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之光》是我看的第一部卓别林电影,看完之后,只能感慨自己对卓别林的认识太浅薄了。电影是虽是喜剧,但展现了社会底层的悲情。一个底层流浪汉尚且这般善良懂得爱,而中上层社会人士,却不懂得关爱,沉醉在舞会的欢乐气氛。电影开篇,城市纪念物揭幕,城市的流浪汉躺卧其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鲜明讽刺,这幕布可谓是城市的遮羞布。
这部电影看完后,我有一种似曾相识感,看过太多类似的剧情电影了。底层流浪汉因为爱,奉献自己的一切去帮助盲人卖花女孩,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与故事模板吧!后世的电影人,在这个基础上不断的拓展与升华,创造出了数不清的剧作。最近抖音里,刷到了一个故事:男子为女友看病网贷,后期为了偿还之前的网贷,开始以贷养贷,欠49平台30万,女友知道后提出分手。这个故事可谓现实版“城市之光”了。电影里,女主最后认出了流浪者,电影就戛然而止了,让观影者遐想。后续该如何发展,我个人倾向于悲情,两个人不可能在一起成为恋人。女主潜意识里等待的人是一个富人,是一个绅士,是如进店里订花的那个年轻绅士,那个才是她等待的人。
《城市之光》展现的是人性之光,底层小人物的爱情,引领时代价值观。电影上映时期是1931年,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这个是大时代的背景,也是造成流浪者与盲女的悲苦根源。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更加需要爱需要关怀,需要欢乐,笑对生活的苦难。总的来说,电影还是比较正能量的。而东野圭吾的《白夜行》,则比较暗黑了,将人性深处的恶刻画地淋漓尽致。《白夜行》的时代背景,是1989年日本楼市泡沫破裂后,进入经济低迷期。故事和《城市之光》有很大程度地相似性,很钦佩东野圭吾的故事的巧妙构思与语言的字字珠玑,桐原亮司为了唐泽雪穗,不惜牺牲一切。
《白夜行》阅读完至今已经五年多了,很多地方都值得细细品味,第一次阅读的人,估计需要几天才能缓过来的。东野圭吾,描绘人性刻骨铭心,塑造了“恶女”形象与“弃子”角色。对于《白夜行》,所有的恶之源,我都归结于社会,社会底层人得不到基本上的生活保障,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罪恶。89年经济泡沫破裂,日本三十年都没完全走出来的。日本女性不同于国内,结婚后就辞职操持家庭养育孩子,家庭主要依靠男性来供养。日本社会生活压力巨大,当经济低迷,失业率居高时,很多家庭就要破碎,女性重回社会就业严峻,这就必然造就女性悲苦。雪穗的母亲,就是这样的女性。为了生活,不得不牺牲雪穗满足桐原掌柜的兽欲。日本社会的阶级固化严重,普通底层人士生活还是很艰难的,经不住社会时代的浪潮击打。前段时间,观看《海街日记》时,对于女主的家庭关系很迷,这也印证了日本社会家庭婚姻关系的矛盾。童年的雪穗与亮司,经受了非同龄人所能接受的恶,心理变化产生恶,也不可避免。现在也能够理解为什么那么日本年轻女孩会去出演#%电影,如过江之鲫,为了生活,不得不牺牲一些东西。一切家庭产生的恶,都该归结于社会,它是源头。

城市之光City Lights(1931)

又名:City Lights: A Comedy Romance in Pantomime / Lichter der Großstadt

上映日期:1931-01-30(洛杉矶首映) / 1931-03-07(美国)片长:87分钟

主演:查理·卓别林 弗吉尼亚·切瑞尔 佛罗伦斯·李 亨利·伯格曼  

导演:查理·卓别林 编剧:查理·卓别林 Charles Chaplin/Harry Clive/Harry Crocker

城市之光的影评

秦时
秦时 • 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