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要在朋友圈写影评了】一个陌生的网友在聊天开始之初就推荐我一部电影,我不知道为什么他推荐这个电影,但是冲着戛纳金棕榈还是去看了。刚看完说说感想吧。
《四月三周两天》,有人看完可能会觉得它是个沉闷的电影,有人可能受不了电影一开始铺垫的情节节奏太慢,但当你越往后看,就越能发现这部片子有多么的引人入胜。这可能跟导演的镜头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电影运用了好多的长镜头,从一开始跟着女主在大学宿舍里穿梭,到后来镜头陪着女主四处订酒店买烟,再到后期随着女主在夜色中如无头苍蝇一般横冲直撞地去“弃婴”,这些个长镜头一次比一次传递着更复杂也更饱满的情绪。
是的,这部电影讲的是公有制的罗马尼亚在1987年堕胎还非法化的时候发生的故事,听说电影还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通常我们觉得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肯定会有情绪的爆发,落入煽情的套路,但是这部影片全程超级克制,全片的演员在遭受苦难和恐惧的时候也几乎没怎么见泪水。而且镜头语言的冰冷跟当时的罗马尼亚社会也保持了高度一致。
说说我几个印象深刻的点。首先,最让我吃惊的就是1987年罗马尼亚社会的冰冷,几乎所有人陌生人讲话都是直白甚至是无礼的,比如酒店的前台,去街上问路时遇到的行人,那个时候的罗马尼亚还是计划经济,物资匮乏,女主买个烟要一家一家打听,去哪里都要被查身份证,无论你干嘛总有人问你目的是什么,和当初八十年代的我们何其相似,但是那个时候的罗马尼亚禁止堕胎,被发现就要蹲监狱,女主为了帮朋友堕胎一整天提心吊胆,脸上的表情也没有一秒松懈。

还有个镜头让我印象深刻。女主去参加男友妈妈的生日宴,席间还有爸妈的朋友围坐一桌,导演给的镜头很独特。正常这个镜头一般人怎么拍,肯定得有个全景吧?然后多镜头多机位给说话的人分别以特写或近景吧?但是这个导演偏不,依旧是以一个长镜头完成了席间十几分钟的谈话。机位是固定的,就一个。给了个近景,一群人围着正方形的桌子坐,空出机位的一面,男女主是一对情侣坐在机位对面,男主父母就在他俩两边,四个人正对着镜头,可是父母在边上稍一挪动就可能出画了,可导演镜头并不管你,这个机位是不动的,宾客在桌子两边,他们的侧脸时有时无,说话时比划的双手在席间飞舞,镜头前可以看到桌上丰盛的晚宴,以及最清晰的女主的表情(男主坐的靠后一点所以没有女主清晰)。女主当时刚帮闺蜜做了人流,闺蜜子宫内刚插了个工具等待胎儿引流的时候她就不得不跑去参加生日宴,所以闺蜜被她一个人扔在酒店,胎儿引流成不成功,闺蜜是生是死女主那时都不知道,所以这十几分钟的宴席里她的茫然焦虑恐惧难挨清晰可辨。导演就是用独特的镜头语言诠释了一个非常揪心的故事。可是这个故事虽然剧本本身噱头极强,导演的表现却没有卖弄,反而相当克制。
导演克制之处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比如在女主看到闺蜜引流下来的已成形的死胎的时候,卫生间冰冷的地上放着那具尸体,镜头是个仰角,女主蹲着俯视这个胎儿,表情带着悲悯,却还有更多的情绪传达,比如震惊,比如不知所措等等,她就这样看着死胎很久,估计有两分钟,然后她才回神去找东西准备“弃婴”。这里不得不说演员的演技真的深得我意。可能是看惯了情绪化的表演,也可能是我就是爱这种写实风格的演技,所以我对这部片子的演员的克制及其赞赏。
《演员的诞生》和其他国产片看多了,愈发觉得好多人演戏都不自然或过于用力,动不动就流泪,事实上我认为生活中我们很多情况下是无暇流泪的,演戏方式有很多种,不是落泪最动人。而且哭戏也有高低之分,比如《小偷家族》女主被抓之后戴着手铐接受审问时候的哭戏,真真刷新了我对哭戏的认知,实在太真实太有感染力了!我相信那是这个演员通过对生活的细心观察捕捉到的灵感,然后运用到了自己演的角色中。

说回这部影片,女主也有落泪的时候,就是她跟男友讨论自己以后万一怀孕要堕胎怎么办的那场戏,两个人坐在逼仄的房间,也是固定机位,男女演员一边一个给侧脸,近景,我们看不清女主的表情和泪痕,但是通过她的肢体语言知道她掉眼泪了,这段同样十分克制。
说到克制,这部电影克制的桥段太多了,比如在两个女孩在旅馆里跟非法堕胎男医生讨价还价的时候,男医生嫌钱不够要求女主陪睡那段,镜头语言之简洁让我瞠目结舌,女主同意交易然后开始干脆利落的脱袜子,闺蜜不想目睹这一切于是知趣地走出旅馆房间到走廊里吸烟,吸完烟又经过了失措徘徊之后复而开门回屋躲进卫生间打开水龙头,坐在马桶上,这时女主光着下体进来,走进浴室冲洗,这一切都是一气呵成,镜头机位也只有一个,演员没什么特写,导演就是用镜头交代你发生了这么个事,按理说这个时候应该是屈辱的爆发的时候,但是导演没这么做,我想这样更高级,因为生活就是这一组镜头,跟你没那么多废话,你要么接受条件现在堕胎,要么你不堕胎纸包不住火等着接受舆论道德和法律的鞭笞,生活根本不给你回味的空隙,只会让你快下决定,这就是生活的本质,本质就是残酷,它来不及给你机会流泪。
再说最后一点,也是让我印象深刻的长镜头,分别是女主焦急地从男友家回来找闺蜜的路上,她走过一段昏暗的桥,路灯的光线是从上往下照下来的,隔一段竖一个路灯,没有路灯的地方全是黑暗,导演给了个近景在前面拍,女主在镜头后面一路匆忙往回赶,在这条路上,我们就透过这一阵一阵的路灯光线,看着女主的脸一会消失在黑夜,一会又瞬时间暴露在灯光下,就这样忽明忽暗,我就觉得这个镜头特别高级。
然后还有后面女主“弃婴”那一段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女主慌张的跑出酒店,在夜色里四处寻觅可以弃婴的地点,长镜头在后面跟着她,夜里的街道真黑啊,那一刻作为看官我就跟着女主担心,怕这巨大的黑暗吞噬了她,怕她的夜路有危险,女主依然是一会明一会暗,但大多都是被黑暗包围,我们透过镜头一瞬能看到她的一个侧脸,一瞬能看清她的肢体语言,但更多时候我们什么都看不见。这两个镜头里的黑暗给我带来了很深的印象,你说导演不能让光线稍微强一些吗?至少可以让我们看清女主的脸?但导演偏不,他就是要让这些看不见的黑暗一次次包裹着女主,即使瞬间光明驱散了黑夜,但是这片黑暗还是会一次次袭来,跟随着这个长镜头我们越是看不清女主的脸就越是跟着她提心吊胆。
这组镜头的高明之处就是他很懂得操纵观众的心理,镜头里什么也看不见的黑暗就像是中国水墨画里的留白,虽然什么都没有,但就是这么引人入胜、让人止不住地联想。
说了这么多,推荐大家去看看这部电影。当然我觉得这电影真的是够小众,对普通观众不是很友好。但如果你是电影爱好者,如果你也跟我一样喜欢写实的风格,推荐你这部电影。
今天我的影评没写什么深入的思想内涵,而是头一次尝试分析电影的镜头语言,因为很多电影里想要挖掘的东西实在不便于说,就留给各位看官自己解析吧。

四月三周两天4 luni, 3 săptămâni și 2 zile(2007)

又名:4月3周2日:堕胎日记(港) / 4月3周又2天(台) / 堕胎日记 / 悲观主义的花朵 / 短暂的一天 / 4 Months, 3 Weeks and 2 Days

上映日期:2007-05-17(戛纳电影节) / 2007-08-24(意大利) / 2007-09-14(罗马尼亚)片长:113分钟

主演:安娜玛丽亚·玛琳卡 劳拉·瓦西里 弗拉德·伊凡诺夫 亚历山德 

导演:克里斯蒂安·蒙吉 编剧:克里斯蒂安·蒙吉 Cristian Mungiu

四月三周两天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