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韩国2011年上映的电影《我爱你》和中国2023年上映的电影《我爱你!》均为姜草漫画《我爱你》的翻拍电影,但两部作品在风格上却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中国版更倾向于强化戏剧性的冲突,更接近爱情片,商业性更强;而韩国版的整体风格则更加平实,朴素,则更接近于书写老年人生活的剧情片,标题的标点符号也可体现这一点。本文将从主题立意、叙事方式和视听语言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我爱你》,对比分析,商业电影
一、主题立意:夕阳无限好
姜草的漫画《我爱你》的序章译名为“夕阳无限好”。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韩国《我爱你》(Late Blossom)和中国《我爱你!》(Love Never Ends)两部电影填补了市场上老年电影的空缺。电影的立意不止停留在对老年人爱情的展现,更有深入到对社会现象,空巢老人、家庭经济纠纷等等问题的思考,甚至于上升到对于生命的思考:是否有超越生命的爱情、生命该如何终结。虽然两部电影改编自同一部漫画,但两部电影的主题侧重却并不相同。从两版的英文译名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中版《Love Never Ends》更注重讲述爱情,展现三对老年人的爱情故事,而韩版《Late Blossom》则侧重对老年群体的关注。
二、人物设定:更新潮,更丰富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曾说,“在电影中,一切都取决于人物,因为观众只会对他们关心的人物投入情感”。人物的设定是电影中至关重要的内容。
1、男主角的人物设定
两版男主角的人物性格设定大致相同,都是脾气火爆、为人仗义,但在其他方面有所不同:
(1)社会阶层不同:影响角色间的冲突
韩国版翻拍中对金万皙的设定是一个脾气很差的送奶工,基本是对漫画的完全还原,更贴近于社会中低层。收入不高但能保证基本温饱,在剧情上与怡芬、张哥的社会地位差距较小。因此韩国版翻拍中人物矛盾冲突更少,给观众一种真实感,好像故事在身边发生,更容易引起共鸣。而中国版常为戒的收入相对更高,从职业、住房、生活爱好中都可以看出,他的退休生活相对是更加自在的,这也给他和慧如之间带来更深的代沟。
例如在中国版中老常首次看到慧如和山哥收废品时,立刻站在了他们的对立面,才有了“欢喜冤家”的开端。后面导演也借慧如的口表达过“你觉得那些钱无所谓,你有没有想过别人的生活有多困难啊”这一评价,把矛盾更加深化。而在韩国版中,爷爷在知道怡芬奶奶收废品的后,简短的不理解“这种东西能值几个钱”之后就主动帮忙收集瓶子,故事进展更加自然。
(2)子女关怀不同:对漫画的中国化的改编
韩国版中的金万皙与子女同住,子女戏份不多但从吃饭的细节可以看出子女的孝顺。而常为戒的子女虽然对他也有所关心,但多是偶尔带回的淘汰的衣服,在家里安着的监控,时刻和主治医生保持着联系。这也是电影中国化改编的一个成功之处,贴近许多中国家庭的现实。
(3)潮流化标签:现代化创新
中国版的翻拍则对男主角常为戒的设定有较大的改动。在原有的设定之外,更添加了“潮流化”的标签,这是导演结合时代背景进行的改编。潮流的服装、潮流的动作以及时不时出现的网络热词增添了电影的喜剧效果。
(图2 常为戒穿着时尚打游戏)
但这一改编也存在一定问题,它在一定程度上与现实有些脱节,社会中依然是被时代所淘汰的老人占据多数。
2、女主角的人物设定:女性意识的觉醒
两版女主角在人物性格设定上有所差异。韩版女主宋怡芬基本符合大众对奶奶的想象:温和、贤惠、勤快。贫苦农家出身,不得已和丈夫到城市打工,被丈夫抛弃后没有再嫁,只是一个人默默坚持默默生活。
而中版女主李慧如则更添一些“英气”,勇敢、知恩图报。原本是村里大户人家出身,却选择和心爱的男人私奔。丈夫意外病逝后独自在广州生活,受到房东仇老师的帮助,也因这一次帮助,她照顾了仇老师二十年的饮食起居,知恩图报。近年来女性意识的觉醒呈现出鲜明化和多元化的特点,影视剧中的女性的形象打破了“家庭妇女”“依附、无主见”的形象,变得更加鲜活,更加坚毅。
3、孙女的形象:衬托的角色
在两部电影中孙女的角色都是推动情节的次要人物。在爷爷的爱情进展到关键节点时,作为“旁观者清”的视角对爷爷进行点拨。
在韩国《我爱你》中,孙女是办事处的小职员,在发现爷爷和怡芬奶奶相互喜欢时,鼓励爷爷大胆表白表达爱。在整个情节中孙女都是以很不起眼的方式助推着两人感情的发展,让观众觉得顺理成章。人物塑造上也是温和亲切的形象,处理非常生活化。
而中国版《我爱你!》中,孙女的戏份更重。这一版本的孙女是一个思想意识非常独立的潮流青年。她大胆洒脱,从侧面帮助了常为戒潮流、年轻化形象的塑造。勇敢追爱,给了老常一个提醒。她的形象塑造更加鲜明,作用更强,但有些喧宾夺主的问题,分散了观众对主角的注意力。
4、新增角色仇老师和陈院长:传统美学意蕴的展现
中国版《我爱你!》中的一大独创就是仇老师和陈院长的情节。两人类似“梁祝”的悲剧感情通过各中意象的表达独具传统美感。不同于山哥和妻子大象一样的爱情,美若仙的爱情像她养在房里的一群小鸟,被锁在房里锁在心里,连她的窗都是假的。空空等待,岁月蹉跎。加之仇老师非遗剧中传承人的身份,让这段感情更能体现出传统美学。这种经典的悲剧美学带有很独特的中国传统故事的风韵,给原本现代潮流的电影中添了一丝清流。
三、视听语言
1、蒙太奇的使用:快节奏的享受
在中国版翻拍中,剪辑手段被导演强化使用,而韩国版则是尽可能弱化剪辑给人带来的“出戏”的感觉。
中国版的翻拍中多次出现复现蒙太奇。例如在老常和李慧如表达心迹后两人度过的一段快乐时光部分,导演使用了蒙太奇将玩密室逃脱、去游乐园、收购废品等多个环节进行快节奏的拼接,给人以更强的视觉刺激。
同时还有表现老常失眠的片段,用灯光的开关剪接镜头,有很强的节奏感。
而韩国版选择了类似纪录片的拍摄手法,景别切换较少,平铺直叙,娓娓道来。
2、意象特写镜头:含蓄的情感表达
中国版翻拍中的意象使用更多服务于更深层的价值认同,而韩国版翻拍中的意象更多是服务于角色本身。
中国版翻拍中除了环境镜头和动作镜头之外,时常穿插使用渲染镜头,通过对特定意象的特写表达隐喻含义。
影片中多次出现过蜗牛。在每一次老常的内心出现波动和纠结的时候总是有蜗牛出现,暗示着他的内心活动。对已逝伴侣的愧疚,对是否追爱的迟疑。
窗户是电影中的一个重要意象。仇老师守着的窗,是她对旧日情感的难以割舍;老常和慧如在密室逃脱里,最后的关卡也到了一闪窗前;在影片结尾老常追随慧如前往乡下时,发给儿女的照片也是一张乡下的窗台。“窗”在影片中时一种向往、一种期盼。
山哥的一对泥人,从夫妻结婚一直保存完好,在两人携手赴死之后却被意外打碎,泥人也象征着两人的生命,爱情的终结。
而韩国版中的意象相对较少,比较典型的是结尾的路灯。怡芬奶奶走后仍叮嘱下一任住户时常打开路灯,突出了人物的善良,以及对金万皙的在意。
四、结语
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中一大突出特点就是商业电影的增多。《我爱你!》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想要表达的内容、情节太多,以致于观众稍有眼花缭乱之感。但影片在中国化、现代化方面是值得肯定的。
韩国电影市场近年来则是逐渐开放和多样化,越来越多的独立电影和小众电影涌现出来。这些电影通常关注社会问题、人性和文化冲突等主题,呈现出独特的美学风格和思想内涵。但就本片而言,完全的平铺直叙可能会一定程度上缺乏对观众的吸引力。
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屡屡爆冷,我们应当尝试去探究相关原因。一味追求叫座虽然能实现电影的利润,但难以打动人心真正让观众叫好。观众呼唤更平实、更有深度的电影内容。借鉴有益内容,实现电影的更优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夏.《我爱你》:“老年电影”的闪光和流行[N].中国电影报,2023-07-05(010).DOI:10.28064/n.cnki.ncdyb.2023.000633
[2]王素芳.电影《我爱你》:爱,无止境[N].海南日报,2023-07-03(B16).DOI:10.28356/n.cnki.nhlrb.2023.003486
[3]段晓光.“冷静”与“沉浸”的交叉叙事策略并置影响对文本的解读——以韩国电影《我爱你》为例[J].视听,2019,(09):95-96.DOI:10.19395/j.cnki.1674-246x.2019.09.051
[4]姚萌.浅析影视作品中关于爱情主题的叙述——以《恋空》和《我爱你》为例[J].传播与版权,2015,(11):111-112.DOI:10.16852/j.cnki.45-1390/g2.2015.1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