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基耶斯洛夫斯基把镜头对准了一家他们认为医生间洋溢着令人愉快和温馨氛围的医院:连续工作32小时的外科医生,散架的医用锤子,不工作的电器设备,棉花和羊毛的缺失。21年后,他拒绝巴黎纽约的专业心脏搭桥手术机构的邀请,单独步行到华沙医院接受手术再也没有醒来。原因是:那家医院的医生对进口器材不够熟悉。
所有的偶然加起来也不会得出一个必然的结果,我们可以改变命运,但都会受到机遇的主宰。在《I’m so-so》中基耶斯洛夫斯基坦诚自己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对未来感到恐慌,他举例说自己所居住的地方远好于应该所得的,自己不应该在这里。除却对波兰的独特情怀,更是这种恐慌让他在最后选择回到波兰。而正是这种浓郁的悲观与孤独的渗透,在他的影像里始终弥漫着一种灼热又荒凉的道德焦虑,不管是纪录片还是故事片,他都以极敏锐理性的姿态来审视,作为战后第一代影人他非常清楚的了解任何时候波兰人的所处空间、精神状况,他一直去试图描叙这个世界本来的样子,而不是共产主义下该有的样子:《洛兹镇》的残酷破烂,人们眼神中的无助与荒诞;充满滑稽的《医院》;《谈话头》里说“我很好”的醉鬼;《摄影者》辛苦追寻到最后绝望;《机遇之歌》的三次不同人生;《永无休止》中孤独无望的女人……描述的范围不大,甚至是一些微观的,一如他作品片名所暗示的:医院,学校,工厂,但如果把这些微观的影像聚集在一起,他们将会还原波兰生活。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人物共同性下折射的是一个时代普通人的心理状态,这些影像呈现的荒凉感在外在和内里都十分宏大,观众无法单纯的认为这只是影像人物一个人的问题,他不停的诘问:我是谁?我要做什么?我要成为什么样的?如果在场的那个人是我,我会怎么办?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基耶斯洛夫斯基如是说Krzysztof Kieslowski: I'm So-So...(1996)

又名: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 /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访谈 / 奇士劳斯基如是说

上映日期:1995-12-08(丹麦) / 1996-07-12(卡罗维发利电影节)片长:56分钟

主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导演:克日什托夫·维日比茨基 编剧:克日什托夫·维日比茨基 Krzysztof Wierzbic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