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电影我不喜欢解读剧情,“拍什么”属于文学范畴,电影的重点在于“怎么拍”。之所以对本片剧情进行解读,旨在反驳一种观点——《公民凯恩》的成功仅在于炫技。事实上,《公民凯恩》的文本本身也足够出色,比较同时期的著名美国电影,诸如《乱世佳人》、《卡萨布兰卡》、《魂断蓝桥》等等,《公民凯恩》在立意、格局上绝非那些浪漫故事片可比。
一、剧情解读
在作者电影的解读中,有一类错误,就是把电影和作者的生平、所处时代挂钩,用电影外的资料来诠释电影。这种索引式解读产生了一种悖论:假设一部电影是完整的,那电影本身已经包含了所有用于解读的信息,依赖索引解读则证明了电影的不完整。索引的边界应该止于研究作者,而非研究电影。例如本片中的“Rosebud”,甚至被追溯到传媒大亨赫斯特情妇的私处,可谓啼笑皆非。
Rosebud是一把钥匙,用于解开凯恩个体的悲剧(可能人类的悲剧)。也就是贯穿电影的,凯恩在“个体权利和专制”之间的抗争与失败。
凯恩的童年即被“专制”所改变,被迫离开家庭,由银行进行监护。动因是母亲的爱和父亲的贪财。以爱的名义的专制,也存在于之后凯恩与苏珊之间。于是,小凯恩用Rosebud雪橇进行了抗争。
童年的阴影是凯恩日后一切行为的线索。
办报早期,凯恩践行了他的抗争,决定为民众发声。发表了著名的两条原则。
本片的一个重要人物是凯恩好友杰德李兰,他是凯恩的镜子。他最早预言了凯恩的转变。
两人反目的那场戏中的台词非常值得研究。李兰说,凯恩所谓的平民权力,其实是被凯恩当做礼物送给他们的,凯恩所认为的爱,其实是凯恩自己方式的爱,并且要求民众回报。这种实质上的专制源于凯恩作为个体的局限性。奥森威尔斯表达了他的悲观主义:人具有两面性,可以是专制的受害者,也能是专制本身,所以人是靠不住的。就像电影里凯恩对于苏珊的剧评,他一方面采用了李兰的观点,另一方面却解雇了李兰。
凯恩和苏珊的感情线是抗争的延伸。为苏珊造剧院是为了证明一些事情——将报道中“singer”的引号去掉。在凯恩看来,这个引号其实是掌握了话语权的媒体对苏珊的专制。所以凯恩千方百计想要证明苏珊是合格的歌手,最终自己沦为了操纵报纸的资本家。
直面对苏珊,凯恩不顾苏珊作为个体的权利,以爱为理由,圈养、控制。如同凯恩的童年,财富和爱再次成为了专制的理由。苏珊离他而去,凯恩在房间里愤怒发泄着,无意间拾起了水晶球,思绪回到童年,他想起了“Rosebud”,并且意识到自己一生抗争的失败。
二、叙事
非线性叙事的说法并不高明,不足以精准概括本片的叙事方式。《公民凯恩》实际采用的是“拼图叙事”的方式。
拼图叙事不同于“罗生门叙事”,区别在于:拼图叙事——每个人说的都是真相,但都不完整;罗生门叙事——每个人说的都完整,但不全是真相。同时,奥森威尔斯极富创意的用一段新闻片概述了凯恩的一生,这仿佛像拼图包装盒上的预览图。这种叙事模式在我有限的观片量里实属首见,在1941年以前是否有类似的叙事结构,还望告知。
叙事风格上,一改大片厂时代好莱坞的常规套路,不再用一个主要情节来贯穿全片,而是化整为零,分别叙述了凯恩的童年、事业、从政、婚姻等多个维度。观众在看完电影后无法归纳出电影究竟讲了什么故事。因为在《公民凯恩》中,叙事不是目的,仅是功能,是为了呈现出凯恩这个人物的一生,并且传达作者的意图。这种叙事风格通常在票房上不收欢迎,但从电影创新的角度却足够精致。
三、视听语言
1、对于本片视听上的分析可谓汗牛充栋,几乎每一个镜头的处理都堪称教科书经典。在我看来,这当中固然存在着炫技,但在大多数时候导演都控制住了自己炫技的欲望,总体来说还是镜头服务于电影主体。
举例来说,被津津乐道的低角度“天花板”镜头,虽然有“隐藏麦克风”的炫技目的,但也恰好体现了影片中传达“权力”“专制”的创造意图。
相同功能的还包括深焦摄影。凯恩在近景,表现了他此刻的强势、自大。
在电影后半段,凯恩和苏珊的两人场景中,总是采用苏珊坐在地上的调度。体现了两人关系中她的弱势地位。

2、神来之笔的镜头。
首先是开头新闻片里,多个镜头被“做旧”处理。在早期默片里,许多电影都有图中的这些黑色细线。《大都会》开头的说明文字介绍说,这些细线是由于16mm胶片修复成35mm过程中产生的。类似想法非常像现代电影中,采用昏黄斑驳的特效处理。
“上帝之光”丁达尔效应。用烟并不稀奇,但特别的是纸面的白光,当镜头推近至近景后,观众依然无法看见纸面的字,非常具有神秘感。





未完待续……

公民凯恩Citizen Kane(1941)

又名:大国民(港/台)

上映日期:1941-09-05(美国)片长:119分钟

主演:奥逊·威尔斯 约瑟夫·科顿 多萝西·康明戈尔 阿格妮丝·摩尔 

导演:奥逊·威尔斯 编剧:Herman J. Mankiewicz/Orson Welles

公民凯恩的影评

狮子癌
狮子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