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分析电影叙事的空间,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是电影形式的空间,一个是电影内容的空间。
大多对于电影空间的学术研究是从摄影、导演角度切入,而本部影片剧作结构看似松散,倒是让我想从叙事内容结构上来入手,简单地分析一下影片的文本空间架构。
就看了一遍,凭着记忆写的,因为感觉挺有意思就想拉拉结构整理下。如有不足请见谅。
电影叙事文本的空间建构主要是从以下四个方面切入:地理空间、人物空间、隐喻空间和观影空间。
一、地理空间
真实的地理空间:阿根廷西北部沼泽地旁
沼泽地意喻困境。
从内部环境来看:沼泽地原本的梅塔一家未能离去到玻利维亚,而儿子jose这个原本离开了此地的人,再次回来到最终也未离开。
从外部环境来看:暴雨后的阿根廷。森林里困在沼泽里的牛,最终被枪击。
牛与人之间似有互文的联系。
二、人物空间
人物与自我的情感空间
本片属于群像,并未以某个具体人物的情感发展作为表现主旨,在推动叙事发展上占比并不大,真正推动叙事似乎的是:人们不断地受伤。人物与自我的情感空间是呈现人物的精神状态作为影片的底色。
例如母亲梅塔:总是情绪躁动,躺在床上不愿意动。而由母亲为代表的,就是影片一开头那群躺在椅子上的成年人。再加上男性延伸的即是父亲角色,面对母亲受伤有些漠不关心,以及自身怯懦的形态。

人和人的情感关系空间
一般来说,人和人的情感可以诱发冲突,引起人物的行动。
而这部影片则是通过构建这样几组人组关系的情感空间,来体现如同泥潭般关系
例如:
母亲梅塔——仆人伊萨:想要辞退仆人
女儿莫米——仆人伊萨:有女同性恋的倾向
儿子乔斯——表妹塔丽:有种乱伦的倾向
儿子乔斯——恋人mercedes——父亲bregorio:恋人曾经是父亲的恋人
白人——印第安人:对立

人和外界的情感关系空间
地理空间的建立与人物的表演提供了依据。
影片最为明显两个外界特征:沼泽、白人与印第安人的冲突。以及两个隐含的:圣女出现的电视报道、非洲老鼠的故事。
通过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加上外部环境带来的压迫感、似乎有出路的希望(实际非常大程度上是妄想),更是影片发展的一个“情节推动”,外界时间的流动即是人物的发展进程。


三、隐喻空间
镜头隐喻
首先,镜头内部:人物的运动、场面的调度、镜头的运动共同完成了镜头内部的空间建构,镜头语言对于空间的建构可以呈现人物和情节,还能够隐喻主题。
例如:
孩子们在猎杀困在沼泽里的牛时,在开枪的声音上配上的却是空镜的画面,以及两次枪声。让人莫名为小儿子的安危担忧。
影片结尾,小儿子卢西跌落。女儿却如影片开头,母亲受伤其余大人漠不关心的状态一般,走到泳池边躺着。

场景隐喻
剧作在选择故事发生的场景时,选择设计在这个场景而不是其他,必然是有背后意图的。
例如:
森林里被困在沼泽里的牛。

情景隐喻
一般来说,故事性强的影片会在故事发展的高潮,给人物的危机时刻设立一个两难的抉择时刻,由此来建立故事中的表达和隐喻。
仆人伊萨:表面说投靠亲戚,实际想跟着男生离开
儿子卢克:长出像鼠狗的牙齿,因为想窥见一直在外吠叫的狗,摔下梯子
女儿莫米:向成人方向,即总是躺着,对世事似乎漠不关心的方向发展
例如:
孩子们去捕捞鱼之后,哥哥在路边丢掉说:这是印第安人才会吃的东西。
而在餐桌上吃到鱼的时候又称赞好吃。


四、观影空间
期待式悬念
当我们所知道的信息比影片里的人物多的时候,这时候观众所产生的担忧和期待的心理机制,就是“期待式悬念”
而在影片结尾时,我们便看到了影片中若以梅塔一家为中心,他们还未发现的:仆人离开的真相、小儿子的遭遇。
而在整部影片到这里时,就产生了对小儿子的担忧,又通过对女儿行为的表现,伊萨的离开,购买便携床头冰箱,仿佛她也成了那些漠不关心生死的成人,毫无生气,这就是一个巨大的沼泽泥潭,越是挣扎越是容易死亡,而似乎只有躺着才能减缓下沉的速度。
而这样的结局并不是在强烈的戏剧冲突下展现给观众的,它选择的恰恰就是生活的常态表现,存在于那边地区上生活异常的紧绷感,尤其是影片的声音设计:总是在家外吠叫的野狗、苍蝇声、雷声、雨声、风声的密集化等等。(尤其是声音空间位置,非常好)
特别喜欢开头,拿着玻璃杯的特写镜头,冰块和玻璃杯摇晃碰撞的声音,更是加重了这样的不安焦灼的感觉。
明明似乎是炎热的夏季,但整部影片总是潮湿阴暗,就像他们家落满枯叶的游泳池,臭而腐烂,在其中发酵又再积累。

沼泽La Ciénaga(2001)

又名:湿乐园(港) / 魔沼(台) / The Swamp

上映日期:2001-07-05片长:103分钟

主演:梅赛黛斯·莫朗 格拉谢拉·博尔赫斯 马丁·艾德赫米安 蕾奥诺 

导演:卢奎西亚·马特尔 编剧:卢奎西亚·马特尔 Lucrecia Mart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