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冰须泮,春来草自生

每每谈到“家庭教育”我都无法下笔,就像是打开老旧的红漆箱子取那尘封的回忆,灰尘迷了眼,堵在嗓子眼,压在心尖上,让人不能喘息却又无可奈何。手拍打发黄的纸张,在微弱的光中,看那字迹,原来一笔一划,全是我的人生。

闲来看到关于电影《春潮》的一篇文章,顿时被吸引,没想到被歌颂、被赞扬、被完美化的带着滤镜的母爱,在现实与大众的清洗下、在杨荔钠导演的电影里、在郝蕾与金燕玲的演技中,她,终于露出了本来属于她却又一直被掩藏的那部分模样。

我不善于写影评,因为我知道一千个人的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部电影的影评都很多,豆瓣里面都是。在看了很多篇《春潮》的影评后,我看到一个评论说“看再多的影评或解说都不会像自己观看电影那样感受到电影的情感,恰恰那才是一部电影最重要的一部分”。

该电影讲的是大多数中国原生家庭都或多或少存在矛盾的关系——母女关系,影片借助伦理关系细腻的探讨了原生家庭如何潜移默化的影响个人和下一代对人生的选择和看世界的视角。与多数文艺片的宿命一样,这部电影的弹幕中充斥了很多不理解的声音“电影太沉闷”“我花六块钱就给我看这?”“这电影讲的什么”我看到这种弹幕反而很开心,抖音电影剪辑贤于葛格解说《春潮》时便说:有时候看不懂一部电影是一个人的幸运,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很不幸,我是后者。

我生活在一个四线城市,成长在完整却又畸形的家庭里。我的母亲是那个年代的大学生,年轻貌美、家庭富裕,毕业后就到我们当地数一数二的国企坐办公室。而我父亲,却只是和我母亲一个公司里的司机,初中毕业并且家里是农村的。当他们结婚时我的姥爷送给母亲一套房,我父亲和我奶奶买不起城区的房子却也硬是不让我母亲收,理由是不能收女方的房子。结果他俩结婚后一直住在厂子破旧的宿舍里,直到在我三岁那年搬离了那里,才算有了我们自己的家。

我曾问过我妈,为什么这么门不当户不对,你还要选择我爸?我妈欲言又止,说当时年纪大了,相亲都相烦了,头脑一热就结婚了。得,这么头脑一热,导致接下来的二十年里,家里都没有平静过。母亲学历高,能力强,不久就辞去工作自己做生意。爸爸农村出身只求稳当,还在厂里做司机,多年后也坐到了车队队长的位置。但这一切都弥补不了父母之间差距。在我前二十年的记忆里,母亲总是在和父亲吵架打架,母亲总是在吼、在无理取闹、在大发雷霆,之后便肯定是要迁怒于我,然后对我又打又骂。好在我和父亲是一根线上的蚂蚱,他惹母亲不高兴了,我要挨打,我惹母亲不高兴了,他也少不了挨骂。

我不止一次的求他们离婚,结果母亲却每每都哭着说为了给我一个完整的家,所以她忍着。其实我和父亲都知道却不敢说,家里唯一没有忍的,就是母亲。毫无疑问,在争吵,打骂的童年中成长起来的我叛逆、暴躁,我离家出走、逃学、打架、早孕、自杀,所以当《春潮》女主郭建波独白说“你每一次咒骂他,我就在心里憎恨你一次,你摧毁的不是一个家庭,是母亲在我心里的形象”,我泣不成声。

我下决心要逃离,也发誓以后绝对不会回到这个让我厌恶的小城市。高考完看着那一点点分数,我选择了从军入伍,远离了家乡远离了母亲远离了那个让我又爱又恨的家。在苦累交加的新兵连,半个月才允许我们往家里打一通电话,每个人五分钟。班里的每个人每次打电话都哭得稀里哗啦,而我,没有掉过一滴眼泪,甚至还暗暗窃喜。至此,我以为我的人生算是有了一个新的起点。可现实是我以为的永远只是我以为的,母亲的“言传身教”加上我的“耳濡目染”,我的性格、脾气、为人处世在部队中都变成了我身上的刺,处处扎伤别人的同时也伤害着我自己。

后来,在电话里知道了母亲怀孕的消息,我有了一个与我相差十八岁的妹妹,她是个意外。我听后只说,“不要想着我以后帮你们养她,想都不要想”。有无数个夜晚我自己坐在无人的库房,想着或许我本来也是个温柔善良的姑娘,我也很会体贴人、很会说温暖的话,只是这些我未曾获得过。

我要变成和母亲一样的人吗?不,绝不!死都不行!好在部队是大集体,是大熔炉,我开始在这所特殊的“大学”里学习怎样成为自己,学习怎样成为更好的自己。

后来休假回家,机智的我本着“我惹不起还躲不起吗”的原则,一直住在外面,偶尔回家看看。不知是由于年纪大了还是因为有了我妹,母亲的脾气好了很多。但她还是会骂、会暴躁。一次我们还是爆发了很大的争吵,母亲说我的性格差,不恋家,不喜欢她和父亲,她知道我以后不会回到他们身边孝敬他们。她还说她意识到了自己对我曾经的教育很失败,也承认了自己脾气是真的不好,“但是又能怎么样,你让我一个四十岁的人改性格是不可能的!”我妈说。《春潮》女主郭建波的母亲纪明岚在同学聚会喝醉酒后在家里没事找事,她来到郭建波的房间数落了一通,然后说“这你想让我怎么样呢?难不成我要给你下跪,我要给你磕头,那你就满意了是吧”看到这儿我竟笑了,妈,不是一个妈,人,却是一样的人啊。我记得那次争吵的最后是我哭着对母亲说“你既然知道了你对我的教育是错的,你也知道了你的脾气是那么差,是你让我变成如今的样子,那你为什么不能服个软对我道个歉,为什么不承认你对我的伤害呢?”然后我摔门而出。

《春潮》中郭建波在母亲纪明兰病倒后站在窗前说“我不想让我的女儿走回我小时候的轨迹所以我才避免和你吵架的你懂吗?她很敏感、她很漂亮,可是你正在给她注入你的虚荣、你的虚伪,你的嫉妒和不分是非在她的身体里发酵。我不希望她像你一样,过完卑微可笑的一生”。我不知道我的妹妹会不会重蹈我的覆辙,我不希望如此,让她也有一个阴暗的童年。如果她其乐融融、饱受呵护的长大,我会很欣慰但也会很难过,因为我不知道我的童年谁来弥补、我的伤疤谁来抚慰,谁在我年幼时来告诉我这个世界是美好的、父母是温柔的、家庭是温暖的。

那次的争吵已经过去了两年,后来母亲跟上潮流开始玩抖音了。她的抖音账号只关注了我一个人,我也经常发给她抖音上各种关于教育和家庭的视频。母亲也不再跟父亲吵架,妹妹也一天天长大。想写这篇文章时我打电话给母亲“妈,我这有个话题要写,是:中国父母为什么不会道歉,你怎么想的?”母亲没有犹豫:“因为我们那个年代就是这样子的,没有家庭教育的观念。我们从小就认为父母都是对的,所以当我们成为父母时我们也认为自己什么都是对的,就这样。”顿了顿又说“可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要注重家庭教育,这个很重要。作为父母的,道歉是不太可能,只能是慢慢意识到问题,然后慢慢改正,慢慢弥补。”

我想我心里的结慢慢打开了。

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说:幸福的家庭千篇一律,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春潮》上映后也引发了网友诸多反响和思考,“中国式母女关系”也登上了热搜。“我这辈子听过最难听的话都是从我妈嘴里说出来的”“看她们像看到自己的影子”“自己做了妈妈才知道那时我的妈妈是真的嫌弃我”“悲哀的原生家庭是一辈子都走不出的阴霾”……大家控诉、埋怨、委屈,最后还是会在接到母亲电话时,或者见到母亲时,来一句“妈……”

赵忠心在《家庭教育》中指出:按照传统的说法,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由家庭里的长者(其中主要是父母)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这是狭义的家庭教育。广义的家庭教育,应录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 在家庭里,不论是父母对子女,子女对父母,还是长者对幼者,幼者对长者,一切有目的、有意识施加的影响,都是家庭教育。

冬去冰须泮,春来草自生。我们当然要尝试着去改变,但如果我们改变不了什么,那我们只能改变自己。慢慢退去自己身上父母的影子,慢慢变成我们自己,相信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人来治愈你的伤痕。就像《春潮》结尾,郭建波找到自己新的精神伴侣,露出整部影片都少有的笑容。春潮翻涌,从未停歇,涓流蔓延而下,最终汇聚成海。


春潮(2019)

又名:Spring Tide

上映日期:2020-05-17(中国大陆网络) / 2019-06-18(上海电影节)片长:124分钟

主演:郝蕾 金燕玲 曲隽希 李文波 张紫淇 韩佳娟 赵阳 李至强  

导演:杨荔钠 编剧:杨荔钠 Lina Yang

春潮的影评

Tanyia
Tanyia • 春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