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09-25

夏日纪事:没什么要隐藏的

如果有人指责纪录片操纵演员、筛选事实,那就把操纵的过程也拍出来,再加入演员自己的观影感想。传统电影会用一套完整视听语言邀请观众把自身投射到荧幕上,最好忘记自己在看电影。而本片开篇即由导演出场坦白:我们是在拍电影;等成片之后,把观众和演员的映后谈一并纳入新的“正片”;映后谈结束,又以两位导演对本片的看法作结。每一次“评论”都像是对虚构的嘲讽,都试图表明:我们没有什么要隐藏的。观众看的时候也倾向于多动脑子,像在看论文。
非常有趣的实验,没看出什么虚构的成分(让马赛琳娜在协和广场和巴黎中央大厅行走、诉说关于父亲和战争的回忆,这两个镜头确实属于艺术创作,但不算虚构),仍然是纪录片。据说和利科克(暂时没找到资源)最大区别是,强调摄影机和导演的在场:不仅仅是观察,还通过提问互动等方式,刺激煽动演员说出平时生活里不会说的话。“你推动这些人自我坦诚……这是一种在摄影机前非常奇怪的坦诚,此时的摄影机,我们可以说是一面镜子,也是一扇通向外在世界的窗户。”
映后谈里有个观众的看法我觉得非常好:“当他们想表现自己生活的时候,太多泛泛而谈了,这对生活来说是不真实的”(虽然法国人好像是比别国更热衷于谈论哲学、政治)。直接用语言为自身辩解,就有点忽视电影重要的“形象”功能,艺术主要靠形象说话而不是直陈想法。(《爱在》三部曲或伍迪·艾伦?人家是发生在故事情景下的对话)这恐怕是那个小孩说“我觉得没有卓别林的电影好看“的原因。相反,本片临近结尾攀岩那个片段就很生动(还有在自家小院子里练拳、冲浪、观看斗牛)。有些对话又是有意思的,整体存在一个比例拿捏的问题。
另一个疑问是:本片的目的或实现的功能?它不像《美国工厂》式的纪录片,集中探究一个问题;调研这么几个人也只能反映1960法国社会的一个局部,社会学意义存疑。为了拍片专门把拍摄对象聚集在一起,这段共同参与的经历倒很有意思(大家在一起增进了感情,但拍摄结束后呢?);对人物的心理探究较为深刻。除此之外,可能就剩实验意义了。不过,“有趣”本身就足够有说服力了。
对即兴表演(卡萨维茨)、半即兴故事片结构有一定影响。虚构和记录结合得比较出色的,提名是枝裕和《下一站,天国》。是枝裕和在书里也写过,他尊敬的一位前辈告诉他,偷拍根本不叫纪录片,纪录片就是要引导、拍摄受访对象的“自我表现欲”。

夏日纪事Chronique d'un été (Paris 1960)(1961)

又名:Chronicle of a Summer

上映日期:1961-10-20片长:85分钟

主演:玛索琳娜·罗尔丹·伊文思 Marilù Parolini 

导演:让·鲁什 埃德加·莫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