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我们永远也回不去;历史剧却要通过戏剧的方式进行虚构,尝试回到某一个节点。这是历史剧无可替代的魅力,也是最大的难题——我们怎么回去,我们的回去如何不是妄想,如何有真实的质感?

我认为《罗马》的创作是成功的。

首先是“民间视角”的插入,单就中国的情况来看,如果要拍一部《咸阳》《长安》之类的电视剧,电视剧的重心大概会放在以帝王为中心的上层,这样做最大的弊端是造成视角的单一,无法展现历史的复杂。就拿《罗马》中的犹太人泰门的设置来说,其实他与核心故事有多大的关联呢?他不过是茱莉亚家族的一个打手罢了,按理说,他只要杀人、审讯的时候出现就好了,然而《罗马》给了他更为丰富的质感,并且牵引出罗马东部以色列行省的一条线索,并且成功展示了罗马城内犹太教的存在状况。同时这个人物又不是工具性的,如果说为了展现罗马的宗教状况而安排一个犹太人,那么这个人物极有可能陷入模式化的境地,显得乏味。可是编剧插入了泰门的心灵转变史,从以暴力维生到抛弃暴力,塑造了全剧暴力、兽性的一个镜子,使得故事本身就存在着一种多元的审视,不仅仅是我们观众在看,剧中人也在看,我们参考剧中人审视剧中人,使得故事的层次更为丰厚。
再比如第二季的最后一个镜头,Pullo带着Caesarion走向拥挤的街道的长镜头,不断上升的视角造成了一种“俯瞰世事,多少苍凉唏嘘”的效果,带着未尽的故事,走向的是罗马城,消失的所在是罗马城,城里的人购物洗衣吵架,依旧。当然,所谓的“民间视角”不可能真正地做到完全民间,这样必将脱离故事的主线——这是电视剧,不是学术研究。然而我们依旧应该注意,凯撒、安东尼、屋大维,都不是主角,他们并不形成完整的线索,他们是被另一条线索串联起来的点,而这条线索是无名小卒Pullo。

其次,除了视角的多元,不得不提的是视野的足够深广。这要感谢“伟大的罗马”,北到高卢、不列颠,南到埃及,东到希腊、小亚细亚、以色列,西到西班牙,这样复杂的古文明交汇区,必然提供了无尽的素材。面对这样的广袤,最好的方法是皴染——就举北方的例子:北方,凯撒去过,与高卢人战;安东尼去过,与屋大维战,这是史实,无可争辩;Vorenace带回罗马的是高卢奴隶,在奴隶市场出售,勾连起他重新效力凯撒;高卢王的尸体被高卢奴隶偷走火化;Pullo的妻子Erine生于莱茵河以北,那里的葬俗是土葬,要在没有树的平原,那里有的是湖,有的是鱼……这就是好的历史剧的做法,观众不想上历史课,我们想看的是有历史质感的故事,是活人的故事。
这就牵连到人物塑造的问题,固然性场面的高频应该是有商业考量的,然而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性场面有的却是很成功的,我最欣赏的是最后屋大维兵临城下,克里奥佩特拉宫殿里众人交欢的场景,那种衰颓的末日气息,正是安东尼的生存象征,华丽地腐烂,是很美的。整部剧不塑造圣主形象——中国人最爱看的,编剧尝试触摸每个人心里面最深处的状况——屋大维享受性虐待,安东尼享受欲望……这想必是具有倾向性的塑造,代表了西方观众的审美需求,然而这很具有借鉴价值,我们不应该忌讳解构性的想象。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态度的认真,据考古学、世界史、语言学的老师说,这部戏是以投资大、尊重史实著称的,其实没有这一点,前面所说的两点即使再好,也不能称作一部良好的历史剧。

罗马 第二季Rome(2007)

又名:罗马帝国 第二季 / 罗马

主演:凯文·麦克基德 雷·史蒂文森 波利·沃克 凯瑞·康顿 詹姆斯 

导演:蒂莫西·范·帕腾 编剧:约翰·米利厄斯 John Milius/William J. MacDonald/Bruno Heller

罗马 第二季的影评

Riqu
Ri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