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0-09-16

捍卫雅各布:光的波粒二象性


一口气看完了《捍卫雅各布》,剧中多次提到了比喻和符号,没有看过小说原著,就对印象比较深的几个情节稍微展开一些探讨。

剧中一个一闪而过的桥段是女律师在雅各布家里向他讲述那个著名的“双缝实验“,这个情节被安插在这里显得十分刻意,但也因此被记住了:

在没有加装探测器的情况下光是以波状传输的,而在用探测器观察光量子的时候,它又呈现为颗粒状。光的性质取决于你是否在观察它。

真实生活中,具有二象性的不仅仅是光,很多时候我们的表现取决于别人对我们的观测方式。剧中人物之间存在很多矛盾,最深刻的无疑是雅各布和母亲之间的矛盾:光与观察者。剧中有几个特写是劳瑞盯着心理医生办公室外面墙壁上挂着的印象派油画入神,她向医生表达了自己对于印象派的热爱。忠实地画光是印象派的一个主要目标,一切都是关于“光的转瞬即逝的本质”,因此许多印象派画家选择在一天中不同的时候和天气条件下反复地描绘同一主题。光是比被描绘的对象本身更重要的东西。这种艺术流派制造了视觉上的愉悦和刺激,与古典主义或摄影作品不同,印象派画布前的观赏者的意识是流动的。劳瑞的眼睛在接受了光信号后,在大脑中创造了一幅与之对应的视觉印象。朦胧的画面,模糊的印象,通过大脑的加工生成出深信不疑的认知。这不就像是劳瑞看待雅各布的方式吗?法庭上控方律师提出的一些具有说服力的控诉(没有实证,注意)、丈夫努力隐瞒的家族历史、雅各布成长过程中若隐若现的暴力倾向,任何一个条件独立存在都不足以让劳瑞相信自己儿子是杀人凶手,但是当三个条件同时存在时,这种困惑也就能够被合理解释了。

艺术专业出身,在儿童福利机构工作的劳瑞习惯于凭借感性去理解这个世界,这一点从一开始劳瑞对宣传片里的自己发表的意见和后来偷偷来到本家门外,透过窗户观察悲伤的母亲都足以证明同理共情是她体验这个世界的重要方式,她在乎自己带给别人的感受,于是不能忍受别人因为自己承受痛苦。这样的人格是无法忍受暴行和不公的,即使施暴的一方是自己的至亲。如果我们遵循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悲剧的“美”在于它将有缺陷的人性升华为诗意,劳瑞骨子里对于美的偏爱让她在潜意识里一下子就从无数个可能性中选出了最万劫不复的那一个。作者从一开始就将宿命论的观点推到了观众面前,当劳瑞选择相信雅各布是杀人凶手的时候,她已经深信这就是命运赋予她的角色了:遇见一个携带暴力基因的完美丈夫,生育一个冷血无情的杀手儿子,她任由自己沉迷于这出悲剧并且试图以最符合悲剧逻辑的方式演完这出戏。我认为作者在这里试图证明“潜意识即命运“这一观点,即使所有存在着的可能性的时候都摆在你的面前,尽管你拥有自由意志,你也只能作出那个唯一的选择。

当劳瑞从自己制造的车祸中清醒过来时,她失忆了。我一直相信遗忘是一种幸存机制。忘记了对雅各布实施的“审判”后的劳瑞反过来担心雅各布醒来后是否会将她“定罪”,识别这种审判者与罪人的二元性不正是我们每个人在生命终点前都要面对的自我认知吗?病床上,劳瑞看着安迪说,我只希望我们一家人能回到从前,但是这里没有说是回到多远的从前。让我们假设她想要回到的是那个早晨,本还没有死去的时间里,巴伯一家还是那个正常、熟悉、完美的家庭。然后呢?命运的车轮还是会一刻不停地向前行驶,她必须继续作出选择,然而选择本身更像是一个陷阱,在你知道你可以做出选择之前,你的原生属性就像一口锅一样丢了过来;在你知道你可以选择的当下,无数个潜意识中做出的选择已经造成了面前这堆既成事实;你甚至没机会追溯究竟是什么东西造就了现在的你,你就已经是你了,这点在雅各布身上就很明显。

再回到波粒二象性的启发上,其实我们对于事物的感知来源于我们看待它的观点。对未来无知的时候,我们只能以因果论的方式看待世界,于是才会对自己的选择感到后悔,怀疑另一些选择可能会更好,这时候的痛苦是,虽然我们拥有自由选择的能力,但是我们的选择导致了一个自己不愿意看到的结果。然而,当我们转换观点以目的论的方式看待这个世界的时候,就会发现即使我们看透了整个未来,也依然无法选择终点,这时候的痛苦是,明知道会有那样的未来,但是无法避免。就两者的效果来看,它们其实都导致了一个人无法选择终点的事实,这个过程的感觉就像在等待被一颗陨石击中,从地面上看它越来越近,但实际上,它一直在到来的路上。

剧中也有相似的比喻:

We're sailing towards an iceberg, this little white peak in the distance getting closer and closer, but really it's been underneath us the whole time. - Jacob

“我们正驶向一座冰山,远处的白色小山峰越来越近,但实际上它一直都在我们下面。” 剧中雅各布的这个比喻,其实源于心理学中非常著名的“冰山理论”。弗洛伊德用冰山的比喻来描述心灵的三个层次。在心灵的地形模型中,弗洛伊德描述了有意识的心灵,它包含了我们所意识到的所有心理过程,这被看作是冰山一角。

例如,你可能此时感到口渴,决定去喝水。

前意识包含一个人目前还没有意识到的想法和感觉,但很容易被带入意识。它存在于意识水平之下,在潜意识之上。前意识就像一个心理等候室,在那里思想一直停留,直到它们“成功地吸引了意识的眼睛”(弗洛伊德,1924,第306页)。这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可用记忆"这个词的意思。例如,你现在不记得你的手机号码,一旦有人提到它,你可以很容易地回忆起来。前意识中可能有温和的情绪体验,但有时候创伤性和强大的负面情绪会被压抑,因此在前意识中不常见。

最后,潜意识包含了意识无法触及但能影响判断、感觉或行为的心理过程。根据弗洛伊德(1915) 的观点,潜意识是人类行为的主要来源。就像冰山一样,心灵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你看不见的部分。我们的感情、动机和决定实际上都受到我们过去经历的强有力的影响,并被储存在潜意识的冰层中。弗洛伊德将这三种系统应用于他的人格结构——本我,自我和超我。这里本我被认为是完全潜意识的,而自我和超我则是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的交织。虽然我们完全了解自己有意识的行为,但我们不知道自己的潜意识里储存了什么信息。潜意识里包含了各种重要的和令人不安的材料,需要我们把它挡在意识之外,因为太危险而不能被完全承认。潜意识就像一个仓库,一个原始愿望和冲动的“大锅”,由前意识区域控制和调节。例如,弗洛伊德 (1915) 发现一些事件和欲望往往太可怕或痛苦,他的病人不愿意承认,并认为这些信息被锁在潜意识里。这可以通过压制的过程发生。

潜意识包含了我们基于生物的本能 (性爱和杀戮),它是对性和侵略的原始冲动 (弗洛伊德,1915)。弗洛伊德认为,我们原始的冲动往往无法达到意识,因为它们是我们理性、有意识的自我所不能接受的。人们使用一系列的防御机制(比如压抑)来避免知道他们的无意识动机和感觉是什么。弗洛伊德理论的一个主要假设是,潜意识支配行为的程度比人们想象的要大。事实上,精神分析的目的就是揭示这种防御机制的使用,从而使无意识变得有意识。最初,心理学对心理过程在潜意识层面运作的观点持怀疑态度。然而,随着心理学和精神分析之间差距的缩小,潜意识的概念现在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焦点。例如,认知心理学已经识别出潜意识过程,如程序记忆 (Tulving, 1972),自动处理 (Bargh & Chartrand, 1999);Stroop, 1935) 和社会心理学已经表明内隐加工的重要性 (Greenwald & Banaji, 1995)。这些发现证明了潜意识过程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然而,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揭示了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的局限性,而现代的“适应性潜意识”概念(Wilson, 2004)与精神分析理论并不相同。

事实上,弗洛伊德低估了潜意识的重要性,就冰山类比而言,水下有更大一部分的大脑。通过将相当程度的高水平、复杂的处理过程归入潜意识,大脑才能最有效地运作。弗洛伊德(1915)认为潜意识是一个单一的实体,而心理学现在认为,心灵是由一系列模块组成的,这些模块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进化,并在意识之外运作。

回到剧中,作者将“循环”这个概念贯穿于整条故事线中是为了奠定“终点决定论”的基调。表面上人的自由意志可以选择路径,但是你触及不到的潜意识却早就为你圈定了选项,那么所谓自由意志又何谓自由呢。就算一个人可以通过强大的意识、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去骗过(压制)自己的潜意识,从而作出所谓自由意志下的选择,就像安迪那样,成功地向自己和陪审团证明了儿子是无罪的,妻子是无罪的,自己是无罪的,但却依然无法选择终点,为什么会有这种限制?我不知道。也许就像光速不变原理一样,是一种物理上的限制。

McLeod, S. A. (2015). Unconscious mind. Simply Psychology. https://www.simplypsychology.org/unconscious-mind.html

Freud, S. (1915). The unconscious. SE, 14: 159-204.

Freud, S. (1924). 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psychoanalysis, trans. Joan Riviere.


捍卫雅各布Defending Jacob(2020)

又名:捍卫我儿(港) / 捍卫雅各(台)

主演:克里斯·埃文斯 米歇尔·道克瑞 杰登·马泰尔 贝蒂·加布里埃 

导演:莫滕·泰杜姆 编剧:马克·鲍姆贝克 Mark Bomback/威廉·蓝迪 William Landay

捍卫雅各布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