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费里尼:甜蜜的生活》里读到费里尼为《Marcello Mastroianni: The Fun of Cinema》一书所作的前言,文中提到他和马塞洛美好深厚的友谊,像下课放风的中学同学一样松弛自然的相处状态。费里尼在文中也否认了马塞洛是自己的替身这一看法,他说自己把帽子戴在马塞洛头上,是为了给他一种提示,使他感觉“他身上已经有个影像在帮助他”。
在费里尼满怀柔情的眼光里,马塞洛认为自己“谁也不是”,在片场时时处于剧中人物一样不知晓接下来发会生什么的状态,他宁愿“一天天地去发现它”,也常常一脸无奈,“像个恢复期的病人”,“像个被判处死刑的人”。
这本关于马塞洛的著作还没引进国内,暂且搬运在这里吧。文末有费里尼向马塞洛提起《女人城》时令他自己局促不安的感人叙述,也有避免目光相遇的动人时刻。
马尔切洛,亲爱的、无比优秀的马尔切洛,忠实、虔诚而又智慧的朋友:这样的朋友只有在故事里或三十年代的美国的某些电影里才会见到。
我和马尔切洛很少见面,几乎从不见面。也许这正是我们友谊长存的原因之一。这种友谊并不奢望从对方获取什么,不会强求对方,更没有什么规定去制约对方。这种友谊是美好的,真诚的,是毫无保留地彼此信任。
同马尔切洛一起工作令人愉快:他文质彬彬,聪明智慧,积极配合,他从不提问题,甚至在没有读剧本的情况下就能准确地进入角色。
“事先就知道将要发生的事情,”——马尔切洛说——“那有什么意义呢?我情愿像剧中人物一样,一天一天地去发现它。”
马尔切洛让人化装、穿戴、梳头、任人摆弄,毫无异议。他只问该问的问题,跟他在一起,一切都是那么宁静柔美,松弛自然。他是如此的自然,以至有时在拍摄时,甚至在拍摄他的场景,也许有时在拍他的特写镜头,他会在那里打起盹来。
正是他的这种游离于剧情之外的超越、几乎不为任何事物所干扰的心态,使他能够以最为自由、最为放松的心理参与演出,他没有职业演员的那种自负与紧张,换言之,他能够以自我去体验人物,以自信和游戏的心态,逐渐地进入影片正在叙述的奇遇中,而且,他不把电影作为职业,而是将电影变成了他的生活方式。
在某些日子里,我在电影城自己的办公室里,没有心思工作,情绪低落,有时感到厌烦,我百无聊赖地靠近窗户,朝下面的林苑小道望去,时而朝对面设有化妆间的大楼看一眼。如果碰巧我知道马尔切洛在那里化妆,我会迫不及待地下楼去找他,同他亲密相处,分享生命的鲜活时分。
走上通往化妆部门的楼梯,就传来音乐声、歌曲声,越是走进通往化妆间的走廊,音响效果愈是凸显。走进那长长的两边是化妆间的走廊,只见每个化妆间房门紧闭,门上贴着一张小纸条,上面有使用者的名字。有时我会在门上看到某某著名演员、国际明星的纸条。一次,我看见一化妆间的门上用胶条粘贴着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我谁也不是”。
但在那个改装成化妆间的大厅里,房门永远是敞开的。那里一片狂热的喧哗:小收音机里播放的节目声、喊叫声、助理导演手提式摄像机金属般的轰隆声和步话机不停地呼叫声,我敢打赌,五分钟后,谁也不知道躲在什么地方的演员们就已经准备好了,甚至他们正在下楼呢。正是在这里,在服装师、助理化妆师穿息不停的人群中,就是我刚才提到的热闹氛围里,我找到了马尔切洛:一个冒着热气的头盔笼罩着他的整个头部,一条特大的白床单从上身一直包裹到脚下。这就是马尔切洛,我是从那只悬挂着的手认出他的,手指夹着根点燃的香烟,烟雾缭绕,一直升到屋顶。
马尔切洛的周围依然是人来人往,但我知道他就在那儿,老斯纳波拉兹(影片《女人城》中的男主人公)正在睡觉。最后,他从镜子里瞥见了我,于是他抬起那只拿着香烟的手,向我打招呼,怕呛着我,他赶紧用另一只手驱逐烟雾。
马尔切洛同别人拍摄电影总让我有种奇妙的感觉:不管他穿着海盗服装,或19世纪绅士打扮,脸上粘贴上了胡须、大胡子,或打扮成神甫法里亚,但我还是忍不住建议化妆师,把他的眼睑颜色再弄深点,再加点皱纹或加点卷毛或把脸皮往脖颈上提提,使他的双下巴显得小点。这时,他站起来,伸直了腿,微笑地望着我,一脸无奈的神情,像个恢复期的病人,像个被判处死刑的人。他掐灭了烟,又点了一支。我们一起在走廊里散步。我们没有什么要说的,只是喜欢在一起,就像两个下了课的寄宿生、两个自由放风的士兵一样。他讲话时嘴巴是歪的,因为他要往一边吐烟。我们会偶然遇见从那里路过的服装师若兰多娜,她正用托板高高地举着一件新娘婚纱,我们一起兴高采烈地向她问好;然后又遇上了理发师朱西,我们俩人都非常喜欢她,她弯着腰,看见我们感到很荣幸,以感激的心情回答我们的问候。
马尔切洛·马斯特罗亚尼是那种会让你想起某个同桌的同学:一见如故,彼此心照,这正是我们友谊的基础。
对马尔切洛来说,友谊并非道义上必须承担的责任。只是见见面,呆在一起而已,或共同参与游戏,一起搞点恶作剧,编织谎言。而这一切会让你感到,这种中学生的生活似乎在摄制现场延续着。在现场,虽然马尔切洛以真实的演员身份出现,但他却保持着小青年的心态:他将人物演绎得聪慧、温和、女性,这正是作者想象中的人物,所以对我来说,他就是理想的演员。
在拍摄影片之前,我会与马尔切洛聊上几句,但很少,只是让他明白,我们一起即将要干的事情,我们一起要进行的一段旅程。我对他说我知道的,有时候,我自己也不知道故事该如何发展。马尔切洛从不会问一些令人尴尬的问题,他以好奇心来到摄制现场观看这里发生的事情,他的这种表现令作者亢奋:作者的感觉是,人物并不知晓下一个场景将发会生什么。于是,马尔切洛继续着天真、阳光的心态。他比他自己想象得要优秀得多,他本能地有协调事物的才能。他没有一般演员的通病:自负、过分的外露、炫耀、自我满足、自我陶醉等,而这些会对演员构成风险、造成伤害。所以,马尔切洛的谦虚保护了自己,使自己避免伤害。
我与马尔切洛是通过朱丽叶塔成为好友的:那时马尔切洛与朱丽叶塔同台演出戏剧,她向我谈起过他。但电影《甜蜜的生活》的主人公并不是为他定身打造的。当时制片德劳伦蒂斯坚持保罗·纽曼出演,但怎么能让一个大明星演个在威尼托大街闲荡的记者呢,而且他后面还跟着一帮帕帕拉佐这样的朋友,这难以令人信服。
但说实在的,我那时对马尔切洛也犹豫不决,感到困惑,虽然我竭尽全力为他辩护,但不为别的,只为说服制片人。
我想象着,那个怀疑一切、那个性格模棱两可、爱聊天,对女人不忠的记者,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我见了好多演员,考虑到多种解决方案,最后我决定也见见马尔切洛。我们一起开车兜风,像两个小孩子一样互相叙说了好多知心话,那些只有是故交才说的话,说着说着,我们有个共同发现,即生活中、人际关系中是可以使用一些计谋、策略、灵巧方法的。就这样,我们的思想一拍即合,主人公非他莫属了。我要他减肥,减10公斤(我总是这样,每次拍电影前我都要求他减10公斤),而且,我千方百计地让他变得风流点:让他用假眉毛,脸色苍白,还透着点淡黄色,有眼圈,带着几分邪气的眼神,黑色的服装、黑色的领带有点哀伤的味儿……
说马尔切洛·马斯特罗亚尼是我的电影替身,是另一个我,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朱丽叶塔·马西纳、阿妮塔·艾克贝里,以及所有在我影片中演出的演员甚至《船行》中那个硕大的“道具船”也是我的另一个我。我把自己的帽子戴到马尔切洛头上,并非为了让他与我认同,而只是为了给他一种信号、意向,给他某种提示,即为了创造一种思想传递的流畅渠道,使他感觉到,他身上已经有个影像在帮助他……我想,我将他装扮得像我,这对我来说,是我直接观察人物及其故事的方式:这是极其细腻微妙的举动,但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做到,只有像与马尔切洛有如此深交的朋友才能做到,只有脸皮厚并有强烈表演欲的演员才能做得到。
那天晚上,我对马尔切洛谈《女人城》时并未提及由他来出演主人公,因为那时制片人想用达斯廷·霍夫曼,说实在的,我也喜欢这个演员,我想,这应该是个很令人刺激的选择。马尔切洛很不在意地听着,就像一个人听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但出于友谊,出于礼貌他不得不听,并偶尔表现出有点好奇的样子。“这是一个男人的故事…”——我对他说——“他围着女人转,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打量着她,被其魅力所吸引,被其美貌所震惊。他凝视她,似乎也没有欲望要了解她,只是觉得她赏心悦目,注视着她,感受着震撼与兴奋,同时又有点颓丧,有点酸楚。也许他感到害怕了,因为找到一个心仪的女人并获得她,那意味着自己要屈服于她,自已会消失、死亡。于是,他宁愿继续寻觅女性,但永远不要得到她。”
以这种方式讲述一部电影,我自己都有点局促不安,我几乎被自己的叙述感动了,我默默地注视着马尔切洛,他也沉默不语。有好一会儿,我们避免目光相遇。在那时,我们在潜意识里几乎已经决定了,我们将要一起参加《女人城》的拍摄。
我还要与老斯纳波纳兹一起拍摄电影吗?我衷心祝愿,我们仍能一起工作。并希望尽早实现这一愿望。
费德里科·费里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