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度上搜索《激辩风云》的时候,看到封面的图片是两张黑人的剪影,对于电影的主题便有了几分猜测——种族歧视罢。但是随着剧情的深入,我慢慢发觉这部电影如同它的别名《伟大的辩论者》一般是部伟大的电影。它不落窠臼。由种族歧视的话题探讨,从而表达着对民主,对法制的思考。到底什么是法律,法律究竟是审判庭上的裁判还是仅仅是所谓实现制裁者意愿的工具。到底什么是民主,多数人的民主究竟是真正的民主还是民主外衣的多数人的独裁。怎样的民主与法制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平等呢?
故事是从一个教授的信念开始的。这是一段早于马丁路德金的故事。那时候的黑人还在为生而应有的平等挣扎。 上世纪三十年代,在种族歧视问题极其严重的德州,一所黑人大学--威利大学,一位共和党的地下党员(实际上他也领导了许多次秘密聚会,这连他的家人都不知道)也是学校的受人尊重的教授,辩论队的指导老师Mel Tolson,是黑人社区中那种为数不多一直接受着成功的人,他的积极与努力,也是他从教的威利大学的一种象征,既才华横溢,同时又有那么点难以捉摸。新学期来临之际,Tolson教授替辩论队做下了两个重大的决定,一是将端庄谨慎的Samantha Booke招入进来--她是学校辩论队中的第一位女性成员,二是擅自做主招了两个新队员,才华横溢的小伙子Henry Lowe和老实厚道的14岁便考上大学的James Farmer, Jr.,这两个人加入辩论队的目的都有点不纯,除了想在辩论中崭露头角,更为了吸引Samantha的注意。Tolson教授的到来,首先让辩论队意识到的是犀利的语言的强大,而他的目标也非常宏伟,那就是帮助这群来自于社会最底层、备受压迫的黑人学生,有朝一日能够迈向集中了历史上最杰出的精英的国际辩论讲台。Tolson教授算是一个人物,但他的行为却多多少少有一些争议,因为他那非传统、极度强大的教学方式,还有非常激进的政治观点,所以他一直以来,都是被所有人炮轰的对象。
~ 1 / 5 ~
这也适用于辩论队的教学,Tolson教授用具有个人强烈风格的方式对他们进行着严格的训练,那种高强度,与士兵突击里的训练几乎无异,当叛逆的亨利挑衅似地问Tolson教授,他们为什么要听他的指挥时,Tolson教授表示,弱者就应该受到强者的压迫,想不受到压迫,就把自己变成真正的强者。其深意在于,通过参加辩论对决,激发出每一位队员自己内心深处对“平等”的渴望。
在他们一同奋斗努力朝向目标进发之际,Tolson教授被列入了黑名单,许多之前接受邀请的大学取消了和威利大学的辩论赛,在这种时候,赢得Fisk大学和Howard大学就意味着可能赢得与哈佛大学辩论的机会,而机会,只在一线之间。
前往Howard大学的途中,四个人目睹了黑奴被焚烧,被白人凌辱的事件,他们却被迫躲在车里,把头塞在座位底下,狼狈苟且地逃脱现场,每个人都不能忍受这种侮辱,每个人都不能上前斗争。忍无可忍之下,Henry退出了比赛,大家也由于不敌Howard大学而战败。
万念俱灰之时,一个难得的良机却降临,他们收到了哈佛大学冠军辩论队的比赛邀请--大家欣喜若狂。
等到众人到达加州,到达剑桥的时候,哈佛大学却临时改变了题目,“消极抵抗是否是维护公正的道德武器”,威利大学是正方。
在辩论的过程中,哈佛大学不止一次地指出,在严明的秩序面前,在法律面前,主动出击,才能争取到生命与道德的全胜,他们指出,牺牲生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顽强抗争之后的权利,如果消极抵抗的话,损失将是惨重的,消极抵抗并不是因为它不暴力而道德,为了国家全力以赴,才是最大的道德,因为这要求了全体在最高程度上的牺牲,而消极抵抗的道德是无政府主义的伪装。
Samantha说:甘地相信一个人面对对手时要永远带着爱和敬意,犯罪的人必须接受刑法,这并不是无政府主义,并且来源于美国民主的思想,哈佛毕业的卢梭。
哈佛大学又提出:卢梭认为每一个确定自己比别人正确的人都会代表大多数人的观点,但是这是理想化的,民主并不是这样,真正民主是无论什么时候,一个通过大多数人同意的观点才能获得采纳。

激辩风云The Great Debaters(2007)

又名:伟大辩手 / 伟大的辩手 / 伟大的辩论家

上映日期:2007-12-25(美国)片长:126分钟

主演:丹泽尔·华盛顿 内特·派克 朱尼·斯莫利特 丹泽尔·惠特克  

导演:丹泽尔·华盛顿 编剧:罗伯特·艾斯勒 Robert Eisele

激辩风云的影评