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和第二部之间的休息之间,我和朋友在发短信,我们在讨论咖啡壶的功率,看是不是可以在宿舍里用。

这个片子,我们看的是245分钟版的,不知道为什么这个页面上显示的是207分钟的。
就像现场一些朋友和有些评论提到的那样,导演的野心确实很大。我大概是在看到第一部分的一半的时候,有这种感觉,因为导演镜头下的人很多,谈的问题更多,包罗万象,企图把这个小圈子里的所有问题都暴露出来,所以他也需要四个小时来表达。可在我个人看来,稍显欠妥,让人觉得故事很零散,太大总是不太容易把握。其实这也算一个死循环吧,导演想表达全,那就必然导致故事大,故事大就比较难操控。
你不太可能要求一个独立纪录片导演说:你,把故事弄得短点,考虑一下观众的感受好吗?
“封闭”应该是一个关键词,与世隔绝,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喝酒作乐淡逼天南海北政治历史。
夫妻之间,可谓男耕女织,男人教书匠,女人裁缝,两个儿子,一起蒸馒头,令人艳羡。
“制度”是另一个关键词,悲哀的根源在于交易,而交易的本源在于制度。常有人热议说不要把一切问题归咎于制度,但从这个片子里,我看不到任何不责怪这个制度的理由。哪个人物说了一句,什么共和国就和清朝没啥两样,也是买官卖官。什么评职称,要搞关系,要调离,要搞关系,我真的懒得一一赘述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事情了。
之前讨论得很热的逃离北上广,后来又有说法,白领们回到家乡,不适应当地讲求人情关系的现实了,后来又回到北上广,这个片子给这个说法提供了注脚。许子东以前在一起节目里说,同事以常识来说,应该是最要防范的了,可是你看看片子里的同事们,对于送钱之类的事情,毫不避讳,虽然他们称自己为兄弟,我们也这样觉得,但是不是有一张更微妙的东西在里面?对,就是已经不顾一切了。
“孩子”是一个关键词。导演说得好,他们要换学校,要调工作,都是为了小孩子可以在县城受更好的教育。
整个片子,当然这肯定不是刻意或者说本来要表现的就是主人公的悲哀,但事实就是,一个本来逍遥快活的人,受旁边人影响,也走上了和他们一样的道路,到最后发现,自己不能接受改变。环境之势,看来往往是不可逆的,但里面有孩子的因素,所以这种不可逆也许原本就是一种必然。
这个片子的点太多,姑且说一个。
学校门口摆摊的老头说,地没了,他们给了一万块钱,但是钱很快花完了,没了就没了。可是如果地还在,至少每年或多或少可以种点粮食出来。

这根本不是一个人的悲哀,也不是一代人,建国以来,甚至是我们这个民族五千年历史的悲哀吧。

还有一个个人关键词,“初解放”,我奶奶常说,九岁来你们家做童养媳,“到来年”解放,“初解放”的时候怎样怎样。这是属于他们的记忆。

未完成的生活史(2010)

又名:The Unfinished History of Life

片长:207分钟

主演:未知

导演:丛峰 编剧:丛峰 Feng C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