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0-12-30

野芦苇:怀念的60年代

“这世上最能令我产生激情的两件东西,一是革命,一是爱情。
——聂鲁达

20世纪60年代,一个狂飙激进、英雄迟暮挽歌般的年代。
1962年,阿尔及利亚的独立战争爆发,在法国南部村镇的寄宿中学里,四个少年同任何年代青春期的孩子一样,渴望着生活。他们灿烂的青春,因友情、爱情、信仰、战争、死亡的思考变得理性和结实。

Forestier被蒙上一层梦幻之光的少年,热爱文学、电影,外表弱不禁风、思想老成的小布尔乔亚同志。他对Serge的情感让他苦恼,对着镜子一遍遍质问自己:我是同性恋的场面,小心翼翼的触角是外向的亦是内里自恋的。原野中,搂着Serge骑在同一辆车上,脸紧贴着Serge的后背,无言的表达是他封存于记忆中短暂的温暖。关于未来,美好的想当然,并不因我们的喜好而给出两情相悦的答案。片子尾声,Forestier问及Serge关于过往,Serge的回答:希望Forestier可以忘了。不可企及不可继续的爱,让人心痛,关于生活,总是有些错位。而现实更糟糕的是生活还将继续。幸运的是,他与Marti间令很多人都渴望拥有的相安无事又牵牵连连的友情。

Serge浑身散发着原始活力的少年,洋溢着似乎永不枯竭的热情。对生活直接不带任何抒情的朴实,随遇而安。他与Forestier的过往,好似一段插曲,为按部就班步入正常轨迹重新认识了自己。

Marti这个思想包容、内心丰沛的女孩。没有惊艳的外表,但对事物的理解却是独到和深刻的,像她定义所喜欢的情感那样——不炙热、不浓烈,不占有,让人很安心很舒服地存在。不猜疑、不嫉妒、不歇斯底里。像一面湖水,透明而深邃,经过她的人,你可以感受她的静水深流亦可以感受到微波荡漾。她的成人礼不需要任何理由,因为独一无二的Forestier、Serge、Henri,他们永远是她不同心境面对的朋友。

Marian Henri从他时刻紧绷的脸、紧蹙的眉头中,可以感受到他内心无助的愤怒和虚空。外表冷漠的他,其实一样需要肯定,一样需要寄托。经过Marti这个平衡木,他成长了,他体内那些反共的情绪和狂妄的危险会稍稍和解吧。

法国人似乎对这种三角恋四角恋尤其擅长,而且演绎起来,不给人滥情的庸俗感,同自己喜欢的另一部片子François Truffaut----Jules et Jim一样,田园牧歌般的爱情和个体的自我解放莫过于此。在新浪潮已然式微的1962年,妥协、软弱、悲剧、伤感却是别样的华美。

而关于青春期的迷惘和悲伤,表现的手法可以是极端的、压抑的、狂妄的抑或伴随着自我放逐的堕落,但该剧却是以舒缓的镜头语言,以节制的情感写实,白描出一群少年的成长时光。阵痛伤感离别,勇敢面对并作出抉择,就是对生活最大的尊重。把探寻伤痛坦然地表现出来,也是对逝去美好年代发自内心的凭吊。

终了,镜头360°环拍,大地、天空、树木、阳光、少年渐渐淡出的背影,在清脆的口哨声和风拂过树林的沙沙声中定格。那段不浓不淡、不平凡、不刻意、不可以被跳过、不可以被省略的时光,有关那个只存在人们记忆中的浪漫年代,注定不会黯淡。

那些年轻的“革命者”精神将延续下去。今天,我们怀念那样的60年代,怀念“五月风暴”中巴黎街头横冲直撞的热血青年,可除了怀念、仰望,还能怎样?

野芦苇Les roseaux sauvages(1994)

又名:野恋 / The Wild Reeds

上映日期:1994-06-01片长:110分钟

主演:埃洛迪·布歇 加埃尔·莫雷尔 斯特凡·里多 弗雷德里克·戈尔 

导演:安德烈·泰希内 编剧:Olivier Massart/吉尔·托兰 Gilles Taurand/安德烈·泰希内 André Téchiné

野芦苇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