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的《谪仙记》看过很多遍了,然而最近才知道,这篇一万两千字的短篇小说,原来在1989年被谢晋拍成了一部电影,名为《最后的贵族》。《谪仙记》讲的是旧上海四位家世显赫的大小姐,在1946年一同赴美求学,毕业后又一同在纽约工作定居,各自走上不同感情道路的故事,电影遵循的也是这个主题。

电影上映时,我还不识字,更不识贵族不识仙。如今,也算在纽约“旅居”过一些时日,对小说里的人与事有了些概念。看完以后,思古怀今,尤其是对比原著,难免产生了荡气回肠、意犹未尽之感。因此,也谈谈自己的看法。

[img=1:C][/img]

说说女主:

作为小说的拥趸,当然最关心的是女主角李彤由谁来演。这就像“红迷”关心谁演林黛玉,“金庸迷”关心谁演黄蓉。然而,我却看到了潘虹。当年的潘虹,的确是一线女星,可是演起李彤,我明显看到了她的吃力。

小说里渲染李彤美貌的地方有很多,其中最直接的描写是:

“李彤的身材十分高挑,五官轮廓都异常飞扬显突,一双炯炯露光的眼睛,一闪便把人罩住了,她那一头大卷蓬松的乌发,有三分之二掠过左额,堆泻到肩上来,左边平着耳际却插着一枚碎钻镶成的大蜘蛛,蜘蛛的四对足紧紧蟠在鬓发上,一个鼓圆的身子却高高的飞翘起来。”(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位“大波浪”的美女,至于这三个字怎么断句就看诸君自己的偏好了。)

李虹身高一米七,占了“高挑”;中俄混血儿,占了“轮廓显突”;眼睛的确又大又亮,占了“炯炯露光”。然而,貌似把片中濮存昕演的男一号陈寅给“罩住了”,就是没把我罩住。我觉得这跟李彤在电影里的出场方式有关。电影的开头,李彤在上海家中举办二十岁生日晚宴隆重出场,这是小说中没有的情节,但对电影来说,也算是必要的铺垫。须知潘嫂那年已经三十有三,一头干练的短发,身材又不够凹凸,因此一下子让我觉得有些失望。接着,潘版“李彤”在前五十分钟,因为剧情需要,不是纯情少女状,就是意气奋发的女留学生,总是携带着一股生硬。
[img=4:C][/img]

但是,转机出现在五十分钟以后。当李彤失踪后重新出现在四小姐中其他两位的婚礼上的时候,终于有了些小说中的感觉了。剧组真的给她穿上了“银白底子飘满了枫叶的闪光缎子旗袍”,潘虹的女人味这时也终于嫁接到了“踏入社会版”李彤的身上。之后,李彤在原著中夸张的风姿、各种强颜欢笑,也被潘虹演绎了出来。
[img=7:C][/img]

然后亮点终于出现在了最后,就是李彤赴威尼斯投水的悲怆一幕。原著中,这一段是通过电报和李彤寄来的一张留影侧面表现的,当然这在电影中很难回避,也应该正面表现!当潘虹行走在威尼斯的古老街道上,以及坐在河边咖啡馆的椅子上的时候,我终于觉得,我心目中的李彤出现了。因为,那真是一种,风华绝代的女子阅尽沧桑、悲凉满心之后的、难以诉说的姿态,“那么倔强”,“那么孤傲”。

所以,潘虹演绎的李彤,可以算是“半江瑟瑟半江红”吧。

说说男主:

女一略微“吃力”,但是男一濮存昕我觉得很到位。“陈寅”,在小说中是以“我”出现的,是整个故事的讲述人,具体形象并不突出。在电影中,编剧将他设计为了李彤的初恋,我想这是突出了整个故事的悲剧性:前准男友在找不到自己的时候结了婚,而李彤自己在感情上却一直空落,甚至做了已婚男人的情人。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大陆男演员中,不是随便一个就能拉出来演“哈佛高材生”的,尤其还是位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插过八年队的人。濮存昕演绎的陈寅,斯文、儒雅,又饱含深情,把小说中并不突出的“我”的形象塑造得非常饱满。

说说配角:

先得说英达。没想到是他演了苦追李彤的“周大庆”。要说所谓“贵族”,这里面英达确实是贵族,又真在美国留过学,穿上西装,打上领结,骨子里的洋派立马显露了出来。片中的周大庆,除了木讷以外,又有点原著中没有的、英达式的滑稽,做到了对李彤的衬托。
[img=2:C][/img]

再说肖雄演的雷芷苓,演出了一种高雅与内敛。片子里,编剧将雷芷苓的职业设计成了一位女生物学家,但是由于在上海的初恋男友没有来美国,所以在纽约一直单身。其实在小说中,雷芷苓也嫁了一位工程师男友。这个改动我感觉很棒,让电影中的人物命运更丰富,又多代表了留学生的一种类型。

[img=3:C][/img]

最后说说李安。我也是在豆瓣看别人说,才注意到李安竟然在片子里客串了一位没有台词的小角色,旧称“龙套”,现称“打酱油”。现在他誉满全球,当时应该刚刚结束纽约大学电影硕士毕业之后的“六年失业期”。看来再大的咖,也都是小角色成长起来的,这是多么典型的一个励志故事。

说说故事背景:

请注意1946年这个时间节点。她们这四位大小姐于1946年到达卫斯理女子学院读本科,因此1949年必然是要经历政权更迭带来的家庭动荡的。小说里也写道:

“况且那个时候,每个人的家里都遭到战乱的打击,大家因此没有心情再去出风头,只好用功读书起来。慧芬提到她在威士礼的时代,总要冠上:当我是Sophomore的时候。后两年,她是不大要提的。”

正是1949年,彻底改变了主人公李彤的一生,也为她后来的悲剧作了注解。因为她“一家人从上海逃难出来,乘太平轮到台湾,轮船中途出了事”。当时国民党高官与子女,因时代剧变渡海赴台、或又离台赴美者,有一大批,彻底改变了纽约华人的格局与生态。这是白先勇最熟悉的一个人群,所以写故事时,才驾驭得如此炉火纯青吧。这方面先不引申,因为一引申就收不住。

说说配乐:

影片中,陈寅在警察局保释了李彤,两个人坐在曼哈顿的一间酒吧里,时而互相凝视,时而互诉衷肠。在4分钟左右的镜头中,没有台词,只是配了一段爵士乐作为背景。请让我向配这段音乐的人致敬!--因为实在是配得太恰当,太到位了! 这首歌,叫做Solitude,是美国三十年代的一首曲子。除了曲调凄美以外,关键是它的歌词相当虐心,完全是陈寅和李彤关系的写照。

[img=6:C][/img]

比如前三段(我不自量力翻译一下)

In my solitude you haunt me
With reveries of days gone by

我的孤独中
你肆意弥漫
伴随着白日梦
一天又一天

In my solitude you taunt me
With memories that never die

我的孤独中
你奚落嘲讽
萦绕着昨天事
从来不消融

I sit in my chair
I'm filled with despair
There's no one could be so sad
With gloom everywhere
I sit and I stare
I know that I'll soon go mad

我坐在椅子上
绝望满腔
哪有人可以如此的忧郁
如此遍体鳞伤
我一动不动
娥眉怅惘
我知道自己不久
就会疯狂


说说台词:

就说一句吧,因为个人理解这一句是在文学性上甚至超越了原著的地方。片子最后,李彤坐在水边,悠悠地问那个拉小提琴的老人:
Are the waters in the world all linked together?
(世界上的水,都是相通的吗?)

这里的隐喻是:李彤在生命的尽头,在自已出生和将要死亡的威尼斯,仍然在思考着自己灵魂的归宿,也许是上海,也许是纽约,但也只是也许而已。

说说幕后:

查这部片子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谢晋和白先勇是要让林青霞来演李彤的,但是快开拍时,林青霞因为两岸关系原因,无法接演,后来潘虹由女二号“临危受命”,这也成为了林青霞从影生涯的最大遗憾。仔细想想,那个年代,林青霞的确适合演李彤,但我个人会找是李媛媛来演。
[img=5:C][/img]

豆瓣一位网友的评论说:不是潘虹不好,而是李彤太好了!我最后也想说,不是《最后的贵族》不好,而是《谪仙记》太好了。《最后的贵族》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也许是时候考虑重拍了吧。这不是个容易的事。我拭目以待。

最后的贵族(1989)

又名:The Last Aristocrats / 谪仙记

上映日期:1989(中国大陆) / 1989-12-23(韩国)片长:112分钟

主演:潘虹 濮存昕 李克纯 肖雄 卢玲 祝希娟 卢燕 颜美怡 王冰 

导演:谢晋 编剧:白先勇 Hsien-Yung Pai/孙正国 Cheng-kuo Sun/白桦 Hua B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