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偶然地,在观赏这部情节曲折的片子时,我从一句台词上感受到了有力的震颤。这发生在格雷诺耶用处女之香迷惑了押解他的狱卒和行刑官,在众人渴求的目光中走向断头台的时候。磨刀霍霍的刽子手像迎接上帝一般双膝跪地,大声疾呼:He’s innocent!
大多数字幕组把这句话翻译成了“他是无辜的”,这是符合情节性的译法。但我更倾向于,刽子手是在惊叹自己闻到的气味,即格雷诺耶专门制作给自己的处女之香。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他是纯真无邪的。
谋杀犯当然不是纯真无邪的,纯真无邪的是处女的体香。这是非常讽刺的一幕,掠夺者炫耀着他的战利品,可人们不关心他犯下的罪,而是无法抗拒地赞叹战利品的美妙。罪恶、人伦、道德,没有一样比想要瓜分一点纯真的欲念更重要。以香水师的身份来说,格雷诺耶获得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功。然而从个人角度,不再是关注焦点的他已然一败涂地。
这部电影改编自德国作家帕特里克·聚斯金德的同名小说。电影在情节上遵循了原著的节奏,只做了少量的更改和添加,非常尊重故事本身。必须承认,《香水》这部小说是一部非常锐利的作品,无论电影怎么表达,都很难掩盖作者试图传达的人性之恶。它颠覆了人们对于向往美好的认同的价值观,犀利地指出占有欲的存在才是驱使人们向往美好的动力。电影不遗余力地表达了这一点,处处通过人们对香气的反应刻画了占有欲的强大。
感官刺激是低级的
气味是一种正当时的东西。如开篇所说,香气没有属于自己的历史。就算是熟悉的香味能够唤起一些东西,它的本质也不过是一种熟悉的感官刺激。只要令人感觉美好,人们就会趋之若鹜。从巴尔蒂尼被贵族老爷提出“制造一个和’爱神与赛琪’一样的香水”时,人们对于香气的占有欲就已初见端倪。毕竟,谁不喜欢好的和美的,并想占为己有呢?何况只是仿造一瓶香水这样的不足挂齿的小事。
闻到一种迷人的香便要穿在身上,尝到一种好处便想总能吃到,这很像被电流刺激了快感神经之后不停踩开关的老鼠。感官刺激使人冲动、令人迷醉,有时让人失去理智,退化甚至被重置。这指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即无论我们如何自诩高级,人类与兽类在感官世界面前是平等的,我们对于美的吸引无法招架。所以,只要掌握了好的和美的,就能控制人们的心,使自己成为受欢迎的。
格雷诺耶就是这样的天赋者,因为他有个够敏锐的鼻子,即便没有人教他,他也可以认识各种各样的气味,从广博的气味资源中找到好的。事实上,知道一种气味的好与不好不需要人教,这是每一个嗅觉功能健全的人都会有的与生俱来的判断力,和对于某一类香气的审美训练是两回事。人们会对美丑好坏有个基本的,且趋于达成共识的判断,比如知道大多数食物是香的,但鱼和奶酪是臭的。这是一种原始审美。人们对于纯真的审美也是原始的,因为干净的、未受沾染的、初生的存在,会激起人的占有欲和将其打上自己烙印的想法,这是自发的反应,来自一种未受训练的低级审美。
处女香好闻在哪里?我们得清楚,它不是一种大多数人能够嗅到的气味,我们并不能凭气味来判断谁是处女,所以很难猜想这种气味里有什么。但我们知道它没有成熟女性的体味,没有母乳的味道,没有男人的气味(若使用书中的原句,即没有“精液的气味”)。所以它的特质是未受玷污、一尘不染的干净,是含苞待放的馥郁,是瓜熟蒂落前的娇艳欲滴。它是干净的,也是诱惑的,和处女一样。
所以少女往往不需要用香水,纯洁是美的一种极致,不需要香水来掩饰体味或装点美好。香水可以烘托美好并给予一种想象,并没有欺骗的本意,但可以被有此意图的人拿来行骗。而在这个故事里,处女香水的存在是恶的,因为它不再是一种盖住体臭、制造幻境的美化品。它将被剥夺的纯真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成功地迷惑人的神志,引诱他们犯罪。甚至可以说,处女香与真正香水的本质,完全是背道而驰的。后者的精髓在于给予意象,而前者的内核是天真无邪一尘不染,是一切归零,是令人为建造的、包括道德与人性在内的一切都轰然倒塌,是一份暴露真实内心的还原剂。它的本质不再是美好的,它成了一个陷阱,一个武器。香水也可以是恶的。
所以尽管处女香是新奇的,有创意的,做法复杂调香不俗,但它唤醒的是处女情结、性欲、以及基于性欲和处女情结的欣赏和赞叹,是这些低级的动物本能,而那不属于人性。
格雷诺耶的可悲与可恶
格雷诺耶一出生就带着邪恶剧本。这世界对他非常残酷,母亲生下他但并没有要养他,育儿院的小孩怕他所以试图掐死他,养他的人和教香水的师傅没有要爱他而是只拿他赚钱,整个世界都没有人爱他。这是一个非常悲惨的事实,格雷诺耶很不幸。
同时,他完全符合“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个判断。因为需要生存下去,所以他用啼哭借刀杀人,将母亲送上断头台;因为第一次闻到处女的体香所以必须闻个够,所以他对拿着黄香李的女孩只顾着闻,根本不管对方对此作何反应,弄死了对方以后更无后顾之忧地扒开衣服闻个够;因为需要作出旷世之香受人瞩目,所以只要能提取到香味连生命都不重要,牺牲掉几个女孩作为实验品更是无关痛痒。他犯下的罪确实罄竹难书。
从他的意图上判断,格雷诺耶似乎不是故意要做恶人,啼哭索求给养是生之本能,闷死黄香李女孩是一个意外(书中是故意掐死的,在此不按原著角度分析),之后的杀戮都只是需要女孩的香味,可是她们并不会乖乖让自己提取,只好先绝后患。
所以,谋杀从来不是格雷诺耶的目的。可并不能因此就以为找到了为格雷诺耶开脱的理由。在瑞奇斯问他杀害劳拉的原因时,格雷诺耶的答案只有一层意思:I needed her. I just needed her. 在他的认知中,他需要的,他就要拿,并没有道德观念来约束自我。他当然不是真的需要劳拉。其实他在说:我需要它,那个香味。谁要是妨碍他,那就人挡杀人。
到此为止,格雷诺耶不是本性中有恶的成分,而是他等于恶本身。他拥有的不是针对性的邪恶,而是不知何为邪恶所以没有忌讳。这比自甘堕落还要可怕,因为他站在了堕落的终点。他有超凡的嗅觉与提香能力,还有无体味的优势做掩护,犯罪有如神助无一失手。他确实不是凡人,但他的内心从来没有一丝善与光明。更进一步地说,他是堕天使的化身。
为何格雷诺耶是这样的?我可以尝试给他归因,也许是依靠感官为生但缺乏教育所以没有道德观念,这从他表达能力薄弱、词汇量小听不懂巴尔蒂尼的教导便能看出来;也许是因为从来没有任何人爱他,也没有人善意地待他,所以他不知道如何爱人,更不知何为善良。他只是依仗着嗅觉,深谙纯真的引诱是多么难以抗拒,他自己本就不能免俗,所以他也想占有。
当他发现自己的鼻子足够灵敏的时候,格雷诺耶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只要他能够控制气味,他就能够蛊惑人心。然而,他的贪婪还和别人不一样。他并没有想要得到女人的第一次,而是想要成为她们。更精准地说,是要成为拥有受人爱戴特质的人。他并不能接受自己一文不值、无人知晓。在山洞里长眠的桥段是这种欲望的体现,醒来时格雷诺耶意识到自己没有气味,他有泥的味道,衣服的味道和残留的羹汤味道,就是没有一个活人的味道。他不是个正常的人,可他是什么呢?他无法接受自己什么都不是,像那个没有气味的山洞,因为一无所有所以无法收获注意。
可以说,格雷诺耶贪欲的本质是爱欲,想要被爱(或许也想要爱人),是比想要破处更高级的、更接近人性而的欲望。尽管他看似没有普通人的性欲,但他成功地掠夺了处女的特质并安置在自己身上,这比所有睡过处女的男人都更接近占有一个处女的纯洁。可欲望终究是欲望,爱欲并不是爱。爱可以被培养、被习得,但不来源于本能。纯真本身不受人爱戴,只是人们对纯真的占有欲亘古不变而已。
以为占有欲就是爱的格雷诺耶从一开始就错了。当他发现人们因性欲被撩拨起来而发狂的时候,没有人想要和他发生关系,而是随便找了一个身边人,是谁不重要,发泄欲望才重要;瑞奇斯认他做儿子,不是因为爱格雷诺耶,而是他闻到已死的女儿,想要尽力将有她的东西留在身边,他依然只爱自己的女儿。格雷诺耶意识到,他依然一文不值、无人知晓。他什么都不是。他不重要。
在格雷诺耶幡然醒悟的这一段,电影加入了他回忆黄香李女孩的桥段,赋予了她作为格雷诺耶初恋的形象。这是一段非常精准的注解。如果这个女孩没有在遇到格雷诺耶的时候感到恐慌、而是任由他闻和索取,体谅他初次遇见美好的手足无措,结局会不会不一样?格雷诺耶在刑场上回忆这个女孩的时候,同样这样扪心自问。可以看出,在“纯粹的恶”与“纯粹”之间,电影选择表达后者,给予了格雷诺耶一丝人性的挣扎,使他没有恶得面貌全非。可惜,假设没有意义,当下的他哭泣,是因为答案显而易见,从那个女孩开始,他被爱的可能就已经终结。愿望早已破灭,而他之后的努力都是徒劳无功,他是为自己本可能被爱改变的人生而悲泣。
纯真无罪,是人性恶
制造出了处女之香并成功蛊惑了的灵魂,没有令人们爱戴格雷诺耶,却让他们更固守本性。利用人性之恶的格雷诺耶是恶魔无疑,但这份恶果并不在他料想之内。他只是发现处女香能勾起人的本能,而人们究竟能做恶到什么程度,他是毫无头绪的。
这就是这个故事非常有趣的一条暗线了。为什么用处女的体香来代表纯真是没有问题的?而为什么这种纯洁又有着无法征服的特点,格雷诺耶始终都是这种纯真的载体而不能成为它?电影一方面崇拜着处女所代表的洁净,呈现它诱惑的那一面,并强调动物本能在其面前不堪一击。另一方面,这种纯洁一旦脱离了它的源头,离开了那个制造出它的女孩,便再无傍身之处,外人就算占为己有,也无法为我所用。于是这里产生了一个困境,即纯真若不能自制便无法拥有,可人们依旧不会停止向往。究竟是前者导致了后者,还是后者抬高了前者的价值,电影没有给出结论,而是给出了一个结局:在人人求纯真而不得的境况中,悲惨会不断发生。
究竟是纯真贻害无穷还是人类作恶多端呢?小说和电影文本都偏向了人之恶。小说非常坦率,直言格雷诺耶生来害死母亲,是个恶魔无疑,并且除了被杀的少女们未曾作恶,其他人或多或少都有意做过坏事。电影温和一些,在技术层面上,电影用宗教感极强的音乐来表达包容,少量特写、大量广角和流动性低的镜头语言构造了一种耐心观察、安静凝视的气氛,由此柔化了恶人的凌厉与冷决。如果要尽职尽责地表达恶,却用直面描写的手法,恐怕会拍出一部彻头彻尾的惊悚片。好在影片没有掩饰格雷诺耶任何一次作恶,也没有掩饰其他人的,它非常准确地传达出了主题:人之初,性本恶,性相近,习不相远。
这部作品借香水的诱惑戳穿坐怀不乱的谎言,毫不留情地批判了道德约束的无力。对人性的否认来的如此坚决,令人齿冷,但它刻画出的以纯粹伤及无辜的意图确实令人哑口无言。人性不堪探究、窥视与检验,恶魔永存于目所不及,我们甚至无法保持距离,只能等待恶魔自行了断。可那并不是结局,伸手除掉恶魔的,也许一样是恶人。

香水Perfume: The Story of a Murderer(2006)

又名:香水:一个杀人犯的故事 / 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 / 香水:杀手的故事 / 杀手故事 / Das Parfum - Die Geschichte eines Mörders

上映日期:2006-09-07(德国) / 2006-09-14(法国) / 2006-11-24(西班牙) / 2007-01-05(美国)片长:147分钟

主演:本·卫肖 艾伦·瑞克曼 蕾切儿·哈伍德 达斯汀·霍夫曼 大卫 

导演:汤姆·提克威 编剧:安德鲁·伯金 Andrew Birkin/伯纳德·艾辛格 Bernd Eichinger/汤姆·提克威 Tom Tykwer/帕特里克·聚斯金德 Patrick Süskind

香水的影评

槑槑
槑槑 • 香水
年糕瘦
年糕瘦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