表达的主题:动机。

这种动机诱导我们去思考了某些电影理论与电影哲学的问题,而非意识形态上的东西。

这大概也是所有从事电影或者喜欢电影的人需要思考的事情。


图片来自网络


马尔科姆与玛丽Malcolm & Marie(2021)

又名:马尔科姆和玛丽 / 电影试爱 / 首映夜

上映日期:2021-01-29(美国点映) / 2021-02-05(美国网络)片长:106分钟

主演:赞达亚 约翰·大卫·华盛顿 

导演:萨姆·莱文森 

马尔科姆与玛丽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