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启蒙辩证法》课上做的分享。虽然通常不忍用理论拆解电影的感性叙事,但看到这个短片时忍不住觉得简直帧帧都是互文,故在此提供一种解读的可能。
原始之女从海浪中登陆,窥探现代;博弈中的棋子落入海水,海洋从此失去自然的处子之身……短片《在陆地上(At Land)》以此开始,用梦境般的符号化场景为我们勾勒了一幅男人与女人、陆地与海洋、文明与自然、理性与感性的双线对立图景:
海洋流动起伏、变动不居、模糊而不可捉摸,保有着自然原始的野性力量,表征着感性与非理性,孕育出赤足的女人;
陆地干燥、稳定、坚实,拔地而起文明与建筑,与明晰确定的理性相结构,归服于衣冠楚楚的资产阶级男性典型。
阿多诺指出:“人的观念通过与动物的区别而表达出来。人们用非理性的动物来证明人的尊严。”[1] 在欧洲历史中,区别于动物的“理性”被标榜为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启蒙运动树立起“大写的人”,然而,赢得首肯的仅仅是理性社会中的主人——“男人”,或者更精确地画像为资产阶级社会中的中产以上异性恋白人男性。与此同时,被评定“对效率贡献甚微”的女性却被冠之以“非理性”之名,从而排除在主体之外,也因此与动物、自然在被压迫的处境中形成互文,构成了先天的亲缘关系。正如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所述:“女人变成了生物机能和自然图像的具体体现”、“对理性存在来说,对非理性生物的关爱却是一件无足轻重的事情。西方文明把这个任务留给了女人”。[2]
古希腊神话中,最美丽的女神阿佛洛狄忒诞生于血水翻滚的海浪之中,象征爱和美。海洋在西方文化中是如同母亲一般的生命源头。影片便始于一位来自海洋的“普遍意义上”女人的登陆行动。海浪中苏醒的女人最初原始、纯真,她眼含好奇地“上岸”、也进入丛林般凶险的文明社会,观看对弈的棋局。自行移动的棋子暗合着在经济规则“看不见的手”引导下激烈厮杀的经济社会,关键节点到来:一个被吃掉的棋子掉落下桌子,落进海水。在牌桌与棋子象征的经济与政治博弈下,棋子投入海水的行动则对应着启蒙:理性与功利的思想在自然中播种,原始之自然被理性所开发和玷污,海洋失去了自然的处子之身。画面随之一转,女人和年轻男人在乡间小路并肩而行——受孕后的女人接受了文明的规训,恋情即是“共谋”。而当正式与男人进入房屋,女人却惊觉家具被白色裹尸布覆盖、四处弥漫着疾病的气息、男人病弱衰老,亦即发现了男权和理性世界之衰弱症候。随之,她轻盈跳跃,回望挥别陆地上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脚手架,重返海洋。
正如片名《在陆地上》,影片叙说了一个海洋之女的陆地探险,以诗意的符号化图像刻画了自然经受启蒙的寓言。而当女人从令人失望的陆地再度回到浪花汹涌的海边,她一分为三,我在这里理解为作者为这个启蒙寓言的未来提供的三种开放结局:
1、理想:在沙滩上捡拾石子——重获新生,自立为王。
在古希腊神话中,潘多拉的盒子开启,人类毁于奸邪丑恶,宙斯震怒下发动灭绝人类的大洪水,唯一幸存的虔诚善良者普罗米修斯之子丢卡里翁和妻子皮拉在潮水退去的大地上向背后抛掷石子,石头变成人类再度焕发生机,丢卡里翁被尊为人类的新王。海边蹒跚着捡拾着石子的女人或许是希望亦有洪水一般的浩劫能抹除男权社会的污迹,在海边用石子孕育属于自己的新王国。然而,尽管理想远大,她的捡拾却是力不从心的。
2、现实:加入棋局——顺从规则。
如果说第一个分身是对应着“理想”,第二个分身则揭露了“现实”。当女人在捡拾石子的过程中抬起头,惊觉海边的女人也开始加入棋局。原本代表着自然与原始的女性在登陆的过程中习得了男权社会的话术 ,一样陶醉在利益关系中,心满意足,成为了强权的共谋。
3、反抗:夺过棋子,跑上循环的山丘——打破规则,无止尽的反抗
女人的第三个分身,夺过了棋盘上的棋子,棋局被中止,我将此视为对规则和秩序的一种破坏,她攥紧棋子跑上山丘,却也陷入了在一座座山丘上奔跑的循环——这好似代表着对资本主义男权社会的无尽反抗。
影片中女人对启蒙之困境的理想解法恰如法兰克福学派学者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所指出的:自然如果希望同理性的强权统治进行较量,在理性规则下进行的反抗必将是无效的,而需自然通过自我觉醒返回原始的自然力。亦即,“统治行为及其无法逃避的抉择,并不会受到与它同流合污的自然的威胁,只有当人们重新回忆起自然的时候,它们才会受到自然的威胁”[3] 。
霍克海默与阿多诺于二战期间从德国前往美国避难,合著《启蒙辩证法》,旨在批判文化进步中工具理性引人陷落的野蛮状态,成书于1944年。而影片《在陆地上》同样拍摄于1944年,由美国超现实主义女导演梅雅·黛伦(Maya Deren)自编自导自演。黛伦1917年出生在乌克兰的基辅的一个犹太家庭,1922年由于怀特志愿军实施的反犹太屠杀,一家人逃离苏联搬至纽约。于法兰克福学派相似、具有时代典型性的背景和经历,加之黛伦丰厚的文学、政治学、新闻学学术背景,使得她对启蒙后人的处境,尤其是女性在男权理性社会中的存在状况有了敏锐的思考。《在陆地上》这部影片从女性视角,用影像艺术的方式诠释了启蒙的主题,与《启蒙辩证法》遥相呼应,以开放式的结尾呼唤着自然的觉醒与自立。
参考文献:
[1] 启蒙辩证法[M].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 (德)⻢克思·霍克海默, ⻄奥多·阿尔多诺[著], 渠敬东 曹卫东[译]. 2002. 228页.
[2] 同上,231页.
[3] 同1,2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