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08-01

猫:眼泪感动了自己


本来是等美国大选的,结果实在无聊就点了《CATS》电影版看了,话说片头那段熟悉的主题旋律一响起还是很振奋的,然而猫猫们一出来,我就有点发懵了,我以为开拍电影版是借助电影的技术力量去弥补舞台剧的短板和不足,谁知道导演直接把舞台剧的呈现效果搬进了大银幕,也就是说电影版的猫也没能摆脱穿连体毛毛服的命运,相比舞台剧,电影版的毛毛服还被放大了看,演员们“搔首弄姿”的学猫的体态也差点让节操碎了一地,额,这就有些许尴尬了。于是我赶紧搜了一下豆瓣影评,果然,一边倒的扑街,主要槽点大致集中在“好好的猫被拍成怪物...这不能让小朋友看,根本是部惊悚片嘛...”之类的。

究竟为什么舞台剧的《CATS》一票难求、经久不衰,影版的《CATS》就成了恐怖电影、少儿不宜?我想可能是这么几点原因吧,首先,导演错误的估计了受众群。舞台剧和电影的受众不同,正如同电影和电视剧的受众不同,大银幕和电视剧隔着几十元的门票门槛,造成了电视剧的观众居家的多、关心生活比关心社会的多、关心婆媳比关心干群关系的多...舞台剧也亦然,舞台剧和电影也隔着几百元门票的门槛,相比舞台剧,电影的受众要求更高,技术、镜头、故事、画面、演员等等,而能花几百上千进剧场观看舞台剧的,如果不是圈内人,那多半也是对生活品质有更高追求,或者说对精神维度、深度有更高追求的人。看现场,舞美、视效、音乐、演员等都会拧成一股力量形成作品的整体观,一处贡献一丢丢,那现场冲击力就大,一个作品往往是细节多样化融合的综合体,加上现场几十米观演距离,形成观众与作品交流的同空间、异时空的特殊感受,所以一部经典或优秀的作品上演,有经验的观众就会上瘾,就会喜欢感知虚实结合的内心体验。其二导演对角色塑造傲娇心理。或许舞台剧的“猫”塑造太经典了,以至于导演在影版转换时选择“拿来主义”,而不是考虑用电影更擅长的技术手段来解决舞台剧上的“猫”过于“人”化的问题,所以当演员穿着连体毛毛服在地上爬行的时候,你除了觉得演员腰腹肌力量一定很好外,却频频出戏的尴尬。舞台剧和影版的区别仅在于镜框式舞台换场了显示屏,我记得那时看剧场版时,我和朋友特意买了不错的位置,为的就是能摸一摸“猫”的毛毛是啥材料,没想到除了摸到的手感很“羊绒”感外,还闻到了香味,是服装师特意给服装喷洒的木质香水,顿时,欣喜上头,可惜,影版就少了这层体验,我觉得是导演忽略了观赏空间之过。

说了扑街的缘由,再来说说我认为好的方面,也是两点。1、演员对角色的敬畏心;2、音乐对岁月的穿透力。先说演员,看到这样的卡司阵容都来演“猫”,你不感到意外,毕竟歌舞剧在欧美国家是有传统和群众基础的。电影百年,多少好莱坞的演员是从百老汇走出去的,那些优秀的艺术家们深知在演员这个群体里,没有一技之长混江湖,迟早都要还的。所以,你会看到功勋加身的资深某某对塑造角色的敬畏心,故事之下,没有身价只有角色,这一点真希望我们的演员能理解。再说音乐,我还记得自己看现场版时,一直在等那句“Memory, all alone in the moonlight”,好的作品有时就是这样,明明不是主题旋律,但多年后人们对那个作品的记忆却完全可以用几段乐句去概括,当老猫一句Memory, all alone in the moonlight...我瞬间哭了,不知为何,是因为随着歌词追忆青春?但我英语很烂,那是跟着旋律致敬经典?经典诞生时,我还不知道在哪呢。可细想,这两种想法我都有吧,或者还有更复杂的念头,但是品味作品的魅力不就在于此吗,如果一杯茶端上来,你能直接了当说这是班章、那是明前芽,这可能说明你是卖茶的,品茶的人不一定能叨叨一二,他会讲感受,说入口涩苦酸甘。我觉得赏作品亦然,好作品不是用手术刀切割研究的,而是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意外之喜,所以当影版Memory, all alone in the moonlight响起,我又哭了,眼泪献给《Memory》,感受留给我自己....


猫Cats(2019)

又名:妖猫传

上映日期:2019-12-20(美国)片长:110分钟

主演:詹妮弗·哈德森 泰勒·斯威夫特 詹姆斯·柯登 伊德里斯·艾尔 

导演:汤姆·霍伯 编剧:安德鲁·洛伊德·韦伯 Andrew Lloyd Webber/T·S·艾略特 T.S. Eliot

猫的影评

YIconky
YIconky • 吐了
一片云
一片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